亡国奴的意思
基本定义
“亡国奴”是一个汉语成语,由“亡国”和“奴”两个部分组成。字面意思是“失去国家的奴隶”,引申义上指的是那些在外敌入侵或国家沦陷后,仍然愿意为侵略者服务、出卖祖国利益的人。它通常带有强烈的贬义,表达对背叛和失去民族尊严的愤慨。
成语来源
“亡国奴”的使用背景与历史上多次遭遇外敌侵略、国家沦陷有关。这个成语常常与历史如清朝末期的鸦片战争、抗日战争等有关,尤其是在这些历史时期,许多汉奸被称为“亡国奴”。此外,在一些文学作品中,作家通过描绘这些角色,表现了对民族尊严和忠诚的思考。
使用场景
“亡国奴”可以在多种语境中使用,包括:
- 文学作品:如小说、诗歌中对历史人物或情节的描绘。
- 日常对话:人们在讨论国家、民族、忠诚时可能使用这个词。
- 演讲:在爱国主义演讲中,引用“亡国奴”可以激发听众的情感和对国家的热爱。
示例句子
- 在历史课上,老师提到那些被视为“亡国奴”的汉奸,大家都感到非常愤怒。
- 电影中,有一个角色为了权力出卖自己的国家,最终被称为“亡国奴”。
- 作为一名青年学子,我们应当铭记历史,不做“亡国奴”。
同义成语与反义成语
-
同义成语:
- 汉奸:指背叛自己国家、为敌人效力的人。
- 卖国贼:指为了私利出卖国家利益的人。
-
反义成语:
- 忠臣良将:指忠于国家和人民的官员或将领。
- 保家卫国:指为了保卫自己的家国而奋斗。
文化与社会背景
“亡国奴”在**文化中承载着深厚的历史和社会背景。它反映了民族情感和对国家的认同。在现代社会,尤其是在全球化的背景下,这个成语仍然适用,提醒人们思考国家利益与个人利益之间的关系。
情感与联想
“亡国奴”这个成语往往让人产生愤怒、失望和悲伤的情感。它不仅仅是对个体行为的指责,更是对历史悲剧的反思,激励人们珍惜来之不易的和平与自由。
个人应用
在我的生活中,我曾经看到一部描绘抗日战争的电影,其中有角色为了个人利益而背叛国家,这让我想起了“亡国奴”这个成语。虽然他在电影中获得了短暂的成功,但最终却遭到了全社会的唾弃,这让我更深刻地理解了这个成语的含义。
创造性使用
在某个小诗中,我尝试融入“亡国奴”:
昔日荣光照四方,
今朝暗淡泪两行。
谁言报国心如铁,
唯有亡国奴独伤。
这首诗表达了对背叛与忠诚的深思,突显了亡国的悲痛。
跨文化比较
在其他文化中,类似的概念也存在。例如,在英语中,"traitor"(叛徒)或"collaborator"(合作叛徒)有相似的意义,但这些词汇的使用背景和情感色彩可能与“亡国奴”有所不同。在一些文化中,背叛被视为可耻,而在另一些文化中,个人利益可能被优先考虑。
反思与总结
通过对“亡国奴”的学,我更加意识到语言的力量和历史的沉重。这个成语不仅反映了历史悲剧,也提醒我们在现代社会中,如何看待国家、民族与个人之间的关系。在语言学和表达中,理解成语的深层含义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传达情感和思想。
来源:现在他们眼看就要当亡国奴了,除了反抗,再没有出路。
来源:-- 毛泽东《论反对日本帝国主义的策略》
引证:
《资治通鉴·汉纪五十二》:“袁绍曰:‘吾亡国之馀也,何面目见天下人!’”
《后汉书·袁绍传》:“绍曰:‘吾亡国之馀也,何面目见天下人!’”
《汉书·王莽传下》:“莽曰:‘吾亡国之馀也,何以自明?’”
《史记·项羽本纪》:“项王乃西从雒阳,至阳夏,闻汉王已入关,乃大怒,曰:‘吾亡国之馀也,何面目见江东父老!’”
《左传·僖公二十五年》:“晋侯将伐曹,曹伯曰:‘吾亡国之馀也,敢不从命?’”
例句:我不想当~。
亡国奴成语接龙
亡国奴字义分解
奴
1.(会意。从女,从又。女指女奴,又(手)指用手掠夺之。一说又(手)指女奴从事劳动。本义:奴隶;奴仆)。
2.同本义。
3.对人的鄙称。
4.自称。
5.古时青年女子的自称,或称“奴家”。
6.看作奴仆;贬低;使沦为奴隶。
国
1.(会意。从“囗”(wéi),表示疆域。从或(即“国”)。“或”亦兼表字音。本义:邦国)。
2.周代,天子统治的是“天下”,略等于现在说的“全国”。
3.国都,一国最高政权机关所在地。又称国城,国邑。
4.国家。
5.古代王、侯的封地。
6.部落。
亡
1.(会意。小篆字从入,从乚。“入”是人字。乚(yǐn)隐蔽。合起来表示人到隐蔽处。本义:逃离,出走)。
2.同本义。
3.死。
4.丢失;丧失。
5.灭亡。
6.外出;出门。
1.古同“无”。
2.没有。
3.副词,通“毋”可译为“不”、“不要”等,表示否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