悬羊击鼓,饿马提铃的意思
悬:吊挂。把羊吊起来,使羊脚乱动击鼓;把铃吊在饿马的蹄子上发出声音。古代作战时使用空营诱惑敌人
来源:俺今夜倒下个空营,着悬羊击鼓,饿马提铃。
来源:-- 元·无名氏《千里独行》楔子
引证:
《续资治通鉴·宋纪》:“悬羊击鼓,饿马提铃,以疑敌也。”
《太平御览·兵部》:“悬羊击鼓,饿马提铃,以疑敌也。”
《资治通鉴·汉纪》:“田单乃收城中得千余牛,为绛缯衣,画以五彩龙文,束兵刃于其角,而灌脂束苇于尾,烧其端。凿城数十穴,夜纵牛,壮士五千人随其后。牛尾热,怒而奔燕军,燕军夜大惊。牛尾炬火光明炫耀,燕军视之皆龙文,所触尽死伤。五千人因衔枚击之,而城中鼓噪从之,老弱皆击铜器为声,声动天地。燕军大骇,败走。”
《史记·田单列传》:“田单乃收城中得千余牛,为绛缯衣,画以五彩龙文,束兵刃于其角,而灌脂束苇于尾,烧其端。凿城数十穴,夜纵牛,壮士五千人随其后。牛尾热,怒而奔燕军,燕军夜大惊。牛尾炬火光明炫耀,燕军视之皆龙文,所触尽死伤。五千人因衔枚击之,而城中鼓噪从之,老弱皆击铜器为声,声动天地。燕军大骇,败走。”
《战国策·齐策一》:“悬羊击鼓,饿马提铃,以疑敌也。”
悬羊击鼓,饿马提铃成语接龙
悬羊击鼓,饿马提铃字义分解
鼓
1.(会意。甲骨文字形,左边是鼓的本字,右边是“支”(pū),表示手持棒槌击鼓。本义:鼓,一种打击乐器)。
2.同本义。
3.鼓面。
4.指鼓声。
5.钟磬被敲击之处。
6.古国名。春秋时鼓国,在今河北省晋县,白狄的一支,为晋国所灭。
马
1.(象形。早期金文字形,象马眼、马鬃、马尾之形。“马”是汉字的一个部首。本义:家畜名)。
2.单蹄食草大型哺乳动物 。史前即为人类所驯化,用作驮畜、挽畜和乘骑;它和其他现存的马属和马科动物的区别是尾毛和鬃毛长,后腿飞节内下方有一块胼胝,还有一些非固定特征(如体型较大,蹄子较大,颈稍呈弓形,头小,耳短)。
3.“码”的古字。古代用 以计算的筹码。近世也用以计数。
4.驾着马。
5.姓。
饿
1.(形声。从食,我声。本义:饥之甚。按:在古代,“饥”与“饿”存在着程度上的差别。“饥”指一般的肚子饿;“饿”是严重的饥饿)。
2.同本义 。与“饱”相对。
3.使受饿;感到饥饿。
铃
1.(形声。从金,令声。本义:金属制成的响器。又为打击乐器。形似钟而小)。
2.同本义。
3.铃状物 。 如:铃柝(打更用的梆子);棉铃; 杠铃。
羊
1.(象形。甲骨文字形,像羊头形。“羊”是汉字的一个部首。本义:一种哺乳动物)。
2.同本义 。反刍类,以食草为生。一般头上有一对角,有许多品种。
3.十二生肖之一,与十二地支的未相配。
4.吉利
5.细密;完备
6.姓。
提
1.——用于“提防”(dīfang)、“提溜”(dīliu)等。
1.(形声。从手,是声。本义:悬持;悬空拎着物品)。
2.同本义。
3.引申为带领;统领。古代如提督、提举、提点、提刑、提学、提法诸官名,皆取此义。
4.紧紧拿着;执持。
5.说起,提及。
6.指出;举出。
悬
1.(形声。从心,县声。本作“县”,象断首倒挂,后加“系”。假借为行政区域的“县”后,另加“心”字表示悬挂。本义:吊挂)。
2.同本义。
3.凭空设想;揣测。
4.系连,关联。
5.悬钟、磬等乐器的架子。
击
1.(形声。从手,毄(jī)声。本义:敲击,敲打)。
2.同本义。
3.攻击;攻打。
4.碰撞;接触。
5.杀;搏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