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íng

义形于色

拼音xíng

繁体義形於色

用法"作定语、状语;指沉不住气"

近义词义正词严义无反顾义愤填膺

反义词理屈词穷无理取闹心怀叵测

义形于色的意思

基本定义

“义形于色”是一个汉语成语,字面意思是“义”指的是正义、道义,“形于色”指的是表现在脸色上。整体上,这个成语的意思是指一个人的道义感和责任感能够通过其面部表情显露出来,表现出其内心的情感和态度。

成语来源

“义形于色”出自《论语·为政篇》,原句为“君子义,形于色。”意思是说君子心中有道义,便会体现在他的面色上。这个成语强调了道德和情感的外在表现,反映了儒家文化中对道德修养的重视。

使用场景

在文学作品中,“义形于色”通常用于描述人物的道德情操和内心的坚定。例如,在古代小说中,英雄人物在面临抉择时,可能会因为内心的正义感而面露坚定之色。在日常对话中,这个成语也可以用来描述一个人面对不公时,情绪的表现。例如,在一次讨论中,当有人讲到社会不公,参与者可能会因为同情而表现出愤怒或悲伤。

示例句子

  1. 在那个艰难的时刻,他的面色透露出强烈的正义感,真是义形于色。
  2. 看到朋友遭受不公对待,她无法掩饰愤怒,义形于色。
  3. 君子之道,义形于色,内心的坚定必然在外表流露。

同义成语与反义成语

  • 同义成语:义不容辞(指应当承担的责任),心口如一(指内心和口中所说一致)。
  • 反义成语:面目可憎(指外表让人厌恶),心口不一(指心中所想与所言不一致)。

同义成语强调了道义和责任,而反义成语则反映了虚伪和内心的不一致。

文化与社会背景

“义形于色”在**传统文化中具有重要的社会意义,尤其是在儒家思想的影响下,强调个人的道德修养和社会责任感。在现代社会中,虽然人们的价值观有所变化,但这个成语仍提醒我们关注内心的真实情感和道德判断。

情感与联想

这个成语让我联想到在生活中,真正关心他人和社会的人常常能够通过细微的表情变化传达出深刻的情感。它激励我在面对不公时,勇于表达自己的看法,维护内心的正义感。

个人应用

在一次志愿活动中,我们目睹了一位老人受到不公对待。大家都显得愤怒和不安,这种情绪在我们的面色上显而易见。我因为义形于色而主动站出来,帮助老人维护他的权益,这让我深刻感受到这个成语的真实意义。

创造性使用

在一首小诗中:

正义之光照心间,
义形于色显无言。
不畏艰难与险阻,
众生平等共此言。

这首诗通过“义形于色”表达了对正义的坚守和对平等的渴望。

跨文化比较

在英语中,类似表达可以是“justice is blind”,强调正义的客观性和不偏不倚的态度,但在情感表露上并不如“义形于色”直接。不同文化对道德和情感的表现有不同的侧重和表达方式。

反思与总结

“义形于色”不仅是一个成语,更是对人们内心情感和道德责任的深刻反思。它在我的语言学*与表达中,提醒我关注情感的真实表达,鼓励我在面对不公时勇敢发声。这个成语让我意识到,内心的坚定信念必然会在面部表情中流露出来,影响他人,甚至改变周围的环境。

来源:孔父可谓义形于色矣。

来源:-- 《公羊传·桓公二年》

引证

《三国志·蜀书·诸葛亮传》:“诸葛亮之为相国也,抚百姓,示仪轨,约官职,从权制,开诚心,布公道;尽忠益时者虽雠必赏,犯法怠慢者虽亲必罚,服罪输情者虽重必释,游辞巧饰者虽轻必戮;善无微而不赏,恶无纤而不贬;庶事精练,物理其本,循名责实,虚伪不齿;终于邦域之内,咸畏而爱之,刑政虽峻而无怨者,以其用心平而劝戒明也。可谓识治之良才,管、萧之亚匹矣。”

《后汉书·马援传》:“援自还京师,数被进见。为人明须发,眉目如画,闲于进对,尤善述前世行事。每言及三辅长者,下至闾里少年,皆可观听。自皇太子、诸王侍闻者,莫不属耳忘倦。又善兵策,帝常言‘伏波论兵,与我意合’,每有所谋,未尝不用。”

《汉书·王莽传上》:“莽色厉而言方,欲有所为,微见风采,党与承其指意而显奏之,莽稽首涕泣,固推让焉,上以惑太后,下用示信于众庶。”

《史记·魏公子列传》:“公子为人仁而下士,士无贤不肖皆谦而礼交之,不敢以其富贵骄士。士以此方数千里争往归之,致食客三千人。当是时,诸侯以公子贤,多客,不敢加兵谋魏十余年。公子与魏王博,而北境传举烽,言‘赵寇至,且入界’。魏王释博,欲召大臣谋。公子止王曰:‘赵王田猎耳,非为寇也。’复博如故。王恐,心不在博。居顷,复从北方来传言曰:‘赵王猎耳,非为寇也。’魏王大惊,曰:‘公子何以知之?’公子曰:‘臣之客有能深得赵王阴事者,赵王所为,客辄以报臣,臣以此知之。’是后魏王畏公子之贤能,不敢任公子以国政。”

《左传·宣公十五年》:“君子之于人也,有故而言之,义形于色。”

故事魏文帝称帝,陈群面带愁容,文帝问他:“朕顺应天命即位,你为什么不高兴?”陈群回答说:“臣和华歆铭记先朝,现在虽然欣逢盛世,但是怀念故主恩义的心情,还是不免要流露出来。”

例句吴荪甫“~”地举起左手的食指在桌子边上猛击一下。

义形于色字义分解

折叠展开

读音(sè,shǎi), 色部,共6画

1.(会意。甲骨文中象一个人驮另一个人,仰承其脸色。本义:脸色)。

2.同本义。

3.又。

4.颜色。

5.姿色,容颜(多就女子而言);美色。

6.佛家语。指一切物质的存在。

读音(xíng), 彡部,共7画

1.同本义。

2.形体,实体。

3.容色,容貌。

4.各种自然环境或地表的自然特征。

5.情势,形势。

6.模型。

读音(yú), 二部,共3画

1.(象形。甲骨文字形,表示气出受阻而仍越过。本义:超过)。

2.往;去。

3.取。

4.如;好像。

5.引进动作、行为的时间、处所,意义相当于“在”、“到”或“在…方面(上、中)”。

6.引进动作、行为的对象,相当于“向”、“对”、“对于”。

读音(yì), 丶部,共3画

1.(“仪”的古字)。

2.仪容;状貌。

1.(会意。从我,从羊。“我”是兵器,又表仪仗;“羊”表祭牲。本义:正义;合宜的道德、行为或道理)。

2.同本义。

3.情谊。

4.意义;意思。

5.名义上的。

6.善;美。

义形于色成语组词

折叠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