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于颜色的意思
基本定义
成语“形于颜色”字面意思是“通过颜色来表现出来”。它的基本含义是指人的情绪、思想或态度通过外在的表情、颜色等方式显露出来,通常用来形容人们的内心感受可以从他们的外在表现中看出。
成语来源
“形于颜色”最早出现在《论语》中,原文是“君子之德,风;小人之德,草;草随风,故形于颜色。”这里强调了品德的表现和影响,说明一个人的内在修养和品德能在外在形态上显现出来,尤其是通过面部表情和情绪的变化。
使用场景
在文学作品中,这个成语常用于描写人物的内心情感与外在表现之间的关系。例如,在小说中,人物的愤怒、喜悦等情绪通过面部表情生动显现。在日常对话中,人们也会用“形于颜色”来指责某人情绪明显,或者形容某人对某事的态度通过其外在表现显而易见。在演讲中,演讲者可能会提到“形于颜色”来强调情感表达的重要性。
示例句子
- 他虽然没说什么,但我从他的神情中看出了他的不满,真是“形于颜色”。
- 在比赛中,选手们的紧张和兴奋都“形于颜色”,让现场的气氛异常热烈。
- 她的笑容如此灿烂,完全“形于颜色”,让人感受到她的快乐。
同义成语与反义成语
同义成语:
- 显而易见:很明显,可以直接看出。
- 表里如一:内心和外在表现一致。
反义成语:
- 虚情假意:表面上表现出情感,实际上并不真心。
- 心口不一:心里想的和嘴里说的不一致。
文化与社会背景
在**文化中,外在表现常常被视为内心真实情感的反映,这种思想与儒家文化强调的内外一致性密切相关。在现代社会,虽然人们的情感表达方式更加多样,但“形于颜色”的观念仍然适用,因为情绪的外在表现依然是人际交往的重要部分。
情感与联想
“形于颜色”让我联想到人与人之间的微妙情感交流。每当看到他人脸上的喜怒哀乐,我都会觉得在无声的交流中更能理解对方的真实感受。这种沟通方式在我日常生活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使我更加敏感于他人的情绪变化。
个人应用
在一次与朋友的聚会上,我注意到朋友的神情显得有些沉重。尽管他嘴上说一切都好,但我通过他的“形于颜色”察觉到他可能在隐瞒心事。我主动询问,让他倾诉出来,结果他感到轻松多了。这让我意识到,关注他人的情绪表现是建立深厚友谊的重要一环。
创造性使用
在一首诗中,我尝试融入“形于颜色”这个成语:
月明点滴夜空低,
心事如烟随风起。
情愫暗藏难表露,
形于颜色共此时。
通过这种方式,我希望表达出内心情感的微妙和通过外在表现流露的那份真实。
跨文化比较
在西方文化中,也有类似的表达,如“face speaks volumes”,意指面部表情能够传达很多信息。这种现象在不同文化中都有存在,但具体的表达方式和*惯可能会有所不同。
反思与总结
通过对成语“形于颜色”的学与分析,我更加理解了情感表达在交流中的重要性。这不仅丰富了我的语言表达能力,也让我在与他人交往时更加关注和敏感于他们的情感变化。这一成语在我的语言学和表达中具有重要的启发性,帮助我更好地理解人与人之间的情感联系。
来源:忧瘁泣涕,形于颜色。
来源:-- 宋·范祖禹《论德政》
引证:
《三国志·蜀书·诸葛亮传》:“亮躬耕陇亩,好为《梁父吟》。身长八尺,每自比于管仲、乐毅,时人莫之许也。惟博陵崔州平、颍川徐庶元直与亮友善,谓为信然。”
《后汉书·班超传》:“超自以久在绝域,年老思土。十二年,上疏曰:‘臣不敢望到酒泉郡,但愿生入玉门关。’”
《汉书·王莽传上》:“莽既拔出同列,继四父而辅政,欲令名誉塞天下,乃上书曰:‘臣莽伏自惟,得托肺腑,获爵土,其已数年矣。’”
《史记·项羽本纪》:“项王见秦宫室皆以烧残破,又心怀思欲东归,曰:‘富贵不归故乡,如衣绣夜行,谁知之者!’说者曰:‘人言楚人沐猴而冠耳,果然。’项王闻之,烹说者。”
《左传·僖公二十五年》:“郑伯肉袒牵羊以逆,曰:‘孤不天,不能事君,使君怀怒以及敝邑,孤之罪也。敢不唯命是听。其俘诸江南以实海滨,亦唯命。其翦以赐诸侯,使臣妾之,亦唯命。若惠顾前好,繄徼福于厉、宣、桓、武,不泯其社稷,使改事君,夷于九县,王室之不坏,繄伯舅是赖。’公许之。及陈、郑说之,王室乃睦。故封建亲戚以蕃屏周。”
形于颜色成语接龙
形于颜色字义分解
颜
1.(形声。从页,彦(yàn)声。从页(xié),与头有关。本义:印堂)。
2.印堂,两眉之间。
3.额头。
4.面容,脸色。
5.姓。
色
1.(会意。甲骨文中象一个人驮另一个人,仰承其脸色。本义:脸色)。
2.同本义。
3.又。
4.颜色。
5.姿色,容颜(多就女子而言);美色。
6.佛家语。指一切物质的存在。
形
1.同本义。
2.形体,实体。
3.容色,容貌。
4.各种自然环境或地表的自然特征。
5.情势,形势。
6.模型。
于
1.(象形。甲骨文字形,表示气出受阻而仍越过。本义:超过)。
2.往;去。
3.取。
4.如;好像。
5.引进动作、行为的时间、处所,意义相当于“在”、“到”或“在…方面(上、中)”。
6.引进动作、行为的对象,相当于“向”、“对”、“对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