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énqínwáng

人琴俱亡

拼音rénqínwáng

繁体人琴俱亡

用法"作宾语、定语;指怀念死者的心情"

近义词睹物思人人琴俱逝人琴两亡

人琴俱亡的意思

基本定义

成语“人琴俱亡”字面意思是“人和琴都消失了”。它传达了一种悲痛的情感,通常用来形容失去挚爱或心灵伴侣后的孤独和痛苦。基本含义上,它表达了人与乐器之间深厚的情感联系,以及失去这种联系后的无助和凄凉。

成语来源

“人琴俱亡”出自唐代诗人李白的《夜泊牛渚怀古》。诗中写到古人因琴声而思念故人,突显了人和琴之间的情感羁绊。这个成语的形成与古代文人对音乐与情感的深刻理解密不可分,反映了古人对音乐的重视和对人际关系的珍视。

使用场景

在文学作品中,这个成语常被用来描述失去至爱或理想伴侣的悲痛情感。例如,在诗歌中,诗人通过“人琴俱亡”传达对故人的怀念。在日常对话中,人们也可以用这个成语来形容因某种原因失去重要事物后的失落感。演讲中,特别是在回忆或悼念时,使用这个成语能够增强情感的共鸣。

示例句子

  1. 在她的世界里,音乐是唯一的慰藉,但如今人琴俱亡,孤独感愈发强烈。
  2. 他的老友离世,留下的只有一把琴,真是人琴俱亡,令人唏嘘不已。
  3. 每当我弹起那首曲子时,心中总会涌现出人琴俱亡的悲伤回忆。

同义成语与反义成语

同义成语

  1. 琴瑟和鸣:描绘和谐美满的关系,强调两者间的和谐。
  2. 失魂落魄:指因悲伤或惊吓而失去理智的状态,虽然不完全相同,但也有失去的意味。

反义成语

  1. 欢天喜地:形容非常高兴的状态,正好与“人琴俱亡”的悲伤情感相对立。
  2. 人来人往:形容人群繁忙的景象,强调生机与活力,与孤独的状态形成对比。

文化与社会背景

在古代**,音乐被视为修身养性的手段,琴更是文人雅士心灵的寄托。因此,“人琴俱亡”不仅反映了个人情感的失落,也反映了文化上对音乐和人际关系的重视。在现代社会,这个成语依然适用,尤其在表达对逝去的情感和回忆时,能够引起共鸣。

情感与联想

“人琴俱亡”带给人一种深沉的悲伤和孤独感,常常让我联想到与亲人、朋友之间的深厚情谊。失去某种重要事物后的空虚感也引发了对生命和关系的思考。这种情感的深度使得这个成语在表达复杂情感时显得尤为恰当。

个人应用

我曾经历过一段与挚友的友情破裂,那时我感到非常失落,仿佛生活中失去了乐器般的和谐。回想起那段时间,我常常用“人琴俱亡”来形容自己的心境,既是对过去的怀念,也是对失去的感慨。

创造性使用

在某个寂静的夜晚,月光洒在古老的琴上,独自弹奏的旋律仿佛在诉说:人琴俱亡,孤影无依,唯有那琴声如泣如诉,诉尽了千古离愁。

跨文化比较

在西方文化中,类似的表达可能是“lost without you”或“music of the heart”,都传达了对失去的深刻感受。虽然表达方式不同,但核心情感却是相似的,反映了人们对失去伴侣或挚友的普遍体验。

反思与总结

通过对“人琴俱亡”的学,我深刻体会到这不仅是一个成语,更是一种情感的表达。它让我意识到在语言学中,理解文化背景和情感内涵同样重要。在表达思维和情感时,这个成语为我提供了丰富的词汇和表达方式,使我的沟通更加生动和贴近心灵。

来源:取献之琴弹之,久而不调,叹曰:‘呜呼子敬,人琴俱亡。’

来源:-- 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伤逝》:“子敬,子敬,人琴俱亡。”《晋书·王徽之传》

引证

《南史·萧子云传》:“子云性沈静,不乐仕进。年三十,方起家为秘书郎。梁武帝谓曰:‘卿三十而仕,且二十年方得为吏部,亦复何晚。’子云对曰:‘臣本志山薮,而世网婴之,今得奉辞璅闱,已为过幸。’帝甚重之。”

《宋书·谢灵运传》:“灵运父祖并葬始宁县,并有故宅及墅,遂移籍会稽,修营别业,傍山带江,尽幽居之美。与隐士王弘之、孔淳之等纵放为娱,有终焉之志。每有一诗至都下,贵贱莫不竞写,宿昔之间,士庶皆遍,远近钦慕,名动京师。作《山居赋》,并自注以言其事。”

《文选·刘琨〈答卢谌书〉》:“昔在少壮,未尝检括,远慕老庄之齐物,近嘉阮生之放旷,怪厚薄何从而生,哀乐何由而至。自顷辀张,困于逆乱,国破家亡,亲友凋残。负杖行吟,则百忧俱至;块然独坐,则哀愤两集。时复相与举觞对膝,破涕为笑,排终身之积惨,求数刻之暂欢。”

《世说新语·伤逝》:“王子猷、子敬俱病笃,而子敬先亡。子猷问左右:‘何以都不闻消息?此已丧矣。’语时了不悲。便索舆来奔丧,都不哭。子敬素好琴,便径入坐灵床上,取子敬琴弹,弦既不调,掷地云:‘子敬子敬,人琴俱亡。’”

《晋书·王羲之传》:“羲之既去官,与东土人士尽山水之游,弋钓为娱。又与道士许迈共修服食,采药石不远千里,遍游东中诸郡,穷诸名山,泛沧海,叹曰:‘我卒当以乐死。’谢安尝谓羲之曰:‘中年以来,伤于哀乐,与亲友别,辄作数日恶。’羲之曰:‘年在桑榆,自然至此。正赖丝竹陶写,恒恐儿辈觉,损其欢乐之趣。’朝廷以其誓苦,亦不复征之。”

故事王献之与王徵之兄弟感情非常深厚,在老年兄弟都患重病。王献之先去世,王徵之的家人封锁消息,他坚持要去找王献之,在他的灵床上坐下,要弹奏几曲不成调子,就举琴摔到地上说:“子敬子敬,人琴俱亡!”悲痛得昏死过去

例句~,颇劳梦寐。

人琴俱亡字义分解

折叠展开

读音(qín), 王部,共12画

1.(本作“珡”。象形。小篆字形,象乐器形,上面“玨”象弦和弦柱,下面象琴身。本义:拨弦乐器。俗称古琴)。

2.同本义。

读音(jù), 亻部,共10画

1.(形声。从人,具声。本义:走在一起,在一起)。

2.同本义。

3.等同。

4.皆;全;都。

5.一起;一同。

读音(rén), 人部,共2画

1.(象形。甲骨文字形,象侧面站立的人形。“人”是汉字部首之一。本义:能制造工具改造自然并使用语言的高等动物)。

2.同本义。

3.某人;某种人;某些人。

4.别人,他人。

5.民,百姓。

6.指成年人。

读音(wáng,wú), 亠部,共3画

1.(会意。小篆字从入,从乚。“入”是人字。乚(yǐn)隐蔽。合起来表示人到隐蔽处。本义:逃离,出走)。

2.同本义。

3.死。

4.丢失;丧失。

5.灭亡。

6.外出;出门。

1.古同“无”。

2.没有。

3.副词,通“毋”可译为“不”、“不要”等,表示否定。

人琴俱亡成语组词

折叠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