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窗高卧的意思
基本定义
“北窗高卧”是一个汉语成语,字面意思是指在北边的窗户旁边高高地卧着。其基本含义是指一种悠闲、安逸的生活状态,通常用来形容隐居生活或享受宁静的环境。
成语来源
“北窗高卧”出自唐代诗人王维的《终南山》一诗,其中有句云:“我家本是京城女,北窗高卧有书斋。”这一成语描绘了一种隐逸的生活态度,表现了诗人对自然环境和内心宁静的追求。
使用场景
在不同的语境下,“北窗高卧”可以用来描述一种避世的生活方式,能够在文学作品中表现出人物的性格、情感或理想。例如,在现代的日常对话中,可以用来形容某人选择隐居、追求简单生活的态度。在演讲中,可能用来强调生活的选择与内心的平和。
示例句子
- 在繁忙的城市生活中,我向往着北窗高卧的安宁。
- 他总是梦想着能在山林间找到一处北窗高卧的地方,远离世俗的喧嚣。
- 退休后,她选择了北窗高卧的生活,享受与自然为伴的时光。
同义成语与反义成语
-
同义成语:
- 隐居山林:形容隐居在山林中,远离尘世。
- 悠然自得:形容一种闲适、自在的生活状态。
-
反义成语:
- 朝九晚五:指固定的工作时间,形容忙碌的生活状态。
- 奔波劳碌:形容生活的忙碌与辛苦。
文化与社会背景
在**传统文化中,隐居生活常常被视为理想的生活方式,代表着一种追求内心宁静与自然和谐的态度。现代社会中,虽然快节奏的生活方式占主导,但“北窗高卧”依然在一些人心中保有一席之地,提醒着人们关注内心的需求与生活的选择。
情感与联想
“北窗高卧”带给我一种宁静与悠闲的感觉,仿佛进入了一个与世隔绝的空间。在现代社会的压力下,这种隐逸的生活态度让我反思生活的意义与自我价值。
个人应用
在我生活中,有一次我选择去山中度假,体验那种“北窗高卧”的状态。那几天我远离了工作与城市的喧嚣,享受着大自然的宁静,感受到一种久违的平和与快乐。
创造性使用
在一个小诗中,我尝试将“北窗高卧”融入其中:
北窗高卧云间梦,
白云悠悠映山红。
闲看溪水潺潺流,
心随风影逐清风。
跨文化比较
在其他文化中,类似于“北窗高卧”的表达可能是“隐士”或“退隐者”,如日本的“隠者”。这些表达都强调了与自然和谐相处以及追求内心平静的理念。尽管文化背景不同,但对这种隐逸生活的向往在许多文化中都是共通的。
反思与总结
通过对“北窗高卧”的学*,我对生活的选择有了更深刻的理解。这个成语不仅丰富了我的语言表达,也让我在日常生活中思考什么是真正的幸福与内心的平和。这种对隐逸生活的向往,促使我在快节奏的生活中寻找宁静与自我。
来源:老来曾识渊明词:问北窗高卧,东篱自醉,应有别、归来意。
来源:-- 晋·陶渊明《与子俨等书》:“常言五六月中,北窗下卧,遇凉风暂至,自谓是羲皇上人。”宋·辛弃疾《水龙吟》
引证:
《元史·隐逸传·杜瑛》:“杜瑛字文玉,其先霸州信安人。瑛长七尺,美姿仪,善论议,博学,晓古今因革。瑛家贫,客授渔阳,其友武仙署为掌书记。瑛见仙有重名,而其举止乃类倡优,心鄙之,不辞而归。中统初,诏征瑛。时王文统方用事,辞不就。左丞张文谦宣抚河北,奏为怀孟、彰德、大名等路提举学校官,又辞。避地河南缑氏山中,读书著述,优游道艺,以终其身。瑛论著甚多,皆寓劝戒之意,其《春秋地理原委》说数十万言,《语孟旁通》八卷,《皇极引用》八卷,《皇极疑事》四卷,《极学》十卷,《律吕律历礼乐杂志》三十卷,《文集》十卷,《缑山杜氏世谱》一卷。瑛状貌奇伟,望之如神人,然性不喜浮图、老子教,尝曰:‘圣人贵名教,老、庄明自然,其指一也。’故其读书务明理以致用,不苟事辞藻。瑛既隐居,辄思当世之务,每与同舍生言,必以忠孝为意。或问瑛曰:‘公既不仕,又不娶,无乃过俭乎?’瑛笑曰:‘古之君子,行道者以拯斯民,修身者以俟天命,吾何为乎?’或又曰:‘公独不思北窗高卧,自谓羲皇上人乎?’瑛曰:‘吾虽不能至,心窃慕之。’”
