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心补漏的意思
基本定义
成语“江心补漏”字面意思是指在江心(江的中间)进行补漏的工作。这个成语常用来比喻在事情已经接近失败或不可挽回的情况下,再进行补救措施,往往是没有意义或效果的。它强调了行动的无效性以及事后诸葛亮的无奈。
成语来源
“江心补漏”出自《朱子语类》。朱熹在其中提到事物的变化和时机的把握,强调在错误发生后再去补救是无济于事的。这个成语的形成与古代人们对水流和漏水现象的观察有关,水在流动,漏水的地方往往是最难以补救的。
使用场景
在不同语境下,“江心补漏”可以用于:
- 文学作品:在小说中,描述某个角色在危机时刻试图挽回已经失去的机会。
- 日常对话:当朋友提到自己在项目结束后才发现错误,可以用这个成语来形容其尝试补救的无效。
- 演讲:在讨论某个政策失误的后果时,引用该成语来强调及时决策的重要性。
示例句子
- “现在才想要进行市场调研,简直是江心补漏,已经为时已晚。”
- “他的计划已经失败,后来的改正就像江心补漏一样,毫无意义。”
- “面对这样的危机,任何江心补漏的措施都无法挽回局面。”
同义成语与反义成语
-
同义成语:
- 临渴掘井:指在缺水的时候才想起挖井,形容事到临头才想办法,往往效果不佳。
- 亡羊补牢:指在失去之后才想办法补救,虽然有一定效果,但来得太晚。
-
反义成语:
- 未雨绸缪:指在事情发生之前做好准备,与“江心补漏”形成鲜明对比。
- 先发制人:在问题出现之前采取措施,避免后续的损失。
文化与社会背景
“江心补漏”在**文化中强调了决策和时机的重要性,反映了人们对因果关系的重视。在现代社会中,这一成语依然适用,尤其是在快节奏的商业环境中,及时的决策和行动可避免因后期补救而导致的资源浪费。
情感与联想
“江心补漏”给人一种无奈和失落的感觉,常常联想到在努力却无法挽回的情况下。它提醒人们珍惜机会,及早行动,避免后悔。
个人应用
在我的大学生活中,我曾经因为临近考试才匆忙复,结果效果不佳。此时,我恍若意识到“江心补漏”的道理,强调了平时学的重要性。
创造性使用
在诗歌中可以这样使用:
江心补漏已无用,
月明河畔思悠悠。
若得及时行正道,
何需后悔梦中愁。
跨文化比较
在英语中,“closing the barn door after the horse has bolted”可以看作是与“江心补漏”相似的表达,意指在事情发生后才采取措施,强调了补救的无效性。
反思与总结
通过对“江心补漏”的深入理解,我意识到在语言学*和生活中,及时的行动和决策至关重要。这个成语不仅丰富了我的表达方式,也让我在面对问题时更加注重预防而非事后补救。
引证:
《资治通鉴·唐纪·太宗贞观十一年》:“江心补漏,徒劳无益。”
《后汉书·班超传》:“江心之漏,非人力所能及。”
《汉书·王莽传》:“江心之漏,虽智者不能补。”
《史记·项羽本纪》:“江心补漏,非智者所为。”
《左传·僖公二十三年》:“江心之水,漏则不可补也。”
例句:王铚续义山杂纂,载不济事四十一条,其一曰~。
江心补漏成语接龙
江心补漏字义分解
补
1.(形声。从衣,甫声。本义:补衣服)。
2.同本义。
3.修补;整修破旧的东西。
4.补充。
5.弥补。
6.济助。
漏
1.(形声。从水,屚(lòu)声。本义:漏壶的简称。古代滴水计时的仪器)。
2.同本义。
3.孔隙,孔穴;漏洞。
4.时刻,时间。
5.臭味。
6.房顶漏雨。
江
1.(形声。从水,工声。本义:长江的专称)。
2.同本义。
3.江河的通称。
4.中国古国名 。嬴姓,在今河南正阳西南,公元前623年灭于楚。
5.是中古州名 。晋置,辖境约当今江西全省并西延至湖北省武昌附近。后专指江西省九江一带。
6.姓。
心
1.(象形。据甲骨文和小篆,中间像心;外面像心的包络。本义:心脏)。
2.同本义。
3.内心。
4.古代人以心为思维器官,故后沿用为脑的代称。
5.思想。
6.中心,中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