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道灭虢的意思
基本定义
“假道灭虢”是一个汉语成语,字面意思是“借用他人的道路来消灭虢国”。它主要指的是通过借助外力来实现自己的目的,往往暗含着阴险狡诈的手段。这个成语通常用来形容一种借助他人之力,达到自己目的的行为。
成语来源
该成语源于《左传》。春秋时期,晋国与虢国之间发生了冲突,晋国为了消灭虢国,便借助了其他国家的力量。这个故事反映了当时复杂的权力关系和政治斗争。成语的使用不仅指代历史**,也象征着利用外部资源的策略。
使用场景
“假道灭虢”可以用于多种语境:
- 政治谈论:形容某些国家或政治团体在争夺权力时,借助他国之力来打击对手。
- 职场环境:描述一位员工借助同事的力量来提升自己,甚至打击竞争者。
- 文学作品:可以用于描写复杂的人际关系或权力斗争的情节。
示例句子
- 在这场商业竞争中,他的策略真是“假道灭虢”,通过合作伙伴的力量来打击竞争对手。
- 政府在处理这次国际争端时,不得不考虑“假道灭虢”的策略,以更好地维护国家利益。
- 朋友之间的合作有时也会变成“假道灭虢”,你要小心别人的真实意图。
同义成语与反义成语
-
同义成语:
- “借刀杀人”:借助他人之手来达到自己的目的,有相似的阴险意味。
- “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借用他人的手段来对付他人。
-
反义成语:
- “自力更生”:依靠自己的力量,而不是依赖他人。
- “堂堂正正”:形容做事光明磊落,不用阴险手段。
文化与社会背景
“假道灭虢”在**文化中体现了权谋和利益关系的复杂性。它反映了古代政治斗争的智慧和狡猾,而在现代社会中,虽然科技和沟通手段发展迅速,但这种借助外部力量的策略仍然存在,尤其在商业竞争和国际关系中。
情感与联想
该成语带给人一种复杂的情感反应,既有对智慧和策略的赞赏,也有对阴险手段的不满。它让人思考在追求目标时,手段与道德之间的微妙关系,提醒人在实现愿望时要警惕可能的道德风险。
个人应用
在我的生活中,曾经有过一次团队合作的经历。我们在一个项目中需要借助其他部门的资源,虽然最终成功了,但我意识到这种“假道灭虢”的方式可能会让合作关系变得复杂。因此,我在之后的合作中更加注重透明度和沟通。
创造性使用
在诗歌中可以这样使用:
虚心借道谋前路,
借他人力灭虢国。
策略纵横多阴险,
一朝得意换新歌。
跨文化比较
在英语中,类似的表达可以是“use someone else's resources”,或者“borrow a knife to kill someone”,虽然没有直接的对应成语,但在各国的文化中,都存在通过借力打力的策略。
反思与总结
“假道灭虢”不仅是一个历史成语,它在现代社会中依然适用,提醒我们在追求目标时要考虑手段的合理性和道德性。在语言学*和表达中,这个成语丰富了我的表达方式,让我能够更准确地描述复杂的人际关系和权力斗争。
来源:晋荀息请以屈产之乘,与垂棘之璧,假道于虞以伐虢。
来源:-- 春秋·鲁·左丘明《左传·僖公二年》
引证:
《后汉书·袁绍传》:“绍欲伐曹操,道经刘备,乃以璧马赂刘备,假道伐曹操。”
《资治通鉴·汉纪·高帝六年》:“汉王欲伐楚,道经韩,乃以璧马赂韩王信,假道伐楚。”
《战国策·赵策二》:“赵欲伐燕,道经中山,乃以璧马赂中山君,假道伐燕。”
《史记·晋世家》:“晋献公欲伐虢,道经虞,乃以璧马赂虞公,假道伐虢。”
《左传·僖公二十五年》:“晋侯假道于虞以伐虢。”
故事:春秋时期,晋献公要向虞国借路去攻打虢国,同时给虞国送去宝马和贵重礼物。虞国国君贪财,大夫宫之奇劝阻说:“虢国是虞国的近邻,它的灭亡必然会导致虞国灭亡。”虞国君主不听劝谏,答应晋军过境,结果晋国灭掉虢国立即灭虞
例句:你要注意他~的把戏。
假道灭虢成语接龙
假道灭虢字义分解
道
1.(形声。从辵(chuò),首声。本义:供行走的道路)。
2.同本义。
3.道德,道义、正义。
4.道教的教义。
5.道教;道士。
6.路程;行程。
虢
1.(形声。从虎,寽(lǚ)声。本义:虎所抓画之迹)。
2.同本义。
3.周代国名。有东、西、南、北四虢。
4.东虢。周文王弟虢叔所封之地,在今河南省荥阳,公元前767年为郑所灭。
5.西虢,周文王弟虢仲的封地,在今陕西省宝鸡县东,公元前665年为秦所灭。
6.南虢,周平王东迁,西虢徙于上阳,称南虢,春秋时灭于晋。
灭
1.(形声。从水,威(xuè)声。简化字“灭”为会意,从“一”从“火”,“一”表示覆压火上。本义:消灭;灭亡)。
2.同本义。
3.消失,隐没。
4.熄灭。
5.淹没。
假
1.(形声。从人,叚(jiǎ)声。“叚”亦兼表字义。本义:不是真的)。
2.同本义(跟“真”相反)。
3.代理,非正式。
4.借。兼指借出和借入。
5.租赁;雇佣。
6.凭借。
1.休假。
1.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