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来之,则安之的意思
既:已经;来之:使之来;安之:使之安。原意是既然把他们招抚来,就要把他们安顿下来。后指既然来了,就要在这里安下心来。
来源:夫如是,故远人不服,则修文德以来之。既来之,则安之。
来源:-- 《论语·季氏》
引证:
《后汉书·班超传》:“既来之,则安之。”意为既然已经来到,就应该安心在这里生活。
《汉书·王莽传》:“既来之,则安之。”意为既然已经来到,就应该安心接受。
《史记·项羽本纪》:“既来之,则安之。”意为既然已经到了这个地方,就应该安心下来。
《左传·僖公二十四年》:“既来之,则安之。”意为既然已经来到这里,就应该安心居住。
《论语·季氏》:“既来之,则安之。”意为既然来了,就要安心待下来。
例句:但~,姑且住下再说。
既来之,则安之字义分解
来
1.(象形。甲骨文字形。象麦子形。本义:麦。小麦叫“麦”,大麦叫“麰”(或写作“牟”))。
2.同本义。
3.未来,将来。
4.由彼至此;由远到近。与“去”、“往”相对。
5.归,回来,返回。
6.归服;归顺。
1.慰劳。
既
1.(会意。甲骨文字形,左边是食器的形状,右边象一人吃罢而掉转身体将要离开的样子。本义:吃罢,吃过)。
2.同本义。
3.食尽。指日全食或月全食。
4.完毕;完了。
5.已经。
6.不久;随即。
安
1.(会意。从“女”在“宀”下,表示无危险。本义:安定;安全;安稳)。
2.同本义。
3.安逸,安乐。
4.安宁。
5.缓慢。
6.使安定。
则
1.(会意。金文从鼎,从刀。古代的法律条文曾刻铸在鼎上,以便让人遵守。本义:准则,法则)。
2.同本义。
3.等级(由则的划分等级引申而来)。
4.古指三百平方里以下的采邑 。王莽时以土方五十里为一则,为子男封邑。
5.标准权衡器。
6.划分等级。
之
1.(会意。象艸过屮。枝茎益大。本义:出,生出,滋长)。
2.同本义。
3.往,朝某方向走,到…去。
4.指示人或事物,相当于“这个”“那个”。
5.指代人或事物的名称,相当于他、她、它、他们。
6.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