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镒之裘,非一狐之白的意思
镒:古时重量单位,合二十两;白:狐狸腋下的白毛皮。价值千金的皮衣,不是用一只狐狸的毛制成的。比喻治国需要众多人才的力量。
来源:是故江河之水,非一源之水也;千镒之裘,非一狐之白也。
来源:-- 《墨子·亲士》
引证:
《史记·平原君虞卿列传》:“千镒之裘,非一狐之白也;台榭之榱,非一木之枝也;先王之法,非一士之智也。”
《淮南子·说山训》:“千镒之裘,非一狐之白也;台榭之榱,非一木之枝也;先王之法,非一士之智也。”
《吕氏春秋·用众》:“千镒之裘,非一狐之白也;台榭之榱,非一木之枝也;先王之法,非一士之智也。”
《战国策·齐策四》:“千镒之裘,非一狐之白也;台榭之榱,非一木之枝也;先王之法,非一士之智也。”
《荀子·劝学》:“千镒之裘,非一狐之白也;台榭之榱,非一木之枝也;先王之法,非一士之智也。”
千镒之裘,非一狐之白成语接龙
千镒之裘,非一狐之白字义分解
非
1.(指事。金文作“兆”,像“飞”字下面相背展开的双翅形,双翅相背,表示违背。本义:违背;不合)。
2.同本义。
3.责怪;非难;反对。
4.讨厌。
5.讥刺。
6.(fěi)。诽谤,诋毁。
镒
1.(形声。从金,益声。本义:古代的重量单位,二十两或二十四两为一镒)同本义。
裘
1.(形声。从衣,求声。本义:皮衣。古代“求”、“裘”同字)。
2.同本义。
3.古代制皮工匠的一种。
4.假借为“求”。求取。
白
1.(象形。甲骨文字形,象日光上下射之形,太阳之明为白,从“白”的字多与光亮、白色有关。本义:白颜色)。
2.同本义。古人用以代表西方、秋季、金、肺等。
3.纯洁;代表清流贤正。
4.亮;明亮。与“暗”相对。
5.一无所有。
6.显著。
狐
1.(形声。从犬,瓜声。本义:狐狸)。
2.同本义。
千
之
1.(会意。象艸过屮。枝茎益大。本义:出,生出,滋长)。
2.同本义。
3.往,朝某方向走,到…去。
4.指示人或事物,相当于“这个”“那个”。
5.指代人或事物的名称,相当于他、她、它、他们。
6.又。
一
1.(指事。“一”是汉字部首之一。本义:数词。大写作“壹”。最小的正整数。常用以表示人或事、物的最少数量)。
2.同本义。
3.序数的第一位。
4.若干份中的一份或整数以外的零头。
5.表示动作一次或短暂。
6.全;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