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híshānzhēnmiàn

不识庐山真面目

拼音shíshānzhēnmiàn

繁体不識廬山真面目

用法"作谓语、分句;形容不识事物的本质"

不识庐山真面目的意思

比喻认不清事物的真相和本质。

来源: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来源:-- 宋·苏轼《题西林壁》诗

引证

《庐山高》宋·欧阳修:“庐山高哉,几万仞兮,根盘几百里;峨峨洋洋,拔地而起,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庐山瀑布》唐·李白:“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庐山志》明·徐霞客:“余游庐山,不识庐山真面目,盖余所见,皆庐山之皮毛也。”

《游庐山记》宋·苏轼:“自笑平生为口忙,老来事业转荒唐。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庐山谣》唐·李白:“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故事庐山因周武王时期高人匡俗结庐而居而得名,它三面临江,山势十分雄伟,山清水秀,风景奇丽。它临江靠水,山上烟雾缥缈,人们很难看清它的真实面貌。苏轼写《题西林壁》:“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例句革命家,终会在大风大浪中,辨明方向,分清歧路;怎能够--只见长江滚滚来,~!

不识庐山真面目字义分解

折叠展开

读音(miàn), 面部,共9画

1.(象形。甲骨文字形,里面是“目”字,外面表示面庞。“面”,在古代指人的整个面部。“脸”是魏晋时期才出现,而且只指两颊的上部,唐宋口语中才开始用同“面”本义:脸)。

2.同本义。

3.外表;表面。

4.部位;方面。

5.几何学上称线移动所生成的形迹。

6.当面。

读音(shí,zhì), 讠部,共7画

1.(形声。从言。戠(zhí)声。善于言谈,表示有知识,故从言。本义:知道;懂得)。

2.同本义。

3.认识。

4.赏识。

5.感觉;识别;辨别。

6.见识;知识。

1.旗帜

2.古代钟鼎上凸出的文字。

3.标记。

4.加上标记

5.记住。

读音(zhēn), 目部,共10画

1.(会意。小篆字形,从华(huà),从目,从乚(yǐn),从八。《说文》:“仙人变形而登天也。”匕,变化。目,眼睛。乚,隐藏。八,乘载的工具。本义:道家称存养本性或修真得道的人为真人)。

2.同本义。旧时所谓仙人。

3.本性;本原。

4.身。

5.肖像,摹画的人像。

6.汉字楷书的别称。

读音(mù), 目部,共5画

1.(象形。甲骨文和小篆字形。象眼睛形,外边轮廓象眼眶,里面象瞳孔。小篆处理为线条。先秦时期多用“目”,两汉以后,用眼逐渐多起来。“目”具有书面语色彩。本义:眼睛)。

2.同本义。

3.目光;眼力。

4.孔眼。

5.首领;头目。

6.名目,数目;行列。

读音(lú), 广部,共7画

1.(形声。从广(yǎn),廬声。从“广”,表示与房屋有关。本义:特指田中看守庄稼的小屋)。

2.同本义。

3.亦泛指简陋居室。

4.古代沿途迎候宾客的房舍。

5.古代官员值宿所住的房舍。

6.古州名 。故址在今安徽省合肥市一带。

读音(shān), 山部,共3画

1.(象形。甲骨文和金文字形,象山峰并立的形状。“山”是汉字的一个部首。本义:地面上由土石构成的隆起部分)。

2.同本义。

3.形状像山的东西。

4.特指“五岳”。

5.指酒肆的楼上。

6.粗俗。

读音(bù,fǒu), 一部,共4画

1.(象形。甲骨文字形,上面象花蒂的子房,下面象花蕊下垂形。①本义:萼足。《诗·小雅·常棣》:“常棣之花,鄂不韡(wěi)。”郑笺:“承华者曰鄂。”②副词。不。《荀子》:“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2.用在动词、形容词或个别副词前,表示否定。

3.表示事理上或情理上不需要。

4.古疑问词。

5.用来调整音节。

6.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