惟利是求的意思
基本定义
“惟利是求”是一个成语,字面意思是“只追求利益”。它指的是一种以获取利益为唯一目标的态度或行为,常常带有贬义,暗示忽视道德、情感和其他重要因素。
成语来源
“惟利是求”出自《汉书·王莽传》。王莽在政治上追求改革,但在行为上却表现出极端的利己主义,最终导致了他的失败。这一成语反映了在追求利益时可能忽视的伦理和道德问题。
使用场景
该成语常见于批评或警示的语境中,尤其是在商业和政治行为中。例如:
- 在商业讨论中,可能用来形容某些企业只关注利润,而不顾社会责任。
- 在政治评论中,可能用来指责政客只关心个人利益而不顾民众福祉。
示例句子
- 许多公司在追求利润时,往往表现出惟利是求的态度,忽视了社会责任。
- 这个政客总是惟利是求,根本不关心人民的真实需求。
- 这样的商业行为令人失望,完全是惟利是求,没有一点诚信可言。
同义成语与反义成语
- 同义成语:以利是图、唯利是图、贪图利益。这些成语都强调了对利益的过度追求。
- 反义成语:乐善好施、无私奉献、心系民众。这些成语强调了关心他人和社会责任的价值观。
文化与社会背景
在现代社会中,惟利是求的现象在商业和政治领域中屡见不鲜,导致了环境污染、社会不公等问题。这个成语提醒人们在追求经济利益时,不能忽视社会道德和责任。
情感与联想
“惟利是求”让我联想到一种冷漠和无情的行为模式,常常使人感到失望和无奈。它提醒我,在追求目标时,除了个人利益,还应关注他人和社会的需求。
个人应用
在我的生活中,曾遇到一位同事,他在工作中总是惟利是求,尽管业绩出色,但同事们对他的态度并不友好。这让我意识到,光有利益驱动而缺乏人际关怀,最终可能会导致团队的分裂和信任危机。
创造性使用
在一首小诗中,我尝试融入这个成语:
在纷繁的市场中奔波,
惟利是求,心如铁石。
忽视了笑颜与温情,
只剩下冷漠的交易与算计。
这种表达方式展示了在追求利益时可能失去的人性和情感。
跨文化比较
在英语中,类似的表达可以是“profit-driven”或“profit-oriented”,同样强调对利益的追求,但很少带有成语的韵味。在不同文化中,对利益的重视程度和表现方式可能有所不同,比如在西方文化中,商业行为往往更强调透明度和伦理,而在某些文化中,惟利是求的现象可能更加普遍。
反思与总结
通过对“惟利是求”的深入分析,我认识到在追求个人目标时,必须平衡利益与道德、情感之间的关系。这不仅丰富了我的语言表达,也让我在日常生活中更加关注他人和社会责任。这个成语的学习过程,让我更加意识到语言的力量,以及成语所承载的文化背景和人文关怀。
来源:工部尚书苏孝慈等以为所在官司因循往昔,皆以公廨钱物出举兴生,惟利是求,烦扰百姓。
来源:-- 《通典·食货五》
引证:
《晋书·食货志》:“商贾之富,或累巨万,而贫者或不免于冻馁,此乃天之不均,地之不利,人之不齐也。”
《后汉书·王符传》:“夫富民者,以农桑为本,以游业为末;百工者,以致用为本,以巧饰为末;商贾者,以通货为本,以鬻奇为末。三者守本离末则民富,离本守末则民贫。”
《汉书·食货志下》:“商贾大者积贮倍息,小者坐列贩卖,操其奇赢,日游都市,乘上之急,所卖必倍,故其男不耕耘,女不蚕织,衣必文采,食必粱肉;亡农夫之苦,有仟佰之得。因其富厚,交通王侯,力过吏势,以利相倾;千里游敖,冠盖相望,乘坚策肥,履丝曳缟。此商人所以兼并农人,农人所以流亡者也。今法律贱商人,商人已富贵矣;尊农夫,农夫已贫贱矣。故俗之所贵,主之所贱也;吏之所卑,法之所尊也。上下相反,好恶乖迕,而欲国富法立,不可得也。”
《史记·货殖列传》:“商贾以市井之利为务,惟利是求。”
《左传·僖公二十五年》:“晋侯惟利是求,不顾其亲。”
惟利是求成语接龙
惟利是求字义分解
求
1.(《说文》以“求”为“裘”之古文。省衣,象形。金文与战国古文作“求”。本是“裘衣”的“裘”。古人皮衣一般毛朝外,所以甲骨文在“衣”字外加毛。表示裘衣。本义:皮衣)。
2.“裘”的古字。皮衣。
3.请求;干请;乞助。
4.追求,谋求;寻求;寻找。
5.索取。
6.探索。
是
1.(会意。小篆字形,从日正。本义:正,不偏斜)。
2.同本义。
3.对的,正确的。
4.此,这。
5.赞同;认为正确;肯定。
6.遵从,以为法则。
惟
1.(形声。从心,隹(zhuī)声。本义:思考;思念)。
2.同本义。
3.为,是。
4.有。
5.听从,随从。
6.愿,希望。
利
1.(会意。从刀,从禾。表示以刀断禾的意思。本义:刀剑锋利,刀口快)。
2.同本义。
3.又。
4.又泛指锐利。
5.快;敏捷。
6.吉利;顺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