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绝韦编的意思
基本定义:
成语“三绝韦编”字面意思是指“韦编”形容精致的书籍,三绝则表示三种绝佳的事物。整体上,三绝韦编用来形容对书籍的极度珍视,通常指的是经过反复阅读和研究的经典著作,强调了学*的刻苦和对知识的追求。
成语来源:
“三绝韦编”源于古代对经典书籍的尊重,特别是《春秋》一书的传说。传说春秋的作者孔子把书卷用韦皮编成,经过多次阅读,书卷的韦编磨损,显示出他对该书的珍视和研究的勤奋。这一典故突显了对经典知识的重视与尊重。
使用场景:
该成语适用于教育、学*、文学讨论等场合。可以在学术论文中引用,强调对经典文献的重视;在日常对话中,表示对某本书籍的热爱与深入研究;在演讲中,可以用来激励听众追求知识。
示例句子:
- 他对《论语》的理解深刻,可以说是三绝韦编。
- 学*历史就像三绝韦编,需要不断地翻阅与思考。
- 这本古典文学作品被他反复阅读,真正做到了三绝韦编。
同义成语与反义成语:
同义成语:
- “废寝忘食”:形容学*或工作非常专注,忘记了吃饭和睡觉。
- “孜孜不倦”:形容勤奋努力,毫不懈怠。
反义成语:
- “草率从事”:形容做事不认真、不细致。
- “不求甚解”:形容对事物了解不深,不追求深入的理解。
文化与社会背景:
在*文化中,书籍被视为知识的载体,读书学被高度重视。三绝韦编不仅体现了对书籍的珍视,也反映了儒家文化中对教育和学的极大重视。在现代社会,这一成语依然适用,鼓励人们勤奋学,重视知识。
情感与联想:
该成语让我联想到对知识的渴望和对经典的热爱。在学过程中,反复阅读一本书不仅是对作者的尊重,更是对自身成长的追求。它激励我在学中保持专注和热情。
个人应用:
我在大学时期,曾经对一本哲学书籍进行了多次阅读和思考。正如“三绝韦编”,这本书让我深刻理解了复杂的人生哲学,使我在思想上受益匪浅。
创造性使用:
在一首诗中,我尝试融入这个成语:
墨香氤氲书卷间,
三绝韦编意自闲。
每翻一页心似水,
知识如海任我攀。
跨文化比较:
在英语里,可以用“to be well-read”来表达类似的意思,强调深入阅读和学*的重要性。然而,英语中并没有像“三绝韦编”那样具体的成语体现对书籍的尊重和珍视。
反思与总结:
通过对“三绝韦编”的深入分析,我认识到它在学和表达中的重要性。它不仅提醒我们珍视书籍和知识,更鼓励我们在学中付出努力与坚持。这个成语丰富了我的语言表达,使我在交流中能够更好地传达对知识的热爱。
来源:送朝昏雪案萤灯,三绝韦编。
来源:-- 元·鲜于必仁《折桂令·书》曲
引证:
《宋史·文苑传·李公麟》:“公麟字伯时,号龙眠居士,舒州人。博学好古,自其少时已知名。尤工画,多作山水、人物、花鸟,皆极其妙。其画马,尤得神骏之状。三绝韦编,时人谓之。”
《新唐书·李邕传》:“邕字太和,扬州江都人。父善,有雅行,淹贯古今,不能属辞,故人号‘书麓’。邕少知名,始善注《文选》,释事忘义,书麓教之,乃自注之,果括详允。邕亦善书,遂以文名天下。三绝韦编,时人谓之。”
《旧唐书·李邕传》:“邕早有才名,尤长碑颂。虽贬职在外,中朝衣冠及天下寺观,多赍持金帛,往求其文。前后所制,凡数百首,受纳馈遗,亦至巨万。时议以为自古鬻文获财,未有如邕者。其为文也,三绝韦编,时人谓之。”
《南史·王僧虔传》:“僧虔善隶书,宋文帝见其书素扇,叹曰:‘非唯迹逾子敬,方当器雅过之。’时议者云:‘僧虔隶书,王羲之之亚也。’故三绝韦编,时人谓之。”
《晋书·王羲之传》:“羲之书初不胜庾翼、郗愔,及其暮年方妙。尝以章草答庾亮,而翼深叹伏,因与羲之书云:‘吾昔有伯英章草十纸,过江颠狈,遂乃亡失,常叹妙迹永绝。忽见足下答家兄书,焕若神明,顿还旧观。’羲之书遂乃三绝韦编。”
三绝韦编成语接龙
三绝韦编字义分解
韦
1.(形声。从舛(chuǎn),舛像两脚相对形。意为违背。囗声。韋是違的初字。本义:违背) 同本义。
2.熟皮,去毛熟治的皮革。
3.皮绳。
4.计算圆周的量词
5.古国名 ,豕韦的简称。春秋时卫地。故址在今河南省滑县境内。
6.韦伯的简称。
编
1.(形声。从糸(mì),扁声。本义:顺次排列,编结在一起)。
2.同本义。
3.交织,编结。
4.编辑;创作。
5.连接。
6.用来穿联竹简的绳子。
绝
1.(会意。从糸(mì),表示与线丝有关,从刀,从卩(人)。表示人用刀断丝。本义:把丝弄断)。
2.同本义。
3.引申为断,断绝。
4.割断;切断。
5.气息中止;晕死。
6.断根,无后代。
三
1.(指事。本义:数目。二加一的和)。
2.同本义。
3.表示多数或多次。
4.指三颗星。
5.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