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口三舌的意思
基本定义
成语“一口三舌”由四个字组成,字面意思是一个人用一口说出三种不同的言辞。其基本含义指的是一个人说话不一,言辞不一致,或者是对同一件事情多方表述,甚至可能带有欺骗的意味。
成语来源
“一口三舌”并没有明确的历史典故或文献来源,但其意象可以追溯到古代对语言和话语权的重视。古人往往强调言辞的可信性和严谨性,因此一口多舌的行为在当时被视为不诚实或不可信的表现。
使用场景
该成语在不同的语境中可以广泛使用:
- 文学作品:在小说或诗歌中,描写一个角色言行不一,可能用此成语来形容其性格或处境。
- 日常对话:在朋友间讨论某人言辞不一时,可以说:“他真是一口三舌,前后说的话完全不一样。”
- 演讲:在公共演讲中,作为警示用语,提醒听众关注言辞的一致性和诚信。
示例句子
- 他的态度总是一口三舌,让人很难信任他。
- 在这次会议上,某些领导一口三舌,显得非常不专业。
- 朋友之间应该坦诚相待,而不是一口三舌,互相欺骗。
同义成语与反义成语
-
同义成语:
- 口是心非:形容说的话与内心想法不一致,强调内心的虚伪。
- 前言不搭后语:指说话时上下文不连贯,前后矛盾。
-
反义成语:
- 言行一致:形容说的和做的一致,强调诚实和可信。
- 一言九鼎:形容说话很有分量,极具信誉。
文化与社会背景
在现代社会中,信息的传播速度极快,言辞的可信度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一口三舌的现象在政治、商业等领域尤为常见,强调了言辞的真诚与一致性在建立信任关系中的重要性。
情感与联想
“一口三舌”这个成语让我联想到不诚实和虚伪,带有一定的负面情感。在交流中,言辞不一致往往会引发误解和信任危机,因此在表达时应尽量保持诚实和一致。
个人应用
在生活中,我曾经遇到过一个同事,他在不同的场合对同一件事情的陈述总是有所不同,导致团队内部的信任逐渐下降。我在和其他同事讨论时提到:“他真是一口三舌,大家以后要小心。”
创造性使用
在某个故事中,可以描写一个角色在重要场合上,一口三舌,引发了一系列误会和冲突,最终通过坦诚的交流化解了矛盾,强调了诚信的重要性。
跨文化比较
在英语中,类似的表达可以是“talking out of both sides of your mouth”,意指说话前后不一致,强调欺骗的特质。在不同文化中,关于诚信和言辞一致性的价值观都存在一定的共通性。
反思与总结
通过对“一口三舌”的理解,我意识到在沟通中,言辞的诚实和一致性至关重要。这不仅影响个人的形象,也会对人际关系和集体信任产生深远的影响。这个成语提醒我在表达时要注意前后一致,以建立良好的沟通环境。
来源:一口三舌,相妨无益。
来源:-- 汉·焦延寿《易林》卷十
引证:
《后汉书·班超传》:“超问其状,相者指曰:‘生燕颔虎颈,飞而食肉,此万里侯相也。’超闻之,叹曰:‘小子安知壮士志哉!’”
《汉书·东方朔传》:“上以朔口谐辞给,好作问之。尝问朔曰:‘先生视朕何如主也?’朔对曰:‘自唐虞之隆,成康之际,未足以谕。臣伏观陛下功德,陈五帝之上,在三王之右。非徒若此而已,诚得天下贤士,公卿在位咸得其人矣。譬若以周邵为丞相,孔丘为御史大夫,太公为将军,毕公高拾遗于后,弁严子为卫尉,皋陶为大理,后稷为司农,伊尹为少府,子赣使外国,颜闵为博士,子夏为太常,益为右扶风,季路为执金吾,契为鸿胪,龙逢为宗正,伯夷为京兆,管仲为冯翊,鲁般为将作,仲山甫为光禄,申伯为太仆,延陵季子为水衡,百里奚为典属国,柳下惠为大长秋,史鱼为司直,蘧伯玉为太傅,孔父为詹事,孙叔敖为诸侯相,王庆忌为期门,子产为郡守,夏育为鼎官,羿为旄头,宋万为式道候。’”
《史记·平原君虞卿列传》:“平原君曰:‘夫贤士之处世也,譬若锥之处囊中,其末立见。今先生处胜之门下三年于此矣,左右未有所称诵,胜未有所闻,是先生无所有也。先生不能,先生留!’毛遂曰:‘臣乃今日请处囊中耳。使遂蚤得处囊中,乃颖脱而出,非特其末见而已。’”
《战国策·齐策三》:“孟尝君将入秦,宾客谏之百通,则不听也。曰:‘人事者,吾已尽知之矣;吾所未闻者,独鬼事耳。’宾客对曰:‘臣之来也,固不敢言人事也,自以为涉乎万物者莫急于人事,故遁辞而言鬼。今君以鬼事为急,则臣请言鬼。有狗盗者,夜入秦宫,得千金之璧,将以献孟尝君。狗盗者曰:‘臣之来也,固不敢言璧也,自以为涉乎万物者莫急于璧,故遁辞而言璧。今君以璧为急,则臣请言璧。璧者,玉也,玉者,石也,石者,土也,土者,地也,地者,国也,国者,君也,君者,身也,身者,命也,命者,死也,死者,鬼也。故臣请言鬼。’”
《韩非子·说难》:“夫龙之为虫也,柔可狎而骑也;然其喉下有逆鳞径尺,若人有婴之者,则必杀人。人主亦有逆鳞,说者能无婴人主之逆鳞,则几矣。”
一口三舌成语接龙
一口三舌字义分解
舌
1.(会意。从干,从口。本义:舌头)。
2.同本义。
3.代指言语。
4.指装在铃铎内的锤。亦指管乐器的簧。
口
1.(象形。甲骨文字形,象人的口形。本义:口腔器官,嘴)。
2.同本义。人类用来发声和进食的器官。
3.出入通过的地方。
4.又。
5.又。
6.口才。
三
1.(指事。本义:数目。二加一的和)。
2.同本义。
3.表示多数或多次。
4.指三颗星。
5.姓。
一
1.(指事。“一”是汉字部首之一。本义:数词。大写作“壹”。最小的正整数。常用以表示人或事、物的最少数量)。
2.同本义。
3.序数的第一位。
4.若干份中的一份或整数以外的零头。
5.表示动作一次或短暂。
6.全;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