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下箸处的意思
基本定义
“无下箸处”是一个汉语成语,字面意思是“没有可以下筷子的地方”。它的基本含义是形容食物极其丰盛、琳琅满目,让人无从下手。通常用来形容场面壮观、气氛热烈。
成语来源
“无下箸处”出自《红楼梦》一书,描述了贾府的奢华场景。在书中,贾府的宴席上,食物的种类繁多,令人目不暇接,给人一种无从选择的感觉。这种奢华不仅是对物质的享受,也反映了当时社会的等级与繁华。
使用场景
该成语常用于形容宴席、聚会等场合,尤其当食物丰富到让人感到困惑时。它可以在文学作品中出现,也可以在日常对话中使用。例如,在朋友聚会时,看到丰盛的菜肴,可以使用此成语来形容场面热闹。
示例句子
- 在这场盛大的婚礼上,菜品琳琅满目,真是无下箸处。
- 这家餐厅的自助餐令人惊叹,各式美食应有尽有,简直无下箸处。
- 每年的年夜饭,家里的桌子上总是无下箸处,象征着来年的丰收。
同义成语与反义成语
-
同义成语:
- “眼花缭乱”:形容事物繁多而令人目不暇接。
- “琳琅满目”:形容美好的东西很多,令人目不暇接。
-
反义成语:
- “杯水车薪”:形容微不足道的事物,无法满足需求。
- “乏善可陈”:形容缺乏值得一提的内容或事物。
文化与社会背景
在传统文化中,饮食不仅是满足基本需求的手段,也是社交和文化交流的重要方式。宴席常常用于庆祝重要的节日或,因此“无下箸处”不仅反映了物质的丰盛,也体现了人际关系的密切与社会地位的象征。在现代社会,这个成语仍然适用,尤其在家庭聚会、节日庆典等场合。
情感与联想
该成语给人一种奢华与丰盛的感受,同时也带有些许的困惑与无奈。面对丰富的选择,有时会让人陷入选择困难的境地,反映了现代社会中人们在物质丰富时的焦虑感。
个人应用
在我的生活中,曾经参加过一次朋友的生日宴会,桌子上摆满了各式各样的美食,真是无下箸处。面对如此丰盛的菜肴,我感到既开心又有些无从选择,最终还是选择了几道自己喜欢的。
创造性使用
在一首描写丰盛宴席的诗中,可以这样运用:
春风送暖花千朵,
宴席丰盛无下箸。
酒酣耳热笑声扬,
欢聚一堂乐无穷。
跨文化比较
在其他文化中,类似的表达也存在。例如,在英语中,“feast for the eyes”可以用来形容视觉上的享受和丰富的选择。虽然表达方式不同,但都传达了相似的丰富与美好。
反思与总结
通过对“无下箸处”的学,我深刻体会到语言的丰富性和文化背景的深厚性。这个成语不仅仅是描述物质的丰盛,更是对人际关系、文化传承的反映。在今后的学和表达中,我会更加注重用语的选择与文化含义的结合。
来源:性奢豪,务在华侈。帷帐车服,穷极绮丽,厨膳滋味,过于王者。……食恨钱,犹曰无下箸处。
来源:-- 《晋书·何曾传》
引证:
《宋史·文同传》:“同性嗜食,每食必尽一器,犹云无下箸处。”
《新唐书·杨国忠传》:“国忠知之,故治具少,而食尤啬,至无下箸处。”
《太平广记》卷二百三十六引《谈薮》:“何胤侈于味,食必方丈,后稍欲去其甚者,犹日无下箸处。”
《世说新语·汰侈》:“何曾食日万钱,犹云无下箸处。”
《晋书·何曾传》:“食日万钱,犹曰无下箸处。”
故事:西晋武帝时期,位列三公号称孝子仁人的何曾标榜自己按礼法行事,他就是对自己的妻子说话也要衣冠整齐。他曾指责名士阮籍在守孝期间大吃大喝,大违孝道,而他自己却十分讲究吃喝,每顿饭要吃掉一万铜钱还说没有下筷子的地方
例句:清·钱泳《履园丛话·杂记·四字》:“每一日餐费,至十余金,犹嫌~。”
无下箸处成语接龙
无下箸处字义分解
箸
1.(形声。从竹,者声。本义:筷子。又作“筯”) 同本义。
2.又。
3.又。
4.显明;显示。
5.撰写,写作
无
1.“南无”(nāmó):佛教用语,表示对佛尊敬或皈依。
1.(会意。据甲骨文字形,象一个人持把在跳舞。卜辞、金文中“无、舞”同字。本义:乐舞)。
2.同本义。
3.哲学范畴,指无形、无名、虚无等,或指物质的隐微状态。
4.没有,跟“有”相对。
5.不,表示对动词或形容词的否定。
6.表示劝阻或禁止,可译为“不要”、“别”。
处
1.(会意。从口,从文,或从处,虍(hū)声。“处”即“處”的古字,于六书为会意。金文加声旁“虍(hù)”变成了形声字。本义:中止;停止)。
2.同本义。
3.居住;生活。
4.居家不仕,隐居。
5.惩罚。
6.治理;办理。
1.处所;地方。人或物所在的地方。
下
1.(指事。据甲骨文,上面部分表示位置的界限,下面部分表示在下的意思。本义:下面,位置在下)。
2.同本义。
3.地。
4.臣下;百姓;群众。
5.方面。
6.特指湖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