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uòjiāng,zìshēnnánbǎo

泥菩萨过江,自身难保

拼音guòjiāngshēnnánbǎo

繁体泥菩薩過江,自身難保

用法"作宾语、定语、分句;用于比喻句"

近义词泥菩萨落水,自身难保

泥菩萨过江,自身难保的意思

泥塑的泥菩萨在水中会被浸坏。比喻连自己都保护不了,更顾不上帮助别人。

来源:哥哥说:‘泥菩萨过江自身难保’,送回去也好。

来源:-- 丁玲《太阳照在桑乾河上》

引证

《宋史·岳飞传》:“岳飞曰:‘臣闻之,泥菩萨过江自身难保。今臣与金人争中原,胜负未可知也。’”

《资治通鉴·唐纪》:“李泌曰:‘臣闻之,泥菩萨过江自身难保。今陛下与安禄山争天下,胜负未可知也。’”

《后汉书·袁绍传》:“绍曰:‘吾闻之,泥菩萨过江自身难保。今吾与曹操争中原,胜负未可知也。’”

《史记·项羽本纪》:“项王曰:‘吾闻之,泥菩萨过江自身难保。今吾与汉王争天下,胜负未可知也。’”

《左传·僖公二十五年》:“晋侯使荀息如楚,楚人执之,晋侯怒,将伐楚。荀息曰:‘臣闻之,泥菩萨过江自身难保。’”

泥菩萨过江,自身难保字义分解

折叠展开

读音(nán,nàn,nuó), 隹部,共10画

1.(形声。从隹(zhuī)?声。从隹,与鸟有关。①本义:支翅鸟。②假借为困难)。

2.困难;艰难;不容易。

3.不可;不好。

4.为难,畏难;感到困难。

5.使感到困难。

6.

1.灾难;祸害,人为而产生的祸害。

2.兵难,指反抗或叛乱。

3.怨仇;仇敌。

4.诘问;责难。

5.抵挡;拒斥。

6.论说;争辩。

读音(guò,guoguō), 辶部,共6画

1.(形声。从辵(chuò),表示与行走有关,咼(guā)声。本义:走过,经过)。

2.同本义。

3.超出,胜过。

4.过去(过后)。

5.给予;递给。

6.渡过。

1.古国名 ,在今山东省掖县稍西北近海处。

2.姓,过国之后。

读音(shēn), 身部,共7画

1.(象形。象人之形。本义:身躯的总称)。

2.同本义。

3.物件的主体部分。

4.自己,自身。

5.生命,性命。

6.地位或身分。

读音(sà), 艹部,共11画

1.姓。明有萨琦。

读音(pú), 艹部,共11画

1.菩提(音译):意为正觉。指对佛教“真理”的觉悟。

2.又指觉悟的智慧和觉悟的途径;亦指树名,即菩提树。

3.“菩萨”:佛教名词。梵文菩提萨埵(Bodhi-sattva)之省,原为释迦牟尼修行而未成佛时的称号,后泛用为对大乘思想的实行者的称呼;亦指人们崇拜的偶像;或比喻心肠仁慈的人。

读音(zì), 自部,共6画

1.(象形。小篆字形。象鼻形。“自”是汉字的一个部首。本义:鼻子)。

2.同本义。

3.始;开头。

4.起源。

5.自己,自我;本身。

6.由;从。

读音(ní,nì), 氵部,共8画

1.(形声。从水,尼声。本义:泥水)。

2.中国古水名,泾水支流,即今甘肃省庆阳地区的东河及其下流马连河。

3.泥土;泥巴。

4.泥水,稀泥;烂泥。

5.一堆捣成或压成的柔软的糊状混合料。

6.读“niè”,通“涅”,染黑。

1.阻塞,阻滞。

2.拘泥于;拘执,不变通。

3.涂沫。

4.糊。

5.软求,软缠;缠着。

读音(jiāng), 氵部,共6画

1.(形声。从水,工声。本义:长江的专称)。

2.同本义。

3.江河的通称。

4.中国古国名 。嬴姓,在今河南正阳西南,公元前623年灭于楚。

5.是中古州名 。晋置,辖境约当今江西全省并西延至湖北省武昌附近。后专指江西省九江一带。

6.姓。

读音(bǎo), 亻部,共9画

1.(会意。甲骨文字形,象用手抱孩子形。金文写作从“人”从“子”。后来为了结构的对称,小篆变成“保”,使人不能因形见义了。本义:背子于背)。

2.同本义。

3.护养;育。

4.保佑。

5.保护;保全;守住。

6.保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