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肆厥辞的意思
基本定义
成语“大肆厥辞”由四个字组成:
- 大肆:表示放肆、放纵,形容行为或言辞极为张扬。
- 厥辞:指的是他的言辞、言论。
综合起来,“大肆厥辞”可以理解为“肆无忌惮地表达自己的言辞”,通常用于形容某个人言论夸张、放肆,甚至可能带有贬义。
成语来源
“大肆厥辞”并没有明确的历史典故或文学出处,它的构成是基于现代汉语的用法。从字面上来看,成语中“厥”字的使用在古汉语中是指“他的”,而“辞”则是指言辞。该成语的形成反映了现代汉语表达中对放肆言辞的批判。
使用场景
“大肆厥辞”适用于多种语境:
- 文学作品:在小说或散文中,形容某个角色的言辞过于张扬。
- 日常对话:用来描述朋友或同事在讨论时言辞激烈、过于夸张。
- 演讲:在政治或社会评论中,批评某些人的演讲内容不够严谨,言辞过于浮夸。
示例句子
- 在这次会议上,他大肆厥辞,毫无顾忌地抨击了对手的政策。
- 有些名人在社交媒体上大肆厥辞,吸引了大量关注,但往往忽略了事实。
- 他的演讲大肆厥辞,让人感觉缺乏实质内容,反而引发了不少争议。
同义成语与反义成语
-
同义成语:
- 口若悬河:形容说话滔滔不绝,常含有夸张之意。
- 滔滔不绝:形容说话非常流利,没完没了。
-
反义成语:
- 言简意赅:形容言辞简洁、明了,反映出一种理智的表达。
- 谨言慎行:强调在言行上要小心谨慎,与“大肆厥辞”的放肆形成对比。
文化与社会背景
在现代社会,尤其是在社交媒体盛行的背景下,“大肆厥辞”常常用于批评那些在网络上发表极端、夸大的言论的人。它反映了信息传播的迅速与言辞责任的重要性,提醒人们在发表意见时应保持理智。
情感与联想
“大肆厥辞”给人的情感反应通常是负面的,联想到言辞的浮夸与缺乏深度。在表达时,使用这个成语可以传达一种批判的态度,促使人们反思言论的真实与分量。
个人应用
在我的生活中,我曾在一次团队讨论中遇到一位同事,他在表达自己的观点时大肆厥辞,虽然他的观点有一定的道理,但由于过于激动而让人难以接受。这让我意识到,表达观点时,适度的理性和克制是非常重要的。
创造性使用
在一首诗中,可以这样使用“大肆厥辞”:
月下孤影吟长歌,
大肆厥辞声势过。
风吹散尽浮云影,
何必张扬醉梦多。
在这首诗中,借用“放肆”的意象来表达对人生的思考。
跨文化比较
在英语中,类似的表达可以是“to talk big”或“to boast”,用来形容过于夸张或自夸的言辞。虽然表达的方式不同,但所传达的含义有相似之处,都是对言辞不实或夸张的批评。
反思与总结
通过对“大肆厥辞”的分析,我认识到在语言表达中,言辞的明确性和分寸感至关重要。过于放肆的言辞不仅会影响交流的效果,还可能引发误解和争议。在学习和表达中,我将努力追求言辞的准确与深度,以更好地传达我的观点。
来源:先生不分至高,极天下之书无不尽读,以其所蕴,大肆厥辞。其气韵沉雄如淮阴出师,百战百胜,志不少慑。
来源:-- 明·刘基《〈宋景濂学士文集〉序》
引证:
《资治通鉴·汉纪·献帝建安十三年》:“曹操大肆厥辞,以谕群臣。”
《后汉书·袁绍传》:“绍大肆厥辞,以谕群下。”
《汉书·王莽传上》:“莽大肆厥辞,以谕天下。”
《史记·平原君虞卿列传》:“平原君大肆厥辞,以谕赵王。”
《左传·僖公二十五年》:“大肆厥辞,以谕诸侯。”
大肆厥辞成语接龙
大肆厥辞字义分解
辞
1.(会意。本义:诉讼,打官司)。
2.同本义。
3.口供。
4.言辞;文辞。
5.又。
6.特指政令之词。
肆
1.(形声。从长,聿(yù)声。本义:摆设;陈列)。
2.同本义。
3.古时处死刑后陈尸示众。
4.进献解体牺牲。
5.侵犯;冲突 以毒刺螫人);肆诈(肆行诈骗);肆剽(大肆劫掠);肆暴(滥施暴力,行凶)。
6.恣纵,放肆。
大
1.(象形。甲骨文字形,象人的正面形,有手有脚。“大”是汉字部首之一,从“大”的字往往与人类或人事有关。本义:大小的“大”)。
2.形容体积、面积、数量、力量、规模、程度等方面超过一般或超过所比较的对象。与“小”相对。
3.年辈较长或排行第一的。
4.重要,重大。
5.德高望重的。
6.超过一般。
1.“大夫”、“大王”。
2.世代。
厥
1.(形声。从厂(hǎn,山崖),欮(jué)声。本义:石块) 同本义。
2.病名。指突然昏倒、手足逆冷等症。
3.磕头;触碰。
4.短,缺。
5.其;他的;她的。
6.它的;他们的;它们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