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hīyǎnjiàn

目知眼见

拼音zhīyǎnjiàn

繁体目知眼見

用法"作宾语、定语;指很了解的事物或人"

反义词道听途说

目知眼见的意思

基本定义

成语“目知眼见”字面意思是用眼睛看见的东西是能够亲身感知和理解的。它的基本含义是强调通过直观的观察来获得的知识和经验,通常用于表达对某事的真实了解和确认。

成语来源

“目知眼见”并没有明确的历史典故或文学出处,但其构成的字词在古代文献中广泛使用,反映出一种强调实证和直观的传统思想。这种思想在儒家文化中尤为重要,注重实际观察和体验的重要性。

使用场景

该成语可以在多种场合中使用,包括:

  • 文学作品:在小说或散文中描述人物对事情的直观感受。
  • 日常对话:用来强调某人对事物的直接了解。
  • 演讲:在讨论某个主题时,强调实证依据和观察的重要性。

示例句子

  1. “对于这次实验的结果,我们必须目知眼见,才能得出可靠的结论。”
  2. “他所说的故事我并没有亲自经历,所以我不能完全相信,还是要目知眼见。”
  3. “在这个项目中,只有目知眼见的经验才能帮助我们做出正确的决策。”

同义成语与反义成语

  • 同义成语

    • “亲身经历”:强调个人的实际体验。
    • “耳闻目睹”:指亲眼看到和亲耳听到的事情。
  • 反义成语

    • “道听途说”:指听到的事情并没有亲眼见到,通常不可靠。
    • “纸上谈兵”:强调理论上的讨论而缺乏实际经验。

文化与社会背景

在**传统文化中,实证和亲身体验被视为获取知识的重要途径,尤其在教育和哲学上。现代社会中,尽管信息技术发达,但“目知眼见”的重要性依然存在,尤其在科学研究和实地考察中。

情感与联想

“目知眼见”给人一种真实、可靠的感觉。在许多情况下,亲自观察比单纯依赖他人的描述更能让人有信心。这种情感反应促使人们在决策时更倾向于依赖自己的直观判断。

个人应用

在我个人的生活中,有一次去旅行时,看到一个朋友描述的美丽景点,正是“目知眼见”让我对这个地方有了更深的感受。通过亲自体验,我能够更好地理解朋友的感受和描述。

创造性使用

在一首小诗中,可以这样使用该成语:

山水相依景色新,
目知眼见意犹真。
不求虚名只求实,
心中细赏自成春。

这首诗表达了通过亲自观察自然景色所带来的真实感受和内心的愉悦。

跨文化比较

在英语中,有类似于“seeing is believing”的说法,表达了相同的思想,即亲眼见到的事情更容易让人信服。这种跨文化的比较显示了人们在不同文化中对观察和经验的重视。

反思与总结

通过对“目知眼见”的深入分析,我理解到在语言学*和表达中,强调实际观察和经验的重要性。在与他人交流时,能够引用这样的成语不仅丰富了语言表达,也增强了论述的说服力。

来源:放着恁般目知眼见的倒不嫁,难道到在那些酒包饭袋里去搜觅?

来源:-- 明·冯梦龙《醒世恒言》第20卷

目知眼见字义分解

折叠展开

读音(jiàn,xiàn), 见部,共4画

1.(会意。甲骨文字形,上面是“目”,下面是“人”。在人的头上加只眼睛,就是为了突出眼睛的作用。本义:看见,看到)。

2.同本义。

3.进见;会见。

4.遇到;碰见。

5.听到。

6.观察;知道;了解。

1.“现”的古字。显现;出现;实现。

2.介绍,推荐。

3.(“现”的古字)。

4.现有;现成。

5.现在。

读音(zhī,zhì), 矢部,共8画

1.(会意。小篆字形,从口矢。段玉裁:“识敏,故出于口者疾如矢也。”意思是:认识、知道的事物,可以脱口而出。本义:知道)。

2.同本义。

3.又。

4.懂得,了解,理会。

5.又。

6.主持;管理。

读音(yǎn), 目部,共11画

1.(形声。从目,艮(gèn)声。本义:眼珠)。

2.同本义。

3.泛指眼睛。

4.耳目;眼线。

5.见证。

6.指孔;洞穴。

读音(mù), 目部,共5画

1.(象形。甲骨文和小篆字形。象眼睛形,外边轮廓象眼眶,里面象瞳孔。小篆处理为线条。先秦时期多用“目”,两汉以后,用眼逐渐多起来。“目”具有书面语色彩。本义:眼睛)。

2.同本义。

3.目光;眼力。

4.孔眼。

5.首领;头目。

6.名目,数目;行列。

目知眼见成语组词

折叠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