灭顶之灾的意思
基本定义
“灭顶之灾”是一个汉语成语,字面意思是指“淹没到头顶的灾难”。它用来形容非常严重、无法承受的灾难或困境,通常暗示着一种绝望或无助的状态。
成语来源
“灭顶之灾”出自《淮南子》,其背景与水灾有关。古人认为,如果水淹到头顶,人就会面临生死存亡的危机。因此,这个成语形象地表达了极端的危险和困境。它反映了古代人对自然灾害的恐惧和对生命安全的重视。
使用场景
“灭顶之灾”可以在多种语境中使用:
- 文学作品:常用于描写人物面临巨大困难或生命威胁的情境。
- 日常对话:可以用来形容工作、家庭或生活中的重大挫折。
- 演讲:在谈论社会问题或环境危机时,可以用来强调问题的严重性。
示例句子
- 由于疫情的影响,许多企业面临灭顶之灾,迫切需要政府的帮助。
- 他在投资中遭遇了灭顶之灾,几乎失去了所有的积蓄。
- 面对这样的自然灾害,整个村庄都感到了一种灭顶之灾的恐惧。
同义成语与反义成语
同义成语:
- “山穷水尽”:形容境遇极其困苦,似乎没有出路。
- “无路可退”:表示陷入困境,无处可去。
反义成语:
- “安然无恙”:形容平安无事,与“灭顶之灾”形成鲜明对比。
- “风平浪静”:形容没有危险或困难的状态。
文化与社会背景
在**文化中,自然灾害常常被视为天意或上天的惩罚,因此“灭顶之灾”不仅仅是描述一种困境,还带有一定的社会和文化反思。在现代社会中,它仍然适用,尤其在面对气候变化和环境问题时。
情感与联想
“灭顶之灾”给人以强烈的压迫感和无助感,联想到面对生死存亡的抉择。它反映了人们对生活中重大危机的恐惧,同时也激励着人们在逆境中寻找希望和解决办法。
个人应用
在我的生活中,我曾经历过一段时间的经济困难,那时我觉得自己正面临“灭顶之灾”。通过努力工作和朋友的支持,最终克服了那段艰难时期,这让我更加意识到面对困境时的勇气与坚持的重要性。
创造性使用
在一首诗中,我尝试融入“灭顶之灾”:
滔滔波涛卷心潮,
生死存亡岌岌遥。
灭顶之灾虽可怕,
我心依然不言逃。
这首诗试图表达在困境中仍保持勇气的信念。
跨文化比较
在英语中,可以用“a catastrophe”或“disaster”来表达类似的意思,但这些词汇的使用往往不带有“灭顶之灾”那种强烈的形象感。不同文化中对灾难的理解和表达也有所不同,反映了各自对生存挑战的态度。
反思与总结
通过对“灭顶之灾”的学*,我对其在语言表达中的重要性有了更深的理解。这个成语不仅丰富了我的词汇量,也让我在面对困难时能够更准确地表达自己的感受。在表达危机感和无助感时,它是一个极具表现力的成语,值得在生活中灵活运用。
来源:过渉灭顶,凶。
来源:-- 《周易·大过》
引证:
《资治通鉴·汉纪·献帝建安十三年》:“曹操闻孙权以荆州之地与刘备,大怒,曰:‘吾以十万之众,破袁绍百万之师,今乃为孙权所困,此灭顶之灾也。’”
《后汉书·袁绍传》:“绍自以兵强,欲并天下,而曹操数败其军,绍忧惧,以为灭顶之灾。”
《汉书·王莽传下》:“莽自知败,乃悉散其宝货,以赂诸侯,冀以自免,而天下共攻之,莽遂为灭顶之灾。”
《史记·项羽本纪》:“项羽闻汉王已都关中,大怒,曰:‘吾以十万之众,破秦百万之师,今乃为汉王所困,此灭顶之灾也。’”
《左传·僖公二十五年》:“晋侯将伐郑,郑人惧,乃使公子归生如晋,请成。晋侯许之,归生归,郑人以为灭顶之灾。”
例句:动员了全国的老百姓,就造成了陷敌于~的汪洋大海。
灭顶之灾成语接龙
灭顶之灾字义分解
顶
1.(形声。从页(xié),丁声。从“页”,表示与人头有关。本义:人头的最上端)。
2.同本义。
3.引申为物的最上部;前部。
4.顶子。清代官吏依其等级在冠上,缀珠玉宝石金银等以为饰,谓之顶。
5.以头承戴。
6.支撑;承担。
灾
1.(会意。甲骨文字形,象火焚屋的形状。小篆从川,表水;从火。水火都是灾祸之源。本义:火灾)。
2.同本义。
3.灾害,祸患。
4.罪恶。
5.伤害,使受灾害。
6.焚烧。
灭
1.(形声。从水,威(xuè)声。简化字“灭”为会意,从“一”从“火”,“一”表示覆压火上。本义:消灭;灭亡)。
2.同本义。
3.消失,隐没。
4.熄灭。
5.淹没。
之
1.(会意。象艸过屮。枝茎益大。本义:出,生出,滋长)。
2.同本义。
3.往,朝某方向走,到…去。
4.指示人或事物,相当于“这个”“那个”。
5.指代人或事物的名称,相当于他、她、它、他们。
6.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