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iāozhīzhū

萧斧之诛

拼音xiāozhīzhū

繁体蕭斧之誅

用法"作宾语;用于处罚"

萧斧之诛的意思

基本定义

成语“萧斧之诛”字面意思是用萧和斧来惩罚,通常指对罪犯或不道德行为的惩罚。引申义上,它表达了一种对恶行的惩治和清除,寓意着正义对邪恶的制裁。

成语来源

“萧斧之诛”源于《史记》中的故事,主要讲述了古代对犯罪者的惩罚手段。在古代,萧和斧是用于刑罚的工具,象征着当时社会对不法行为的严厉打击。成语的产生反映了古人对正义和法律的重视,以及对不法之徒的愤怒与惩罚的决心。

使用场景

这个成语通常用于描述对恶行的惩罚,适合在以下场景中使用:

  • 文学作品中,描写正义对恶行的制裁。
  • 日常对话中,讨论社会现象时提及法律的公正。
  • 演讲中,强调法律的威严与道德的力量。

示例句子

  1. 对于那些侵害他人权益的人,社会一定会施以萧斧之诛,维护正义。
  2. 我们不能对腐败行为视而不见,必须采取萧斧之诛的态度。
  3. 在这次反腐斗争中,许多官员都遭到了萧斧之诛,彰显了国家的决心。

同义成语与反义成语

  • 同义成语

    • “惩恶扬善”:强调惩治恶行和提倡善行,侧重于道德层面。
    • “法网恢恢”:比喻法律的制裁无处不在,强调法律的公正。
  • 反义成语

    • “纵容放任”:指对不法行为的放任和包庇,与惩治的态度相反。
    • “不问青红皂白”:指对事情的处理不分是非,缺乏公正。

文化与社会背景

在**传统文化中,正义与道德观念深植人心。成语“萧斧之诛”体现了古代社会对正义的追求,反映了人们期待法律公平、公正的呼声。在现代社会,这一成语仍然适用,尤其在反腐倡廉和维护社会正义的背景下,强调对不法行为的零容忍态度。

情感与联想

这个成语常常让我联想到对不公行为的愤怒和对正义实现的期待。在面对社会不公时,感受到一种强烈的责任感,激励我去关注并参与社会正义的维护。

个人应用

在我生活中,曾经参与过一次社区义务活动,讨论社区内的安全问题时提到了“萧斧之诛”。我们强调了对违法行为的零容忍,鼓励社区居民共同维护良好的生活环境,正义的声音在讨论中得到了共鸣。

创造性使用

在某个故事中,设想一个古代王国,国王因贪污腐败而遭到人民的愤怒,最终在人民的呼声中,王国决定施以“萧斧之诛”。这不仅仅是对国王的惩罚,更是对整个社会的警示,提醒人们要坚守道德与正义。

跨文化比较

在英语中,类似表达可以是“justice will prevail”或“the law will catch up with you”,同样传达了对正义的信仰和对不法行为的惩罚。不同文化中对正义的理解和表达方式可能存在差异,但对法律和道德的重视是一致的。

反思与总结

通过对“萧斧之诛”的学,我深刻理解到正义与道德的重要性。这一成语不仅丰富了我的词汇,也让我在日常交流中更能表达对社会现象的看法。它提醒我在语言学中,注重文化背景和情感表达的重要性。

来源:一字之嘉,有同华衮之赠;一言所黜,无异萧斧之诛。

来源:-- 唐·孔颍达《春秋正义序》

萧斧之诛字义分解

折叠展开

读音(zhū), 讠部,共8画

1.(形声。从言,朱声。本义:声讨、谴责)。

2.同本义。

3.杀戮。夺去生命。

4.又。

5.治罪,惩罚。

6.又。

读音(xiāo), 艹部,共11画

1.(形声。从艸,肃声。本义:艾蒿)。

2.同本义。

3.古国名 。春秋时宋的附庸,灭于楚。地在今安徽省萧县西北。

4.县名 。在安徽省北端,东邻江苏省,西接河南省。秦置县。

5.

6.萧条,冷落;荒凉。

读音(fǔ), 斤部,共8画

1.(形声。从斤(斧头),父声。本义:斧子,伐木工具)。

2.同本义。

3.白与黑相间的斧形图案。

4.用斧子劈、砍或破开。

读音(zhī), 丶部,共3画

1.(会意。象艸过屮。枝茎益大。本义:出,生出,滋长)。

2.同本义。

3.往,朝某方向走,到…去。

4.指示人或事物,相当于“这个”“那个”。

5.指代人或事物的名称,相当于他、她、它、他们。

6.又。

萧斧之诛成语组词

折叠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