弃如弁髦的意思
基本定义
成语“弃如弁髦”字面意思是像扔掉头上的发髻一样。这里的“弁髦”指的是古代人们用来束发的发髻,常常是美丽而精致的。整体上,该成语表达了对某物或某事物的极度轻视与抛弃,强调了其毫无价值。
成语来源
“弃如弁髦”出自《史记·李将军列传》,原文是“李广者,字中,弁髦之士,弃如弁髦”。史记中提到李广的勇猛与对敌人的轻视,借此来形容他对敌人的态度,意指轻视敌人。它反映了历史上对某些事物的轻蔑态度。
使用场景
该成语常用于形容对某事物的极度轻视,不愿意给予关注或重视。在文学作品中,可以用来描绘人物对敌人或障碍的态度;在日常对话中,可以用来表达对某件事情的轻视,如对某个不重要的活动或意见的否定。
示例句子
- 对于那些毫无意义的争论,他总是弃如弁髦,从不在意。
- 有些人为了名利,宁愿抛弃自己的理想,真是弃如弁髦。
- 这份工作对于她来说,已经弃如弁髦,不值得再花时间去关注。
同义成语与反义成语
- 同义成语:弃如敝屣(形容极其轻视和抛弃)。
- 反义成语:视如珍宝(形容十分珍视和重视)。
同义成语强调了对事物的轻视,而反义成语则表达了珍视与重视的态度,二者在情感表达上形成鲜明对比。
文化与社会背景
在古代文化中,发髻被视为美的象征,轻易抛弃发髻可以理解为对美的蔑视。因此,该成语在传统文化中往往被用来形容一种极端的态度。在现代社会中,虽然发髻的文化意义有所减弱,但成语的本意依然适用,尤其在表达对时尚、潮流或某些社会现象的轻视时,依然具有现实意义。
情感与联想
该成语给我带来一种轻松、洒脱的感觉,仿佛在表达一种不被拘束的态度。它让我联想到在生活中,面对一些琐事时,应该学会放下与轻视,专注于更重要的事情。
个人应用
在我的生活中,有一次,我面临一个重要的考试,身边的朋友却在讨论一些无关紧要的话题。我当时就想起“弃如弁髦”,决定将注意力集中在复习上,放下那些无关紧要的事。
创造性使用
在一个故事中,一个年轻的武士为了追求更高的理想,毅然决然地放弃了家族的荣华富贵,朋友们对此感到不解,他只是淡淡一笑:“我将这些荣华弃如弁髦,追求的是我心中的光明与自由。”
跨文化比较
在英语中,类似的表达可以是“cast aside”或“throw away”,这些短语同样表达了轻视与抛弃的意思。然而,文化背景可能会影响使用的频率和语境。在一些文化中,轻视某些传统或价值观可能被视为不敬,而在另一些文化中则可能被看作是追求个性与自由的表现。
反思与总结
通过对“弃如弁髦”的学习,我深刻理解了轻视与抛弃的情感表达。在语言学习中,这个成语提醒我们要关注事物的本质,而不是被表象所迷惑。它在我的表达中增添了丰富的情感层次,能够更深刻地传达一种态度。
来源:弃如弁髦,而因以敝之。
来源:-- 《左传·昭公九年》
引证:
《三国志·蜀志·诸葛亮传》:“先主弃天下,亮独受遗诏。”意指刘备去世时,诸葛亮独自承担起辅佐幼主的重任,没有抛弃自己的职责。
《后汉书·袁绍传》:“绍既弃其众,独与数骑逃亡。”意指袁绍在战败时抛弃了自己的部下,独自逃亡。
《汉书·王莽传下》:“莽乃弃其国,亡走匈奴。”意指王莽在国家危难之际,抛弃了自己的国家,逃亡到匈奴。
《史记·项羽本纪》:“项王乃弃其众,独与范增、项伯、钟离眛、龙且将二十八骑,西走。”意指项羽在危急时刻抛弃了自己的军队,独自逃走。
《左传·僖公二十四年》:“弃其本者,必自亡其枝。”意指抛弃根本,必然导致自身的灭亡。
弃如弁髦成语接龙
弃如弁髦字义分解
髦
1.(会意。从髟(biāo),从毛。髟,长发下垂的样子。本义:毛发中的长毫)。
2.同本义。
3.某些哺乳动物颈部周围生长的又长又密的毛。
4.刘海。
5.
6.
弃
1.(会意。甲骨文字形,上面是个头向上的婴孩,三点表示羊水,头向上表示逆产。中间是只簸箕 ,下面是两只手。合起来表示将不吉利的逆产儿倒掉之意。小篆写法大同小异。本义:扔掉;抛弃)。
2.同本义。
3.废,废除。
4.忘记。
5.离开。
弁
1.古时的一种官帽,通常配礼服用(吉礼之服用冕)。赤黑色布做叫爵弁,是文冠;白鹿皮做的叫皮弁,是武冠。后泛指帽子。
2.古时男子年满二十加冠称弁,以示成年。
3.加冠头。
4.放在前面。
5.急。
如
1.(会意。从女,从口。本义:遵从,依照)。
2.同本义。
3.好像, 如同。
4.比得上,及。
5.去,往。
6.遭遇,际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