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才兼备的意思

基本定义

“德才兼备”是一个汉语成语,字面意思是“品德和才能都具备”。这个成语强调一个人不仅要有良好的道德修养,还要具备相应的专业才能和技能。它常用来形容一个人全面发展,既有良好的品德,又有过硬的本领。

成语来源

“德才兼备”最早出现在《三国志》中,原句是“孔明之德才兼备”。在**传统文化中,德和才是评价一个人的重要标准。德代表个人的道德修养和品行,才则指其专业能力和才华。这个成语反映了古代士人追求的理想人格。

使用场景

“德才兼备”可以用于多种场合:

  1. 文学作品:在古典文学中,常用来描述理想的领导者或英雄人物。
  2. 日常对话:人们在谈论某个值得尊敬的人时,常用这个成语来表达赞赏。
  3. 演讲与作文:在演讲或写作中,强调全面发展的人才的重要性时,可以引用这个成语。

示例句子

  1. 这位年轻的科学家不仅在研究上取得了显著的成就,而且为人谦和,的确是个“德才兼备”的人才。
  2. 学校应该培养德才兼备的学生,让他们在未来的社会中更好地发展。
  3. 在招聘中,我们更倾向于选择那些德才兼备的应聘者,以确保团队的整体素质。

同义成语与反义成语

同义成语

  1. 才德兼备:强调才华与品德的兼具,语义相近。
  2. 德艺双馨:不仅强调道德修养,还强调艺术才能,适用于艺术领域。

反义成语

  1. *才疏**:指道德修养低下,才能也不足,与“德才兼备”正好相反。
  2. 无才无德:形容一个人既没有才能,又没有品德,含义更为消极。

文化与社会背景

在**传统文化中,德与才的结合被视为理想的人格特征,尤其是在儒家文化影响下,强调“德”的重要性。在现代社会,随着竞争的加剧,许多人开始重视“才”,但“德才兼备”的理念仍然是企业和社会对人才的基本要求。

情感与联想

“德才兼备”这个成语给人以积极向上的情感反应,它不仅是对理想人格的追求,也传达了一种对社会责任感的重视。在表达时,它可以激励他人追求全面发展,成为更好的人。

个人应用

在我的学*和生活中,常常以“德才兼备”的标准来评估自己和他人。比如,在选择朋友时,我倾向于与那些既有才华又有良好品德的人交往。同时,在工作中,我也努力提升自己的专业能力,力求做到德才兼备。

创造性使用

在一首诗中,我可以这样运用“德才兼备”:

风华正茂德才兼备,
桃李满天下情意绵绵。
愿我一生追求不息,
立志成才报国无怨。

跨文化比较

在西方文化中,类似的概念可以用“well-rounded individual”来表达,强调一个人各方面的均衡发展。在不同文化中,强调的重点可能有所不同,但对全面发展的追求是共通的。

反思与总结

通过对“德才兼备”的学,我更加理解了个人品德与才能的重要性。在语言学和表达中,这个成语不仅丰富了我的词汇,也让我在思考中更注重品德与能力的平衡,激励我在生活中追求更高的目标。

来源:乃举梦解才德兼备,宜擢清要,以展所蕴。

来源:-- 《元史·丰臧梦解传》

引证

《宋史·岳飞传》:“岳飞忠义之志,德才兼备,为国之栋梁。”

《后汉书·班彪传》:“班彪德才兼备,文章冠世。”

《汉书·艺文志》:“孔子曰:‘如有周公之才之美,使骄且吝,其余不足观也已。’言德才兼备,乃为上品。”

《史记·孔子世家》:“孔子以德才兼备,为天下所宗。”

《左传·僖公二十七年》:“君子谓:‘赵衰,冬日之日也;赵盾,夏日之日也。’此二人者,德才兼备,故能辅成霸业。”

例句陈云同志提出,我们选干部,要注意~。

德才兼备字义分解

折叠展开

读音(cái), 扌部,共3画

1.(象形。甲骨文字形,上面一横表示土地,下面象草木的茎(嫩芽)刚刚出土,其枝叶尚未出土的样子。本义:草木初生)。

2.同本义。

3.有才能;有本领。

4.才力;才能。

5.人才。常写作“材”。

6.从才能方面指某类人。

读音(dé), 彳部,共15画

1.(形声。从彳(chì),惪(dé)声。从“彳”,表示与行走有关。本义:登高,攀登)。

2.同本义。

3.感激。

4.取得,获得。

5.道德,品行。

6.恩惠;恩德。

读音(bèi), 夂部,共8画

1.(形声。从人,備(bèi)声。本义:谨慎、警惕)。

2.同本义。

3.完备;齐备。

4.疲乏;困顿。

5.准备;预备。

6.防备;戒备。

读音(jiān), 丷部,共10画

1.(会意。小篆字形,从又(手),从秝(lì)。字形象一手持两棵庄稼。本义:一手执两禾。引申为同时进行几桩事情或占有几样东西)。

2.同时具有或涉及几种事务或若干方面。

3.合并,由部分合成整体。

4.并吞;兼并。

5.倍,加倍。

6.重复;累积。

德才兼备成语组词

折叠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