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òupánménzhú

扣槃扪烛

拼音kòupánménzhú

繁体扣槃捫燭

用法"作谓语、定语;比喻认识片面,未得要领"

近义词扣槃扪籥

扣槃扪烛的意思

扣槃扪烛

基本定义

“扣槃扪烛”是一个成语,字面意思是“敲打盆子,摸索蜡烛”,比喻在黑暗中摸索,形容在不明朗的情况下探寻事物的真相或寻找方向。其基本含义是形容人在不确定或困难的环境中努力寻找解决方案或出路。

成语来源

这一成语出自《庄子·外物》,其中提到通过“扣槃”和“扪烛”的方式来表达对事物的探索和寻找。庄子提倡自然、无为的人生态度,这个成语体现了人们在面对未知时的无奈与求索。

使用场景

“扣槃扪烛”可以在多种语境中使用:

  • 文学作品:常用于描写人物在困境中摸索解决办法的情景。
  • 日常对话:可以形容在面对复杂问题时的无助感,比如“在这个项目上,我们都感觉像是扣槃扪烛,完全不知道该如何下手。”
  • 演讲:在谈论创新或挑战时,演讲者可能会用此成语来强调探索未知的重要性。

示例句子

  1. 在这个不确定的市场环境中,我们的决策就像是扣槃扪烛,缺乏明确的方向。
  2. 面对突发的危机,团队成员们只能扣槃扪烛,努力寻找应对之策。
  3. 在科学研究的初期阶段,研究人员往往处于扣槃扪烛的状态,摸索着实验的方向。

同义成语与反义成语

  • 同义成语

    • 摸索前行:强调在不确定性中探索前进。
    • 寻根问底:指深入探讨问题的本质。
  • 反义成语

    • 一目了然:形容事物清晰明了,不需要摸索。
    • 明明白白:指事情很清楚,没有疑问。

文化与社会背景

在**古代文化中,探索和求知一直被视为重要的价值观念。成语“扣槃扪烛”正好反映了人们在迷茫与探索之间的矛盾心理。在现代社会,这种成语依然适用,尤其是在面对快速变化的科技与经济环境时,很多人感到无从下手。

情感与联想

“扣槃扪烛”给人一种无奈和困惑的感觉,常常让人联想到在黑暗中挣扎的场景。这种情感能够激发人们对于未知的恐惧和对知识的渴望,使得在表达复杂情绪时显得尤为贴切。

个人应用

在我的学*生活中,当遇到难题时,我常常感到像“扣槃扪烛”一样无从下手。例如,在准备一门复杂课程的考试时,我不知从何入手,只能通过不断的尝试和摸索来找到理解的路径。

创造性使用

在某个夜晚,月光透过窗棂洒在书桌上,我拿起一支蜡烛,细细看着那摇曳的烛光,思绪万千。生活的道路上,时常让我感到“扣槃扪烛”,在幽暗中寻找光亮,仿佛每一次的摸索都是对未知的挑战。

跨文化比较

在英语中,类似的表达可能是“groping in the dark”,同样传达了在不确定情况下的探索之意。但在不同文化中,可能会对探索的态度有不同的解读。例如,在一些文化中,面对未知的恐惧感可能更强,而在另一些文化中,探索未知则被视为一种勇气。

反思与总结

通过对“扣槃扪烛”的学,我理解到在面对不确定性时,勇于探索和尝试是非常重要的。这不仅帮助我在生活和学中应对挑战,也让我在表达和交流中更加灵活。这个成语提醒我,尽管前路茫茫,仍需保持探索的心态,努力寻找出路。

来源:生而眇者不识日,问之有目者。或告之曰:‘日之状如铜槃。’扣槃而得其声。他日闻钟,以为日也。或告之曰:‘日之光如烛。’扪烛而得其形。他日揣籥,以为日也。

来源:-- 宋·苏轼《日喻》

引证

《晋书·王导传》:“导扣槃扪烛,以示其谋。”

《后汉书·班超传》:“超扣槃扪烛,以示其勇。”

《汉书·王莽传下》:“莽扣槃扪烛,以示其智。”

《史记·平原君虞卿列传》:“平原君扣槃扪烛,以示其明。”

《庄子·外物》:“扣槃而歌,扪烛而照。”

故事古时一个天生是瞎子的人问别人太阳是什么样的,人家告诉他太阳像铜盘,瞎子回家发现铜盘是可以敲响的,就把人家敲钟的声音误以为是太阳,周围的人笑着告诉他太阳是没有声音而像蜡烛一样有热量,他回家把蜡烛当成了太阳

扣槃扪烛字义分解

折叠展开

读音(zhú), 火部,共10画

1.(形声。从火,蜀声。本义:古代照明用的火炬)。

2.同本义。

3.蜡烛(始于唐代)。

4.照;照亮。

5.洞察。

6.姓。

读音(pán), 木部,共14画

1.(形声。从木,般声。本义:承盘,亦特指承水盘)。

2.同本义。

3.犁辕前可转动的部分。

4.盘绕;屈曲。

读音(mén), 扌部,共6画

1.(形声。从手,门声。本义:执持)。

2.同本义。

3.抚摸。

读音(kòu), 扌部,共6画

1.(形声。从手,口声。本义:拉住,牵住)。

2.同本义。

3.假借为“敂”(击)。敲击。

4.求教;探问。

5.扣除。

6.结。

扣槃扪烛成语组词

折叠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