伯俞泣杖的意思
基本定义
成语“伯俞泣杖”字面意思是“伯俞因父亲去世而哭泣,手中拿着拐杖”。这一成语通常用来形容因失去亲人而痛苦的情感,尤其是对父母的哀悼和思念。
成语来源
“伯俞泣杖”出自《史记·平原君赵成》,其中提到的“伯俞”是一个人物,他因父亲去世而悲伤,手中抓着拐杖,表现出深切的哀痛。这一典故体现了古代对孝道和亲情的重视,反映了人们在面对亲人离世时的悲痛情感。
使用场景
该成语常用于文学作品中,尤其是描绘亲情、孝道和哀悼的场景。在日常对话中,可以用来表达对亲人的怀念,或对某人失去亲人的同情。在演讲中,特别是在悼念或追思活动中,使用这一成语能够增加情感的共鸣。
示例句子
- 在失去母亲的那一天,他整日沉浸在“伯俞泣杖”的悲痛中,无法自已。
- 每当我想起外公,心中总是充满了“伯俞泣杖”的感伤。
- 在追悼会上,大家都能感受到他的情绪,仿佛看到了“伯俞泣杖”的画面。
同义成语与反义成语
-
同义成语:
- “痛不欲生”:形容极度悲痛,心情非常沉重。
- “泪流满面”:形容悲伤到极点,眼泪止不住地流下来。
-
反义成语:
- “喜笑颜开”:形容非常高兴,脸上挂着笑容,与悲痛形成鲜明对比。
- “心花怒放”:形容心情愉快,兴奋无比。
文化与社会背景
“伯俞泣杖”在**传统文化中具有重要意义,尤其是在儒家思想中,孝道被视为最高的道德标准。这个成语不仅反映了对亲情的重视,也体现了人们在面对生离死别时的深切情感。在现代社会中,虽然生活节奏加快,但对亲情的尊重和怀念依旧存在,成语的使用仍然适用。
情感与联想
“伯俞泣杖”这个成语给我的情感反应是深沉和悲伤。它让我联想到失去亲人的痛苦,而这种痛苦不仅仅是对逝者的怀念,更是对生活的无常和对亲情的珍惜。
个人应用
在我的生活中,我曾经历过亲人的离世,每当我想起他们时,心中总会浮现出“伯俞泣杖”的情景。我会在思念的时刻,默默地怀念他们的教导与陪伴,提醒自己珍惜眼前的人。
创造性使用
在某个秋天的黄昏,我写下这样的诗句:
秋风起,落叶飞,
伯俞泣杖情难舍。
亲情在,心常暖,
泪水中,思念多。
通过这段诗句,我试图表达对亲情的深切怀念和对逝去时光的感慨。
跨文化比较
在西方文化中,类似的情感表达可以通过成语“to mourn for someone”来体现,虽然没有完全对应的成语,但“mourning”同样传递出对逝者的怀念和悲痛。这种情感在不同文化中都能引起共鸣,体现了人类对亲情的普遍重视。
反思与总结
通过对“伯俞泣杖”这一成语的学,我更加认识到语言的力量和情感的深度。这个成语不仅是对历史的回顾,更是对生活的反思。在语言学中,理解和使用这样的成语能够丰富我们的表达方式,深化我们对情感的理解与共鸣。
来源:伯俞有过,其母笞之,泣,其母曰:‘他日笞子未尝见泣,今泣何也?’对曰:‘他日俞得罪,笞尝痛,今母之之力不能使痛,是以泣。
来源:-- 汉·刘向《说苑·建本》
引证:
《太平御览·人事部》:“伯俞泣杖,以死报之。”
《资治通鉴·汉纪》:“伯俞泣杖,以死报之。”
《后汉书·韩棱传》:“伯俞泣杖,以死报之。”
《汉书·韩安国传》:“伯俞泣杖,以死报之。”
《史记·韩世家》:“伯俞泣杖,以死报之。”
故事:相传古代有名的孝子伯俞犯了错误,他的母亲拿拐杖打他,伯俞哭了,母亲觉得奇观,问他为什么哭。他说:“以前我犯错时你打我,我感觉到痛,如今你老了,不能打痛我了。是我不好,还让年迈的你为我操心,心中有愧。”
例句:你孝顺似那王祥卧冰,你恰似~。
伯俞泣杖成语接龙
伯俞泣杖字义分解
泣
1.(形声。从水,立声。本义:无声或低声地哭)。
2.同本义。
3.眼泪。
杖
1.(形声。从木,丈声。本义:执;持)。
2.同本义。
3.凭倚;依靠。
4.用棍子打;拷打 。自隋开皇新律始定为五刑(笞、杖、徒、流、死)之一。用大荆条、大竹板或棍棒抽击人的背、臀或腿部。
5.拄着。
6.手杖(走路时手里拄着的棍子,俗称“拐杖”)。
俞
1.(会意。从亼(jí),从舟,从刂,刂水也。”本义与造船有关,不详)古代挖空树木做船。
伯
1.原指春秋时诸侯的首领。
2.称霸。
1.数目。十的十倍。
2.百倍
3.妇人对夫兄的称呼 。又称“伯子”、“伯叔”(妇人称丈夫的兄弟)。今北方方言称作“大伯子”。
1.(形声。从人,白声。本义:排行第一的,老大)。
2.同本义。
3.伯父。父亲的哥哥。
4.对年龄较长的男子的尊称。
5.女子对丈夫的尊称。
6.古代统领一方的长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