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惊胆碎的意思
基本定义
“心惊胆碎”是一个汉语成语,字面意思是内心感到恐惧而心脏仿佛要碎掉,形容受到极大的惊吓或惊恐,心里非常不安,精神受到极大的打击。该成语通常用来形容人在遭遇突发**、危险或令人恐惧的情况时的心情状态。
成语来源
“心惊胆碎”最早见于《红楼梦》的某些版本中。成语的构成“心惊”指心里受到惊吓,“胆碎”则是形容胆子也因恐惧而几乎碎裂。这个成语的使用反映了古代人对于心理状态和身体反应的细腻描写,表达了人们在面对恐惧时的脆弱和无助。
使用场景
该成语可以在多种场合中使用:
- 文学作品:在描述人物经历惊险、恐怖**时,可以用以强调人物的心理状态。例如:“她在夜深人静时听到了异响,心惊胆碎,难以入眠。”
- 日常对话:在聊天中,人们可以用它来表达对于某些事情的极大惊吓,比如:“看到那辆车失控,我当时真是心惊胆碎。”
- 演讲:在演讲中可以用来形容某些**对社会或个人的影响。“这场突发事故让整个社区都心惊胆碎。”
示例句子
- 看到那可怕的场景,他的心中充满了恐惧,心惊胆碎。
- 小孩在黑暗中听到怪声,立刻心惊胆碎,躲进了被窝。
- 这场突如其来的地震令所有居民心惊胆碎,大家纷纷逃出家门。
同义成语与反义成语
-
同义成语:
- 惊心动魄:形容非常惊险、动人心弦的情景。
- 胆战心惊:同样形容内心充满恐惧和不安。
-
反义成语:
- 心安理得:形容内心平静,理所当然。
- 泰然自若:形容面对困难或危险时保持冷静和从容。
文化与社会背景
“心惊胆碎”在文化中反映了人们对恐惧和不安的深刻理解。在古代,战乱和天灾人祸常常让人们感到恐慌。因此,这个成语不仅仅是语言的表达,更是对人类心理脆弱性的反映。在现代社会,尽管生活相对安稳,但这一成语仍适用于描述人们在面对突发时的反应,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情感与联想
“心惊胆碎”常常带给人一种紧张和不安的情感联想。它让人想起那些令人恐惧的经历,甚至是生活中的小恐慌。例如,曾经在黑暗的巷子里走夜路时,听到奇怪的声音,心中不由自主地感到“心惊胆碎”。这一成语能有效地传达出这种紧张的心理状态,丰富了语言的表现力。
个人应用
在生活中,有一次我独自一人在家,突然停电,周围一片漆黑。那一刻,我的心中充满了恐惧,真是心惊胆碎。虽然明知道这只是暂时的故障,但在那种环境下,恐惧感是无法避免的。后来,我常常用“心惊胆碎”来形容这种突然的恐惧体验。
创造性使用
在一个夜晚,月光透过窗帘洒在房间,虽然宁静,但心中仍有一丝不安。突然,窗外传来一声巨响,我的心立刻“心惊胆碎”,如同万千蚂蚁在作乱。此刻,所有的恐惧与不安,都汇聚成一股寒流,直逼心底。
跨文化比较
在英语中,有类似的表达,如“heart in my mouth”或者“scared to death”,都表达了极度恐惧的状态。在不同文化中,虽然表达方式不同,但对于恐惧的理解和描写却显得相似,反映出人类共同的情感体验。
反思与总结
通过对“心惊胆碎”这一成语的深入分析,我体会到了语言的丰富性和表达的力量。它不仅仅是一个简单的成语,而是承载着深厚的文化背景和人类情感。我在语言学*中,意识到成语的使用能够让表达更加生动,传达更深层次的情感,增强交流的效果。
来源:下令急回兵北走。众军心惊胆碎,兵溃争先。
来源:-- 明·郭勋《英烈传》第30回
引证:
《聊斋志异·聂小倩》:“宁采臣见之,心惊胆碎,急呼小倩。”
《红楼梦》第九十七回:“宝玉听了,心惊胆碎,不觉大哭起来。”
《西游记》第二十七回:“行者见了,心惊胆碎,忙把金箍棒藏了。”
《水浒传》第十八回:“宋江见了,心惊胆碎,慌忙下马。”
《三国演义》第七十二回:“曹操见之,心惊胆碎,急令退兵。”
心惊胆碎成语接龙
心惊胆碎字义分解
胆
1.(形声。从肉,詹声。本义:胆囊。动物体内消化器官之一)。
2.同本义。通称胆或苦胆。
3.胆子,胆量,勇气。
碎
1.(形声。从石,卒声。“石”是汉字部首之一,从“石”的字与石头有关。本义:破碎)。
2.同本义。
3.琐细;繁杂。
4.零星;细小。
惊
1.(形声。从马,敬声。本义:马受惊)。
2.同本义。
3.惊动;震惊。
4.动。
5.惊慌,恐惧。
6.纷乱。
心
1.(象形。据甲骨文和小篆,中间像心;外面像心的包络。本义:心脏)。
2.同本义。
3.内心。
4.古代人以心为思维器官,故后沿用为脑的代称。
5.思想。
6.中心,中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