愧天怍人的意思
基本定义
成语“愧天怍人”的字面意思是对天感到羞愧,对人感到惭愧。它可以用来形容一个人因做了不道德的事情而感到内心的愧疚,既有对自己行为的自责,也有对他人的愧疚感。这个成语表达了内心的道德冲突与责任感。
成语来源
“愧天怍人”出自《孟子·告子下》,原文为“人之所欲,天之所欲,故愧天怍人。”这句话体现了古人对于道德自觉和责任的重视,强调人们在行为上应当有对天、对人的责任感。
使用场景
该成语常用于文学作品中,表达角色内心的愧疚与自责。在日常对话中,通常用于反思自己过错的情况下,或者在演讲中提到道德责任感时也可以引用该成语。
示例句子
- 他在这次**中失职,愧天怍人,夜不能寐。
- 看到朋友因为自己的错误而受到影响,她感到愧天怍人,决定主动承担责任。
- 作为一个老师,她始终保持愧天怍人的态度,努力为学生提供最好的教育。
同义成语与反义成语
-
同义成语:
- “心虚”:指内心感到不安与愧疚。
- “自愧不如”:表示对自己能力或品德的自责。
-
反义成语:
- “无所畏惧”:表示毫无顾虑,勇敢面对,不感到愧疚。
- “心安理得”:指心里感到安慰,认为自己的行为是正当的,不感到愧疚。
文化与社会背景
在传统文化中,愧疚感被视为一种道德自觉,强调对他人和社会的责任。在现代社会,尽管道德观念有所变化,但愧天怍人的情感仍然适用于许多情况下,比如在职场、家庭或社会交往中,承担责任和反思自身行为依然是重要的品德。
情感与联想
“愧天怍人”常常带给人一种沉重和反思的情感。它让人联想到责任、道德及人际关系中的复杂性,促使人们在行为上更加谨慎,尽量避免伤害他人。
个人应用
在我的生活中,我曾因为一次失误而让同事受到连累,心中感到愧天怍人。通过主动承担责任并向同事道歉,我不仅缓解了内心的愧疚感,也修复了与同事之间的信任关系。
创造性使用
在一首诗中,我可以这样运用“愧天怍人”:
月照白云心事重,
愧天怍人泪满眶。
若问何为心之苦,
唯有悔恨伴长江。
跨文化比较
在英语中,类似的表达可以是“guilt”或“remorse”,虽然没有完全对应的成语,但相似的情感和概念在不同文化中均有体现。比如,西方文化中对“良心的责备”也有比较深入的探讨。
反思与总结
通过对“愧天怍人”的学*,我认识到道德责任感在个人生活和社会交往中的重要性。这个成语不仅丰富了我的语言表达,也加深了我对自我反省和责任承担的理解。在今后的沟通中,我会更加注意运用此类成语,增强表达的深度和内涵。
来源:仰不愧于天,俯不怍于人,二乐也。
来源:-- 《孟子·尽心上》
引证:
《庄子·逍遥游》:“庄子曰:‘至人无己,神人无功,圣人无名。’愧天怍人,其不至乎?”
《孟子·公孙丑上》:“孟子曰:‘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增益其所不能。’愧天怍人,其不能任大任乎?”
《论语·颜渊》:“颜渊问仁。子曰:‘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愧天怍人,其不仁乎?”
《史记·孔子世家》:“孔子曰:‘君子有三畏:畏天命,畏大人,畏圣人之言。小人不知天命而不畏也,狎大人,侮圣人之言。’愧天怍人,其小人乎?”
《左传·僖公二十五年》:“君子之过也,如日月之食焉,过也,人皆见之;更也,人皆仰之。愧天怍人,其过也乎?”
愧天怍人成语接龙
愧天怍人字义分解
愧
1.(形声。从心,鬼声。本义:惭愧)。
2.同本义。同“媿”。
3.折辱人;使羞惭。
4.责人罪咎。
怍
1.惭愧。
2.面色改变。
天
1.(会意。甲骨文字形。下面是个正面的人形(大),上面指出是人头,小篆变成一横。本义:人的头顶)。
2.同本义。
3.古代的墨刑。在额头上刺字的刑罚。
4.《其人天且劓。——《易·睽卦》。虞注:“黥额为天。”。
5.天空。
6.天帝,上天。古人以天为万物主宰者。
人
1.(象形。甲骨文字形,象侧面站立的人形。“人”是汉字部首之一。本义:能制造工具改造自然并使用语言的高等动物)。
2.同本义。
3.某人;某种人;某些人。
4.别人,他人。
5.民,百姓。
6.指成年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