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夷暮跖的意思
基本定义
成语“朝夷暮跖”字面意思是早晨崇尚夷人(即以夷为尊),晚上又崇尚跖人(即以跖为尊)。它用来形容一个人态度或立场的反复无常,随意改变,缺乏坚定的原则。
成语来源
“朝夷暮跖”出自《左传·昭公二十六年》,原文提到当时的国君对于夷族和跖族的态度变化,借此反映政治上的不稳定和不确定性。夷和跖是古代**的民族,代表着不同的文化和价值观,成语通过对比两者,突显了转变的迅速和随意。
使用场景
该成语常用于政治、历史、社会关系等领域,描述一些人在面对压力或利益时,表现出的立场不坚定的行为。在文学作品中,作家可以用这一成语来讽刺或批评社会现象;在日常对话中,可以用来形容朋友或同事的态度变化。
示例句子
- 他在工作中总是朝夷暮跖,今天支持这个项目,明天又说要放弃,真让人无所适从。
- 这位政治家的立场朝夷暮跖,令选民感到失望和困惑。
- 对于朋友的建议,她总是朝夷暮跖,没法给出明确的回应。
同义成语与反义成语
- 同义成语:朝三暮四(形容变化无常),浮躁(形容心浮气躁,缺乏稳定性)。
- 反义成语:坚守信念(形容坚持自己的信念),一诺千金(形容说话算数,信用极高)。
文化与社会背景
在**传统文化中,重视诚信与稳定的价值观,朝夷暮跖的行为被认为是不道德的。在现代社会,这一成语适用于描述政治人物、商界领袖或个人在复杂环境中缺乏坚定立场的现象,反映出社会对诚信和原则的期待。
情感与联想
“朝夷暮跖”给人的情感反应是失望和无奈。它使人联想到那些缺乏决断力或被利益驱动而改变立场的人,常常让人对其产生信任危机。
个人应用
在我的生活中,我曾经经历过一次团队合作的项目,有位成员的态度总是朝夷暮跖,导致团队决策频繁变动,最终影响了项目的进展。这让我更加意识到团队中的一致性和决策的重要性。
创造性使用
在某个古代故事中,一个年轻的王子在不同的民族之间游走,早晨向夷人学*富饶的农业,晚上又向跖人请教勇敢的战斗技巧。他的态度朝夷暮跖,却在旅程中逐渐领悟到,真正的智慧在于融汇贯通,找到属于自己的道路。
跨文化比较
在英语中,相似的表达可以是“flip-flop”,意指立场或态度的频繁变化。这个词语同样具有负面含义,常用于描述政治人物或公众人物的不稳定立场,与“朝夷暮跖”有相似的适用情境。
反思与总结
通过对“朝夷暮跖”的学*,我深刻体会到在语言表达中,准确使用成语可以有效传达复杂的情感和态度。在日常交流中,理解和运用这样的成语对于增强表达的准确性和生动性有很大帮助,尤其在描述人物性格和行为时,能更好地引导听众的理解。
来源:邵之两年昌言,其是非未可定,然一人之身,朝夷暮跖,亦可以观世变矣。
来源:-- 明·沈德符《野获编·工部·邵上葵工部》
引证:
《资治通鉴·汉纪·献帝建安十三年》:“朝夷暮跖,变诈无常,是以天下莫不自危。”
《后汉书·袁绍传》:“朝夷暮跖,变诈无常,是以天下莫不自危。”
《汉书·王莽传下》:“朝夷暮跖,变诈无常,是以天下莫不自危。”
《史记·平津侯主父列传》:“朝为夷狄,暮为华夏,朝夷暮跖,变诈无常。”
《左传·僖公二十五年》:“朝食于楚,暮食于晋,朝夷暮跖,何常之有?”
朝夷暮跖成语接龙
朝夷暮跖字义分解
跖
1.(形声。从足,石声。本义:脚掌) 同本义。
2.踏,踩。
3.跳跃。
朝
1.(会意。甲骨文字形,从日在草中,从月。字象太阳已出草中而月亮尚未隐没形。(zhāo)本义:早晨)。
2.早晨省亲,子、媳向父母、公婆请安。
3.朝见,封建时代臣见君。
4.使…朝见。
5.泛指拜见。
6.会聚;召。
1.(会意。甲骨文字形,上下为“莽”字,中间为“日”,“月”。表明太阳已从草丛升起,月亮还未落,是早晨。本义:指日出到早餐时,泛指早晨)。
2.同本义。
3.日;天。
4.姓。
暮
1.(形声。从日,莫声。古字作“莫”,像太阳落到草丛中,表示天将晚。“暮”为后起字。本义:日落时,傍晚)。
2.同本义。
3.夜晚。
4.喻指年老,衰老。
5.迟;晚。
夷
1.(会意。从大从弓。本义:东方之人。即我囯古代对对东部各民族的统称)。
2.同本义 。殷代分布在今山东省,江苏省一带。后來蔑指中原以外的各族。
3.旧时往往用以稱外囶或外囯人。
4.倚輩;同輩。
5.古囯名 。在今山东省即墨市西。
6.平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