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hī

无缚鸡之力

拼音zhī

繁体無縛雞之力

用法"作谓语、宾语、定语;指身体虚弱"

近义词手无缚鸡之力

无缚鸡之力的意思

连捆鸡的力气都没有。比喻体弱无力。

来源:那韩信手无缚鸡之力

来源:-- 元·《赚蒯通》第一折

引证

《明史·方孝孺传》:“方孝孺,字希直,一字希古,台州宁海人也。孝孺幼警敏,双眸炯炯,读书日盈寸,两目炯炯,家贫无缚鸡之力,而好学不倦。”

《宋史·文天祥传》:“文天祥,字履善,一字宋瑞,吉之吉水人也。天祥生七岁,颖悟非常儿,家贫无缚鸡之力,而好学不倦。”

《晋书·王导传》:“导字茂弘,光禄大夫览之孙也。导少有风鉴,识量清远,家贫无缚鸡之力,而好学不倦。”

《后汉书·班超传》:“超少有大志,不修细节,然内孝谨,居家常执勤苦,不耻劳辱。兄固,字孟坚,亦有文才,然性疏阔,不修家业,家贫无缚鸡之力。”

《史记·留侯世家》:“留侯张良,字子房,其先韩人也。良少时,尝学书于淮阴,淮阴人韩信,家贫无缚鸡之力。”

例句这个品貌,原是个奇人,不是那~的。

无缚鸡之力字义分解

折叠展开

读音(jī), 鸟部,共7画

1.(形声。从鸟,奚声。本义:家禽名。雄鸡可以报晓) 鸟纲雉科家禽,品种很多,喙短锐,有冠与肉髯,翅膀短,尤指普通家鸡(Gallus gallus)。

读音(fù), 纟部,共13画

1.(形声。从糸(mì),表示与线丝或缠织等有关。尃(fū)声。本义:捆绑)。

2.同本义。

3.绳索。

读音(wú), 一部,共4画

1.“南无”(nāmó):佛教用语,表示对佛尊敬或皈依。

1.(会意。据甲骨文字形,象一个人持把在跳舞。卜辞、金文中“无、舞”同字。本义:乐舞)。

2.同本义。

3.哲学范畴,指无形、无名、虚无等,或指物质的隐微状态。

4.没有,跟“有”相对。

5.不,表示对动词或形容词的否定。

6.表示劝阻或禁止,可译为“不要”、“别”。

读音(lì), 力部,共2画

1.(象形。甲骨文字形,象耒形,有柄有尖,用以翻地。用耒表示执耒耕作需要花费力气。“力”是汉字部首之一。本义:体力,力气)。

2.同本义。

3.力量。

4.能力。

5.威力;权势。

6.劳役;仆役。

读音(zhī), 丶部,共3画

1.(会意。象艸过屮。枝茎益大。本义:出,生出,滋长)。

2.同本义。

3.往,朝某方向走,到…去。

4.指示人或事物,相当于“这个”“那个”。

5.指代人或事物的名称,相当于他、她、它、他们。

6.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