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咎无誉的意思
基本定义:
成语“无咎无誉”字面意思是没有过错,也没有赞誉。它的基本含义是指一个人的行为没有引起非议,同时也没有获得夸奖,表现得中规中矩,平平无奇。
成语来源:
“无咎无誉”出自《周易》,其中“咎”与“誉”分别代表过错和赞誉。这一成语体现了一种中立的态度,强调在某种环境中的行为是不偏不倚的,既不犯错,也不突出。
使用场景:
“无咎无誉”常用于形容某人或某事不突出、不引人注目,但同时也没有负面评价。例如,在职场中,可以用来描述一个员工的工作表现,既没有特别出色也没有严重失误。也可以在文学作品中描述角色的平凡性。
示例句子:
- 他的表现无咎无誉,既没有受到表扬,也没有引起批评。
- 在这次比赛中,虽然他无咎无誉,但至少保持了良好的状态。
- 这部电影情节平淡,角色的表现也无咎无誉,观众反应平平。
同义成语与反义成语:
-
同义成语:
- “平淡无奇”:形容事物没有特别之处,平常普通。
- “不温不火”:形容事物的状态不冷不热,处于中间状态。
-
反义成语:
- “声名显赫”:形容名声非常显著,受到广泛的赞誉。
- “备受争议”:形容某事或某人引发了较多的争论或批评。
文化与社会背景:
在**的传统文化中,追求中庸和和谐是一种重要的价值观。因此,“无咎无誉”可以反映出一种对平稳生活的向往。在现代社会中,人们往往更重视个体的表现与成就,因此,该成语的使用可能会被视为一种对平凡生活的认同。
情感与联想:
“无咎无誉”带给人的情感反应通常是平静和中立。它让人想到一种不争不抢的生活方式,可能带有一丝无奈,也可能体现出对平凡的接受。它让我联想到那些默默无闻却依然坚持努力的人。
个人应用:
在我个人的学*和工作中,有时会遇到表现“无咎无誉”的阶段。当我在某个项目中尽力而为,但结果却没有明显的好坏时,我会想到这个成语,提醒自己保持平常心,继续努力。
创造性使用:
在一首关于生活的诗中,我可以这样使用“无咎无誉”:
在喧嚣中行走,心无旁骛,
无咎无誉,静待花开。
平凡的日子,亦是人生,
无声的坚持,铸就未来。
跨文化比较:
在英语中,“mediocre”常用来形容平平无奇的表现。虽然它的情感色彩可能略带消极,但与“无咎无誉”相似,均强调了一种中性的状态。
反思与总结:
通过对“无咎无誉”的学,我认识到在生活中,我们常常处于一种追求卓越的压力之下,而这个成语则提醒我,平凡也是一种选择。它在我的语言学和表达中,帮助我更好地理解中立态度的重要性,让我在表达时能更加灵活地使用各种情感和状态。
来源:问武始侯昌,曰:‘无咎无誉。’上曰:‘如是可矣。’
来源:-- 东汉·班固《汉书·赵敬肃王刘彭祖传》
引证:
《后汉书·班彪传》:“班彪字叔皮,扶风安陵人也。祖况,成帝时为越骑校尉。父稚,哀帝时为广平太守。彪性沈重好古。年二十余,更始败,三辅大乱。时隗嚣拥众天水,彪乃避难从之。嚣问彪曰:‘往者周亡,战国并争,天下分裂,数世然后定。意者从横之事复起于今乎?将承运迭兴,在于一人也?愿生试论之。’对曰:‘周之废兴,与汉殊异。昔周爵五等,诸侯从政,本根既微,枝叶强大,故其末流有从横之事,势数然也。汉家承秦之制,并立郡县,主有专己之威,臣无百年之柄。至于成帝,假借外家,哀、平短祚,国嗣三绝,危自上起,伤不及下。故王氏之贵,倾擅朝廷,能窃号位,而不根于民。是以即真之后,天下莫不引领而叹,十余年间,外内骚扰,远近俱发,假号云合,咸称刘氏,不谋同辞。方今雄桀带州域者,皆无七国世业之资,而百姓讴吟,思仰汉德,已可知矣。’嚣曰:‘生言周、汉之势可也;至于但见愚人习识刘氏姓号之故,而谓汉家复兴,疏矣!昔秦失其鹿,刘季逐而掎之,时民复知汉乎?’彪既疾嚣言,又伤时方艰,乃著《王命论》,以为汉德承尧,有灵命之符,王者兴祚,非诈力所致,欲以感之,而嚣终不寤,遂避地河西。河西大将军窦融以为从事,深敬待之,接以师友之道。彪乃为融画策事汉,总西河以拒隗嚣。及融征还京师,光武问曰:‘所上章奏,谁与参之?’融对曰:‘皆从事班彪所为。’帝雅闻彪才,因召入见,举司隶茂才,拜徐令,以病免。后数应三公之命,辄去。彪既才高而好述作,因
《汉书·王莽传下》:“莽意以为制定则天下自平,故锐思于地里,制礼作乐,讲合《六经》之说。公卿旦入暮出,议论连年不决,不暇省狱讼冤结民之急务。县宰缺者,数年守兼,一切贪残日甚。中郎将、绣衣执法在郡国者,并乘权势,传相举奏。又十一公士分布劝农桑,班时令,案诸章,冠盖相望,交错道路,召会吏民,逮捕证左,郡县赋敛,递相赇赂,白黑纷然,守阙告诉者多。莽自见前颛权以得汉政,故务自揽众事,有司受成苟免。诸宝物名、帑藏、钱谷官,皆宦者领之;吏民上封事书,宦官左右开发,尚书不得知。其畏备臣下如此。莽常御灯火至明,犹不能胜。尚书因是为奸寝事,上书待报者连年不得去,拘系郡县者逢赦而后出,卫卒不交代三岁矣。谷常贵,边兵二十余万人仰衣食,县官愁苦。五原、代郡尤被其毒,起为盗贼,数千人为辈,转入旁郡。莽遣捕盗将军孔仁将兵与郡县合击,岁余乃定,边郡亦略将尽。邯郸以北大雨雾,水出,深者数丈,流杀数千人。先是,莽恐懼,欲必致平,乃遣风俗大夫司国宪等分行天下,除井田奴婢山泽六筦之禁,即位以来,民欲未动。故无咎无誉。”
《史记·平原君虞卿列传》:“平原君,翩翩浊世之佳公子也,然未睹大体。鄙语曰‘利令智昏’,平原君贪冯亭邪说,使赵陷长平兵四十余万众,邯郸几亡。无咎无誉,非公论也。”
《左传·僖公二十四年》:“无咎无誉,民之望也。”
例句:邓张作傅,~。
无咎无誉成语接龙
无咎无誉字义分解
誉
1.(形声。从言,舆(yù)声。本义:称赞,赞美)。
2.同本义。
3.jǔ。推荐。
4.荣誉,美名。
5.yǔ。同类。
无
1.“南无”(nāmó):佛教用语,表示对佛尊敬或皈依。
1.(会意。据甲骨文字形,象一个人持把在跳舞。卜辞、金文中“无、舞”同字。本义:乐舞)。
2.同本义。
3.哲学范畴,指无形、无名、虚无等,或指物质的隐微状态。
4.没有,跟“有”相对。
5.不,表示对动词或形容词的否定。
6.表示劝阻或禁止,可译为“不要”、“别”。
咎
1.(会意。从人,从各。从“各”,表示相违背。违背人的心愿。本义:灾祸,灾殃)。
2.同本义。
3.过失,罪过。
4.责备,追究罪过。
5.憎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