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ānquánshǒu

三拳不敌四手

拼音sānquánshǒu

繁体三拳不敵四手

用法"作谓语、宾语、定语;用于口语"

三拳不敌四手的意思

比喻人少的敌不过人多的。

引证

《儒林外史》第四十三回:“三拳不敌四手,我们还是回去罢。”

儿女英雄传》第十四回:“三拳不敌四手,好汉打不过人多。”

《醒世恒言·李汧公穷邸遇侠客》:“三拳不敌四手,反被他一把擒住。”

《警世通言·赵太祖千里送京娘》:“三拳不敌四手,惹得我性起,杀得他片甲不留。”

《水浒传》第二回:“史进道:‘三拳不敌四手,咱两个打他一个,怕他怎的!’”

例句真是~,我们还是增加人吧。

三拳不敌四手字义分解

折叠展开

读音(dí), 攵部,共10画

1.(形声。从攴(pū),啇(dí)声。本义:匹敌;对等)。

2.同本义。

3.抵抗;抵挡。

4.攻击。

5.仇敌;敌人。

读音(quán), 手部,共10画

1.(形声。夲义:紧握的手。俗称拳头)。

2.同本义。

3.弓弩。

4.屈曲;卷曲。

5.勇壮。

6.诚挚。

读音(shǒu), 手部,共4画

1.(象形。小篆字形,象伸出五指形。本义:人体上肢的总称,一般指腕以下的部分)。

2.同本义。

3.专司某事或擅长某种技艺的人。

4.笔迹。

5.手艺;本领。

6.亲自,亲手。

读音(sì), 囗部,共5画

1.(指事。甲骨文字形,象鼻子喘息呼气之形。本义:数目。三加一所得) 同本义。

2.。中国民族音乐音阶上的一级,乐谱上用做记音符号,相当于简谱的“6”。

3.古代一车四马称“驷”。

读音(bù,fǒu), 一部,共4画

1.(象形。甲骨文字形,上面象花蒂的子房,下面象花蕊下垂形。①本义:萼足。《诗·小雅·常棣》:“常棣之花,鄂不韡(wěi)。”郑笺:“承华者曰鄂。”②副词。不。《荀子》:“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2.用在动词、形容词或个别副词前,表示否定。

3.表示事理上或情理上不需要。

4.古疑问词。

5.用来调整音节。

6.大。

读音(sān), 一部,共3画

1.(指事。本义:数目。二加一的和)。

2.同本义。

3.表示多数或多次。

4.指三颗星。

5.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