天之僇民的意思
基本定义
成语“天之僇民”的字面意思是“天所惩罚的人民”,基本含义指那些受天命或天意惩罚的人,通常用来形容遭受天灾或不幸的人们。
成语来源
“天之僇民”出自《尚书·周书》,原文中提到“天之僇民”,用以警示人们要敬天畏命,承认天意的存在。这一成语体现了古人对自然力量的敬畏和对命运的思考,反映了当时社会对天命的理解和信仰。
使用场景
“天之僇民”通常用于文学作品中,描述遭受重大不幸或天灾的人群。它也可以在讨论社会问题时使用,比如自然灾害带来的影响。此外,在日常对话中,可以用来形容一些处于困境中的人,表达同情或无奈。
示例句子
- 在这场洪水中,许多无辜的村民真是天之僇民,令人心痛。
- 他在职场上遭遇了重重打击,仿佛成了天之僇民,难以翻身。
- 每当看到灾区的报道,我总觉得那些人是天之僇民,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
同义成语与反义成语
同义成语:
- "天命所归":强调命运的安排。
- "天灾人祸":指自然灾害与人为的灾难。
反义成语:
- "安居乐业":指人们生活安定,工作愉快。
- "逢凶化吉":形容遇到不幸而转为吉利。
同义成语强调与天命相关的命运,而反义成语则表现出安定和美好的生活状态,形成鲜明对比。
文化与社会背景
在**传统文化中,天命和自然灾害被视为人类无法控制的力量,因而“天之僇民”反映了人们对命运的无奈与承受。在现代社会,这一成语在描述自然灾害后受影响的民众时仍然适用,提醒人们关注社会的弱势群体。
情感与联想
“天之僇民”给人的情感反应往往是同情和忧虑。它唤起人们对遭受苦难的人的关注和怜悯,同时也反映了人对于命运的思考。
个人应用
在生活中,我曾经参与过一次志愿者活动,帮助一个因地震而失去家园的村庄重建。在这个过程中,我深刻感受到“天之僇民”的意义,那些受灾者的坚韧与无奈让我十分感动。
创造性使用
在一首诗中,我尝试将“天之僇民”融入其中:
大地震撼声声急,
天之僇民泪满衣。
愿将一片爱心寄,
共渡难关度春晖。
跨文化比较
在许多文化中,都存在类似表达天命或命运的成语或短语。在英语中,"victims of fate"或"the unfortunate"可以与“天之僇民”相比较,虽然它们的文化背景不同,但都强调了人类在面对命运时的无奈。
反思与总结
通过对“天之僇民”的分析,我意识到这一成语不仅反映了古人的思想,也在现代社会中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它提醒我们关注那些处于困境中的人们,增强了我在语言学*和表达中的情感深度。
来源:人们都在其间咀嚼着人我的渺茫的悲苦……各各自称为‘天之僇民’。
来源:-- 鲁迅《野草·淡淡的血痕中》
引证:
《后汉书·班彪传》:“班彪字叔皮,扶风安陵人也。祖况,成帝时为越骑校尉。父稚,哀帝时为广平太守。彪性沈重好古。年二十余,更始败,三辅大乱。时隗嚣拥众天水,彪乃避难从之。嚣问彪曰:‘往者周亡,战国并争,天下分裂,数世然后定。意者从横之事复起于今乎?将承运迭兴,在于一人也?愿先生论之。’对曰:‘周之废兴,与汉异。昔周爵五等,诸侯从政,本根既微,枝叶强大,故其末流有从横之事,其势然也。汉家承秦之制,并立郡县,主有专己之威,臣无百年之柄。至于成帝,假借外家,哀、平短祚,国嗣三绝,危自上起,伤不及下。故王氏之贵,倾擅朝廷,能窃号位,而不根于民。是以即真之后,天下莫不引领而叹,十余年间,外内骚扰,远近俱发,假号云合,咸称刘氏,不谋同辞。方今雄桀带州域者,皆无七国世业之资。而百姓讴吟,思仰汉德,已可知矣。’嚣曰:‘生言周、汉之势可也;至于但见愚人习识刘氏姓号之故,而谓汉家复兴,疏矣!昔秦失其鹿,刘季逐而掎之,时民复知汉乎!’彪既疾嚣言,又伤时方艰,乃著《王命论》,以为汉德承尧,有灵命之符,王者兴祚,非诈力所致,欲以感之,而嚣终不寤,遂避地河西。河西大将军窦融以为从事,深敬待之,接以师友之道。彪乃为融画策事汉,总西河以拒隗嚣。及融征还京师,光武问曰:‘所上章奏,谁与参之?’融对曰:‘皆从事班彪所为。’帝雅闻彪才,因召入见,举司隶茂才,拜徐令,以病免。