《宋史·隐逸传上·种放》:“种放字明逸,河南洛阳人。父诩,吏部令史,调补长安主簿。放沉默好学,七岁能属文,不与群儿戏。父尝令举进士,放辞以业未成,不可妄动。每往来嵩、华间,慨然有山林意。未几,其父卒,刻志于学,师事鹿邑许祐,祐奇之,曰:‘是子当以文学名世。’遂以女妻之。祐死,服除,幅巾白衣,徒步入华山,得古柏树,结茅其下,时年三十。华阴隐士陈抟亦居华山,得放,大喜,因师事之,尽得其奥。放遂不娶,亦不就举,以诗酒自娱,因自号‘云溪醉侯’。每出入乘驴,从一奴,负胡床坐具,遇林泉会意,则终日忘返。好事者相与筑室,愿为弟子。咸平元年,契丹犯边,放诣阙上书,言边事,且请以北面缘边州军,择其要害,量置堡寨,以备不虞。上召见,赐以袍笏,拜左司谏、直昭文馆。放以母老,恳求归山,诏许之,仍赐以茶药缯帛。五年,母卒,水浆不入口者七日,庐于墓侧,蓬首跣足,负土成坟,以葬其母。又结庐其侧,朝夕哀慕,负土益多,坟木连阴,遂为大冢。每岁时伏腊,诏使就赐衣粮,放亦间至阙下,俄复还山。景德三年,复诏放赴阙,以疾辞,赐以药物,遣使送还山。大中祥符元年,复诏放赴阙,辞以疾,赐以茶药,遣使送还山。放既归,益以北窗高卧,自谓羲皇上人。”
《新唐书·隐逸传·王绩》:“绩字无功,绛州龙门人。性简放,不喜拜揖。兄通,隋末大儒也,聚徒河、汾间,仿古作《六经传》,又为《中说》以拟《论语》。不为诸儒称道,故书不显,惟《中说》独传。通知绩诞纵,不婴以家事,乡族庆吊冠昏,不与也。与李播、吕才善。绩尝曰:‘我读《易》至《困》、《井》、《巽》,因自号“东皋子”。’或醉则已,或因吟讽,辄取禾秆画人面及马首,往往自戏,人莫之测也。贞观初,诏征不起,吏侵之,乃迁居东皋,著书自娱。常耕东皋,号“东皋子”。或乘牛驾马,出入郊郭,止宿草中,动经旬月。尤善酒,不能一日无此君。尝言:‘恨不逢刘伶,与闭门轰饮。’其自序云:‘六经仁义之说,于我何有哉?我独好《易》,常以北窗高卧,自谓羲皇上人。’”
《南史·陶弘景传》:“恒以荻为笔,画灰中学书,遂工篆隶,尤善隶书。晚节改操,好著述,欲为一代典坟之学。恒闭门读诵,非其力不食。常言:‘我读书自足,何须官禄为!’常独处一室,人莫得见其面。唯弟子周旋而已。每旦辄起,北窗高卧,至日中方起。”
《晋书·陶潜传》:“潜常言夏月虚闲,高卧北窗之下,清风飒至,自谓羲皇上人。”
北窗高卧成语接龙
北窗高卧字义分解
高
1.(象形。甲骨文字形,象楼台重叠之形。汉字部首之一。从“高”的字多与高大或建筑有关。本义:离地面远;从下向上距离大)。
2.同本义。
3.等级在上,超越流俗或标准。
4.敬称,称别人的事物。
5.空泛,不切实际。
6.年长,年老。
窗
1.(象形。从穴,囱(cōng)声。“窗”本作“囱”(cōng),小篆字,象天窗形,即在屋上留个洞,可以透光,也可以出烟(后来灶突也叫“囱”)。后加“穴”字头构成形声字。本义:天窗)。
2.同本义。泛指房屋、车船上通气透光的洞口。
卧
1.(会意。从人臣。“臣”是竖立的眼睛。本义:人伏在几案上休息,眼睛呈竖立形)。
2.同本义。
3.躺;卧而不眠。
4.眠,睡。
5.倒伏;横陈。
6.燠,暖。
北
1.方位名。与“南”相对。
2.败逃的军队。
3.败北。
4.败逃。
5.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