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之有愧的意思
基本定义
成语“当之有愧”字面意思是“应当承担这个责任,心中感到愧疚”。它的基本含义是指某人所获得的荣誉或称号是应当的,但同时也感到惭愧,因为自己或许没有达到其所应具备的标准或期望。这种情感通常体现了谦虚和自省的态度。
成语来源
“当之有愧”出自《论语·学而》,原文为:“子曰:‘君子之道,四维俱全,五常无失。’”意在强调君子的品德修养和对荣誉的自省。虽然字面上并未出现“当之有愧”,但其精神内涵与成语所表达的自省意识紧密相关。
使用场景
“当之有愧”常用于表述对荣誉或称号的认同,同时表达出谦虚和不安。在文学作品中,可以用来描写人物的内心挣扎;在日常对话中,常用于谦虚回应他人的赞扬或称赞;在演讲中,也可以用来强调个人成就的来之不易。
示例句子
- 他获得了最佳教师奖,面对众多学生的赞美,他只是谦虚地说:“我当之有愧,大家才是我努力的动力。”
- 在这样的场合,能够和大家分享我的经验,我真是当之有愧。
- 虽然我在比赛中获胜,但我对自己的表现仍感到当之有愧,因为还有很多地方需要改进。
同义成语与反义成语
同义成语:
- “惭愧难当”:表示对自己的不足感到羞愧。
- “不敢当”:表示对别人的夸奖或荣誉的谦虚回应。
反义成语:
- “自鸣得意”:表示对自己的成就感到非常自满,没有谦虚的态度。
- “得意忘形”:表示获得成功后,失去理智,过于自信。
文化与社会背景
在**文化中,谦虚是一种美德,被广泛推崇。成语“当之有愧”反映了这种文化强调自省与谦虚的价值观。在现代社会,尽管竞争激烈,但谦虚和自省的态度依然受到尊重,尤其是在职场和学术领域。
情感与联想
“当之有愧”常常让我联想到自我反省和对他人期望的理解。在听到赞美时,它提醒我保持谦逊,认识到自己仍有许多不足之处。这种情感使我在生活中更加谨慎,努力提升自我。
个人应用
在我获得某项奖项时,我感到非常荣幸,但也意识到自己在某些方面仍需努力,因此我在领奖时说:“我当之有愧,这份荣誉不仅属于我,也属于支持我的每一个人。”
创造性使用
在一首诗中,我可以这样运用“当之有愧”:
荣誉满身犹自惭,
心中隐隐有愧难。
不求青云展宏图,
只愿平淡度人生。
跨文化比较
在英语中,“I am flattered”或“I am humbled”可以表达类似的谦虚情感,尽管文化背景不同,但谦逊的美德在很多文化中都是受到推崇的。
反思与总结
通过对“当之有愧”的学*,我认识到谦虚和自省的重要性。这一成语不仅丰富了我的语言表达,也让我在生活中更加注重自身的缺陷和他人的期望,促进了个人的成长与发展。
引证:
《晋书·王导传》:“导曰:‘吾闻之,当之有愧,非礼也。’”
《后汉书·杨震传》:“震曰:‘吾闻之,当之有愧,非礼也。’”
《汉书·王莽传》:“莽曰:‘吾闻之,当之有愧,非礼也。’”
《史记·平原君虞卿列传》:“平原君曰:‘吾闻之,当之有愧,非礼也。’”
《左传·僖公二十五年》:“君子曰:‘当之有愧,非礼也。’”
例句:我只为大家做了一点儿好事,却得到同志们的高度赞扬,我真是当之有愧呀!
当之有愧成语接龙
当之有愧字义分解
有
1.(会意。金文字形,从又(手)持肉,意思是手中有物。本义:具有,与“无”相对)。
2.同本义。
3.存在。
4.取得,获得,占有。
5.相当于“或”。或许。
6.附着在动词、名词、形容词前,相当于词缀,无实际意义。
1.
愧
1.(形声。从心,鬼声。本义:惭愧)。
2.同本义。同“媿”。
3.折辱人;使羞惭。
4.责人罪咎。
当
1.(形声。从田,尚声。本义:两块田相当、相等)。
2.对等;相当于。
3.面对着。
4.承担。
5.主持。
6.阻挡。
1.主领;典领。
2.抵押,用实物作抵押向当铺借钱。
3.当作;算是。
4.抵得上。
5.顶替。
6.适合,适当。
之
1.(会意。象艸过屮。枝茎益大。本义:出,生出,滋长)。
2.同本义。
3.往,朝某方向走,到…去。
4.指示人或事物,相当于“这个”“那个”。
5.指代人或事物的名称,相当于他、她、它、他们。
6.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