后数应三公之命,辄去。彪既才高而好述作,遂专心史籍之间。武帝时,司马迁著《史记》,自太初以后,阙而不录,后好事者颇或缀集时事,然多鄙俗,不足以踵继其书。彪乃继采前史遗事,傍贯异闻,作后传数十篇,因斟酌前史而讥正得失。其略论曰:‘唐、虞、三代,《诗》、《书》所及,世有史官,以司典籍,暨于诸侯,国自有史,故《孟子》曰:“楚之《梼杌》,晋之《乘》,鲁之《春秋》,其事一也。”定、哀之间,鲁君子左丘明论集其文,作《左氏传》三十篇,又撰异同,号曰《国语》,二十一篇,由是《乘》、《梼杌》之事遂闇,而《左氏》、《国语》独章。又有记录黄帝以来至春秋时帝王公侯卿大夫,号曰《世本》,一十五篇。春秋之后,七国并争,秦兼诸侯,有《战国策》。汉兴伐秦定天下,有《楚汉春秋》。故司马迁据《左氏》、《国语》,采《世本》、《战国策》,述《楚汉春秋》,接其后事,讫于大
《汉书·贾谊传》:“贾生,洛阳人也,年十八,以能诵诗属书闻于郡中。吴廷尉为河南守,闻其秀才,召置门下,甚幸爱。孝文皇帝初立,闻河南守吴公治平为天下第一,故与李斯同邑而常学事焉,乃征为廷尉。廷尉乃言贾生年少,颇通诸子百家之书。文帝召以为博士。是时贾生年二十余,最为少。每诏令议下,诸老先生不能言,贾生尽为之对,人人各如其意所欲出。诸生于是乃以为能,不及也。孝文帝说之,超迁,一岁中至太中大夫。贾生以为汉兴至孝文二十余年,天下和洽,而固当改正朔,易服色,法制度,定官名,兴礼乐,乃悉草具其事仪法,色尚黄,数用五,为官名,悉更秦之法。孝文帝初即位,谦让未遑也。诸律令所更定,及列侯悉就国,其说皆自贾生发之。于是天子议以为贾生任公卿之位。绛、灌、东阳侯、冯敬之属尽害之,乃短贾生曰:‘洛阳之人,年少初学,专欲擅权,纷乱诸事。’于是天子后亦疏之,不用其议,乃以贾生为长沙王太傅。贾生既辞往行,闻长沙卑湿,自以寿不得长,又以适去,意不自得。及渡湘水,为赋以吊屈原。屈原,楚贤大夫也,被谗放逐,作《离骚赋》,其终篇曰:‘已矣哉!国无人兮,莫我知也。’遂自投汨罗而死。贾生追念之,因以自谕。”
《史记·屈原贾生列传》:“屈原,楚之同姓也,为楚怀王左徒,博闻强志,明于治乱,娴于辞令,入则与王图议国事,以出号令;出则接遇宾客,应对诸侯。王甚任之。上官大夫与之同列,争宠而心害其能。怀王使屈原造为宪令,屈平属草稿未定。上官大夫见而欲夺之,屈平不与,因谗之曰:‘王使屈平为令,众莫不知,每一令出,平伐其功,以为“非我莫能为”也。’王怒而疏屈平。屈平疾王听之不聪也,谗谄之蔽明也,邪曲之害公也,方正之不容也,故忧愁幽思而作《离骚》。离骚者,犹离忧也。夫天者,人之始也;父母者,人之本也。人穷则反本,故劳苦倦极,未尝不呼天也;疾痛惨怛,未尝不呼父母也。屈平正道直行,竭忠尽智以事其君,谗人间之,可谓穷矣。信而见疑,忠而被谤,能无怨乎?屈平之作《离骚》,盖自怨生也。《国风》好色而不淫,《小雅》怨诽而不乱,若《离骚》者,可谓兼之矣。上称帝喾,下道齐桓,中述汤武,以刺世事。明道德之广崇,治乱之条贯,靡不毕见。其文约,其辞微,其志洁,其行廉,其称文小而其指极大,举类迩而见义远。其志洁,故其称物芳。其行廉,故死而不容。自疏濯淖污泥之中,蝉蜕于浊秽,以浮游尘埃之外,不获世之滋垢,皭然泥而不滓者也。推此志也,虽与日月争光可也。”
《庄子·人间世》:“天之僇民,无所逃于天地之间。”
天之僇民成语接龙
天之僇民字义分解
民
天
1.(会意。甲骨文字形。下面是个正面的人形(大),上面指出是人头,小篆变成一横。本义:人的头顶)。
2.同本义。
3.古代的墨刑。在额头上刺字的刑罚。
4.《其人天且劓。——《易·睽卦》。虞注:“黥额为天。”。
5.天空。
6.天帝,上天。古人以天为万物主宰者。
僇
1.行动迟缓。
2.肃静。
3.侮辱。
4.杀戮。
5.火耕。
之
1.(会意。象艸过屮。枝茎益大。本义:出,生出,滋长)。
2.同本义。
3.往,朝某方向走,到…去。
4.指示人或事物,相当于“这个”“那个”。
5.指代人或事物的名称,相当于他、她、它、他们。
6.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