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īngshénhuǎng

精神恍忽

拼音jīngshénhuǎng

繁体精神恍忽

用法"作谓语、定语;形容精神不集中"

近义词精神恍惚

精神恍忽的意思

基本定义:

“精神恍惚”是一个汉语成语,字面意思是指精神状态不集中、恍惚无物,形容人处于一种迷糊、不清醒的状态。基本含义是形容一个人心神不定,无法集中注意力,常常表现为神思飘忽、思维散乱。

成语来源:

“精神恍惚”这个成语的来源并不明确,但它可以追溯到古代文学作品中对精神状态的描写。例如,《红楼梦》中有对人物情绪和精神状态的细致刻画,其中不乏对“恍惚”状态的描写。它反映了古人对于人类心理状态的观察与理解。

使用场景:

“精神恍惚”常用于文学作品、日常对话及演讲中。在文学作品中,可以用来描绘人物的情感状态或心理变化;在日常对话中,常用来描述某人在某段时间内的状态,例如由于疲劳、焦虑或困惑而导致的思维不清。在演讲中,可以用来强调某种情感或状态的影响,例如在遭遇挫折或困境时的心理反应。

示例句子:

  1. 他昨晚熬夜看书,今天上课时精神恍惚,根本无法集中注意力。
  2. 在经历了那场意外后,她的神情一直是精神恍惚的,仿佛不在这个世界上。
  3. 经过几天的旅行,我感到有些精神恍惚,需要好好休息一下。

同义成语与反义成语:

  • 同义成语

    • 精神恍惚:同样描述一种精神状态不集中。
    • 心神不宁:强调内心的不安和焦虑。
  • 反义成语

    • 精神振作:表示精神状态清晰、充满活力。
    • 魂不守舍:虽然也有恍惚的意味,但更多指的是心思不在此处。

文化与社会背景:

在**文化中,精神状态被视为影响一个人生活和工作的关键因素。精神恍惚常常与压力、焦虑等现代社会常见的问题相关,因此在现代社会中,这个成语的使用频率增加,反映出人们对心理健康的关注。

情感与联想:

“精神恍惚”这个成语常常带有一种无奈和疲惫的情感色彩,使人联想到生活中的压力与挑战。同时,它也引发对心理状态的思考,提醒我们关注自身的精神健康。

个人应用:

在我的学生活中,曾经因为长时间的学和压力,感到精神恍惚,无法集中注意力。那时我学会了适当地放松自己,比如进行短暂的休息、散步,帮助自己恢复精神状态。

创造性使用:

在一首诗中,我可以这样使用“精神恍惚”:

月下独坐思悠然,
星辰闪烁人自闲。
但觉心中似迷雾,
精神恍惚梦中还。

跨文化比较:

在英语中,与“精神恍惚”相似的表达可以是“absent-minded”或“distracted”,这些词汇同样描述了注意力不集中或心神不宁的状态。不同文化中对这一状态的重视程度和表现形式可能有所不同。

反思与总结:

对“精神恍惚”这个成语的理解让我更深刻地认识到心理状态在生活中的重要性。它不仅是描述一种状态,更是反映了我们在忙碌生活中如何照顾自己的精神健康。在语言学*和表达中,能够灵活运用这样的成语,不仅丰富了我的表达能力,也帮助我更好地理解他人的情绪与状态。

来源:精神恍忽,若有所喜。

来源:-- 战国·楚·宋玉《神女赋》

精神恍忽字义分解

折叠展开

读音(jīng), 米部,共14画

1.(形声。从米,青声。本义:挑选过的好米,上等细米)。

2.同本义。

3.精气。

4.精神;精力。

5.精液。

6.精灵;灵魂。

读音(shén), 礻部,共9画

1.(会意。从示申。“申”是天空中闪电形,古人以为闪电变化莫测,威力无穷,故称之为神。本义:神灵)。

2.传说中的天神,即天地万物的创造者或主宰者。

3.泛指神灵。

4.精神。

5.表情;神色。

6.神奇;神异。

读音(huǎng), 忄部,共9画

1.(形声。从心,況省声。字本作怳,亦作慌.本义:狂的样子)。

2.同本义。

3.昏瞆不明的样子。

4.心神不安的样子;失意的样子。

5.猛然;忽然。

6.一闪而过。

读音(hū), 心部,共8画

1.(形声。从心,勿声。本义:不重视;忽略)。

2.同本义。

3.忽然;突然。

4.急速。

5.渺茫;辽远;恍忽。

6.中国古代的长度和重量单位,1忽等于1/1000分,即等于1/3000厘米或1/20000克。

精神恍忽成语组词

折叠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