抉目胥门的意思
基本定义
成语“抉目胥门”由四个字组成,每个字的含义如下:
- 抉:挖、剜。
- 目:眼睛。
- 胥:古代指助手、随从。
- 门:门。
字面意思是“挖去眼睛,助手随从”,引申义是形容残忍的行为或对待他人的冷酷无情。
成语来源
“抉目胥门”并没有明确的历史背景和典故,可能是古代对极端行为的形象描绘。类似的成语或表达常出现在古代文学作品中,用以警示人们对待他人应有的仁慈与宽容。
使用场景
该成语在不同语境下的使用相对罕见,通常在讨论暴力、冲突或极端行为的时候会提及。比如在文学作品中,描述某个人物的残忍性格时,或者在辩论中用来批评某种不人道的行为。
示例句子
- 在这部小说中,反派角色的所作所为真是让人感到“抉目胥门”,他的残忍令人发指。
- 我们应当抵制那些“抉目胥门”的行为,以保护无辜者的权益。
- 社会应对“抉目胥门”的现象保持高度警觉,不能让暴力行为肆无忌惮。
同义成语与反义成语
- 同义成语:残忍无情、冷酷无情。它们都表达了对他人缺乏同情心的态度。
- 反义成语:仁爱之心、和气生财。它们强调关怀他人、和谐相处的价值观。
文化与社会背景
在**传统文化中,尊重生命、仁爱他人是重要的道德观念。因此,像“抉目胥门”这样的成语往往会在讨论伦理道德时被提及,以警示人们避免走向极端。同时,现代社会对暴力行为的抵制与反思,使得这一成语的价值在当代依然存在。
情感与联想
“抉目胥门”带给人的情感反应是负面的,通常让人感到不安和愤怒。这样的表达方式也促使人们思考暴力行为的后果,以及人际关系中应有的尊重和理解。
个人应用
在与朋友讨论社会问题时,我曾提到过“抉目胥门”,用以形容某些极端**的残酷性。这使得我们能够更深入地讨论人性与社会责任的问题。
创造性使用
在一首诗中:
月下独行影难留,
抉目胥门何所求?
善恶相交皆有路,
我心自问何为忧。
这首诗试图探讨善与恶的对立,以及人内心的挣扎。
跨文化比较
在英语中,类似表达可以是“eye for an eye”,强调报复和暴力的循环。虽然两者在文化背景上有所不同,但都传达出对极端行为的警惕。
反思与总结
通过对“抉目胥门”的学*,我认识到语言不仅是交流的工具,也是文化和价值观的承载体。这一成语让我思考了人性中的善与恶,以及在当今社会中如何更好地去理解和尊重他人。
来源:挺身大泽呼张楚,抉目胥门看沼吴。
来源:-- 高旭《收辑亡友宁太一遗墨装订成册因题四首以弁其首》
引证:
《宋史·岳飞传》:“飞既死,狱卒隗顺负其尸出,逾城,至九曲丛祠中。故至今九曲五显庙尚存飞像,抉目胥门,以示不屈。”
《晋书·王敦传》:“敦既得志,暴慢愈甚,四方贡献多入己,将相岳牧悉出其门。帝畏而恶之,乃引刘隗、刁协等以为腹心。敦益不能平,遂举兵向阙,帝遣使者诘敦,敦不奉诏,遂攻石头,帝亲率六军以御之。敦兵败,乃抉目胥门,以示不臣。”
《后汉书·袁绍传》:“绍既并四州之地,众数十万,而骄心转盛,欲图篡逆。太祖乃遣使者赍诏书责绍,绍不奉诏,遂起兵攻太祖。太祖遣使者复责绍,绍乃斩使者,抉目胥门,以示不臣。”
《汉书·伍被传》:“伍被自诣吏,因告与淮南王谋反,反踪迹具如此。天子使宗正以符节治王,未至,伍被自杀,抉目胥门。”
《史记·伍子胥列传》:“伍子胥抉目东门,曰:‘而必以吴墟为秦也。’”
抉目胥门成语接龙
抉目胥门字义分解
门
1.(象形。甲骨文字形,象门形。“门”是汉字的一个部首。本义:双扇门,门)。
2.同本义 。房屋垣墙等建筑物,在出入通口处所设可开关转动的装置。古代门与户有别,一扇曰户,两扇曰门;又在堂室曰户,在区域曰门。
3.房屋、围墙、车船等的出入口。
4.门前,门口。
5.形状或作用像门的东西。
6.门径;诀窍。
胥
1.(形声。从肉,疋(shū)声。本义:蟹酱)。
2.同本义。
3.片刻,一会儿。
4.古代官府中的小吏;特指古代掌管捕捉盗贼的小官吏
5.有才智的人。
6.古代乐官。
目
1.(象形。甲骨文和小篆字形。象眼睛形,外边轮廓象眼眶,里面象瞳孔。小篆处理为线条。先秦时期多用“目”,两汉以后,用眼逐渐多起来。“目”具有书面语色彩。本义:眼睛)。
2.同本义。
3.目光;眼力。
4.孔眼。
5.首领;头目。
6.名目,数目;行列。
抉
1.(形声。从手,夬(guài)声。本义:挑出,挖出)。
2.同本义。
3.挑开;撬开。
4.掰,用手指使分开。
5.挑选;选取。
6.扳指 。古代射箭时套在右手拇指上,用以钩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