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ěng

忽冷忽热

拼音lěng

繁体忽冷忽熱

用法"作谓语、定语;指情绪不稳定"

忽冷忽热的意思

基本定义:

成语“忽冷忽热”字面意思是“时而冷,时而热”,用来形容人的态度或情绪变化无常,时而热情,时而冷淡。它通常用于描述某种不稳定的状态,特别是在感情、关系或情绪方面。

成语来源:

“忽冷忽热”并没有特定的历史典故或文学出处,其构成是由两个反义词“冷”和“热”组成,结合“忽”的词义,强调了状态变化的不定性。这个成语常用于现代汉语中,反映出人们对情感和态度变幻无常的普遍体验。

使用场景:

“忽冷忽热”常用于日常对话中,尤其在描述人际关系时。例如:

  • 在朋友之间,如果一个人对另一个人表现出忽冷忽热的态度,可能会引发误解和不满。
  • 在恋爱关系中,情侣之间的情感波动也可用此成语来形容。
  • 在职场中,领导对员工的态度如果忽冷忽热,也可能影响团队的士气。

示例句子:

  1. 他对我总是忽冷忽热,让我很难捉摸他的心思。
  2. 最近的天气也是忽冷忽热,早上还穿着短袖,到了晚上就要加厚外套。
  3. 这份工作的安排总是忽冷忽热,让我感到很困惑。

同义成语与反义成语:

同义成语

  • 朝三暮四:指态度或行为变化不定,常用于形容不可靠。
  • 反复无常:形容人或事物变化不定,缺乏稳定性。

反义成语

  • 一成不变:形容事物稳定,毫无变化。
  • 始终如一:指态度或行为始终不变,保持一致。

文化与社会背景:

在现代社会中,人与人之间的情感联系变得越来越复杂,社交媒体的兴起使得人们的情感表达更为多样化,造成了更频繁的“忽冷忽热”现象。这一成语反映了当代人际关系中的不确定性和脆弱性,提醒人们重视情感的稳定性。

情感与联想:

“忽冷忽热”常带来不安和困惑的情感反应,尤其是在亲密关系中,双方的情感波动可能导致信任的缺失和关系的紧张。这种状态让人联想到现代生活的快节奏和情感的脆弱,使人反思人际交往的真诚与稳定性。

个人应用:

在我个人的经历中,与朋友的关系曾经经历过一段时间的“忽冷忽热”。那段时间我感到很困惑,因为我不知道对方的态度是否意味着我们的友谊出问题了。最终通过沟通解决了误会,我意识到情感的交流是多么重要。

创造性使用:

在某个诗歌中,可以这样使用“忽冷忽热”:

春风乍暖又乍寒,  
情意如烟忽冷忽热,  
彼此心事纷繁乱,  
唯愿真情常相伴。

通过诗句表达出春天的变化与人心的波动相互映衬的情感。

跨文化比较:

在英语中,类似的表达可以是“hot and cold”,也用来形容人的态度或情感变化不定。这个表达也常常出现在日常对话中,尤其是在描述恋爱关系时,显示出不同文化中对不稳定情感状态的共识。

反思与总结:

通过对“忽冷忽热”的学习,我更深刻地理解了人际关系中的复杂性和不确定性。这一成语不仅丰富了我的语言表达,也让我在交往中更加关注他人的情感变化,努力营造更稳定和谐的人际关系。

来源:研究是要用理智,要冷静的,而创作须情感,至少总得发点热,于是忽冷忽热,弄得头昏。

来源:-- 鲁迅《而已集·读书杂谈》

引证

《聊斋志异·聂小倩》:“宁采臣心中忽冷忽热,不知如何是好。”

《金瓶梅》第十六回:“西门庆心中忽冷忽热,不知如何是好。”

《西游记》第二十三回:“孙悟空心中忽冷忽热,不知如何是好。”

《水浒传》第三十八回:“宋江心中忽冷忽热,不知如何是好。”

《红楼梦》第五十七回:“宝玉听了,心中忽冷忽热,不知如何是好。”

例句他有~的毛病。

忽冷忽热字义分解

折叠展开

读音(rè), 灬部,共10画

1.(形声。本义:温度高)。

2.同本义。跟“冷”相对。

3.满腔热情;热心肠 。如 :热莽(热蟒。感情狂热得不能自制);热气换冷气(好心没好报);热合(热心)。

4.滚热的物体。

5.热气。

6.中医学亦泛指因外感而引起的热性疾病。

读音(hū), 心部,共8画

1.(形声。从心,勿声。本义:不重视;忽略)。

2.同本义。

3.忽然;突然。

4.急速。

5.渺茫;辽远;恍忽。

6.中国古代的长度和重量单位,1忽等于1/1000分,即等于1/3000厘米或1/20000克。

读音(lěng), 冫部,共7画

1.(形声。从仌(bīng),冰,令声。本义:凉)。

2.同本义。

3.寒冷。

4.冷清;冷落。

5.不畅销。

忽冷忽热成语组词

折叠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