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huóbiān

不着边际

不着边际的意思

基本定义

不着边际”这个成语的字面意思是“不沾边际”,形容说话或做事内容不切实际、没有关系,或是没有明确的目标和方向。引申义是指言论或行为散乱、无关紧要,缺乏重点。

成语来源

该成语的具体来源并不明确,但它通常被认为是与日常生活和人际交往中的经验积累有关。成语的形成往往反映了人们对某种现象的观察和总结。在古代,语言的准确性和逻辑性受到重视,因此当一个人的言语或行为无法与主题相关联时,便会被批评为“不着边际”。

使用场景

“不着边际”可以在多个场合中使用:

  1. 文学作品:在小说或散文中,作者可能用这个成语来描绘某个角色的言谈举止。
  2. 日常对话:在朋友间的聊天中,某人如果偏离主题,可能会被另一人提醒“别不着边际”。
  3. 演讲:在公共演讲中,讲者可能会批评对手的发言“完全不着边际”,以突出自己的论点。

示例句子

  1. 他在会议上发言时完全不着边际,听得大家都感到无奈。
  2. 有些人喜欢在社交场合上不着边际地聊些无关的话题,让人觉得很尴尬。
  3. 这篇文章的论点模糊,很多内容都不着边际,难以引起读者的共鸣。

同义成语与反义成语

  • 同义成语

    • 离题万里:形容讲的内容与主题相差甚远。
    • 空话连篇:形容没有实际内容的空话。
  • 反义成语

    • 切合实际:形容说话或做事符合实际情况。
    • 言之有物:形容发言或文章内容丰富且有意义。

文化与社会背景

“不着边际”在**的文化中强调逻辑和条理,尤其在传统的儒家文化中,重视言语的准确性和表达的清晰度。在现代社会,随着信息传播的多样化,人们更容易出现不着边际的现象,尤其是社交媒体上,常常见到许多不切题的言论,这使得该成语在当代依然具有适用性。

情感与联想

“不着边际”这个成语让我联想到那些在讨论中偏离主题的人,常常会给人一种无奈和困惑的感觉。它也提醒我在与他人交流时,要尽量保持话题的集中和相关性,以便更有效地沟通。

个人应用

在我的生活中,曾经参加过一次小组讨论,有人发言时完全不着边际,讲了一些与主题无关的事情,导致讨论无法进行,大家都感到困惑。这让我意识到沟通时保持主题的重要性。

创造性使用

在一片宁静的森林中,树木高耸,阳光透过树叶洒下点点金光。**在枝头欢快地歌唱,然而有一只小猴子却在树上东张西望,忍不住嘀咕:“这片森林真美,可我在想,为什么天上的云总是跑得那么快呢?”他的话让其他动物啼笑皆非,纷纷摇头:“小猴子,你这是在不着边际啊!”

跨文化比较

在英语中,类似的表达可以是“talking nonsense”或“going off on a tangent”,它们都指无关紧要或偏离主题的言论。这说明在不同文化中,人们对于言语的逻辑性和相关性都有相似的理解和重视。

反思与总结

通过对“不着边际”这个成语的学*,我更加深刻地理解了语言表达中的逻辑和结构的重要性。这不仅可以提高我的沟通效率,也让我的思维更加清晰有序。在日常交流中,我会努力避免不着边际的表达,以便更好地传达我的观点和想法。

来源:何涛思想:在此不着边际,怎生奈何!我须用自去一遭。

来源:-- 明·施耐庵《水浒全传》第十九回

引证

《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三十回:“我听了,心里不着边际,只得应道:‘是。’”

《老残游记》第十回:“老残听了,心里不着边际,只得应道:‘是。’”

《聊斋志异·聂小倩》:“宁采臣听了,心里不着边际,只得应道:‘是。’”

《儒林外史》第二十回:“匡超人听了,心里不着边际,只得应道:‘是。’”

《红楼梦》第五回:“宝玉听了,心中越发不着边际,只得勉强应道:‘是。’”

故事从前有个天生就是瞎子的人从来没有见过太阳,向别人打听太阳是什么模样,别人告诉他太阳形状像圆盘,太阳光像蜡烛光,他却把钟、笛等当作太阳,闹出很多笑话和误会,最终还是不知道太阳是什么样子

例句周氏和张氏又谈了一些~的闲话。

不着边际字义分解

折叠展开

读音(jì), 阝部,共7画

1.(形声。从阜(fù),祭声。本义:两墙相合之缝)。

2.同本义。

3.泛指合缝的地方;缝隙。

4.边缘。

5.时候;时机。

6.中间,彼此之间。

读音(biān), 辶部,共5画

1.(形声。从辵(chuò),臱(mián)声。本义:山崖的边缘)。

2.同本义。

3.边境。

4.旁边。

5.尽头。

6.方位词的后缀。

读音(zháo,zhuó,zhāo), 目部,共11画

1.(著的俗字)。

2.放置。

3.安顿。

4.围棋的下子;下棋落子。

5.为达到某种目的而采取的一步;策略。

6.是;对 。用于答语,表示同意。

1.(著的俗字)。

2.燃烧。

3.遇;受到。

4.觉得。

5.中,恰好合上。

6.得当,对。

1.(著的俗字)。

2.用在谓语之后,表示动作正在进行或状态的持续。

3.用在句末,表示命令、祈使或一般告语。

4.用在某些名词后,表示“呢”。

1.(着为著的俗字)。

2.穿。

3.附着;加…于上。

4.又。

5.接触;挨上。

6.安置,放置。

读音(bù,fǒu), 一部,共4画

1.(象形。甲骨文字形,上面象花蒂的子房,下面象花蕊下垂形。①本义:萼足。《诗·小雅·常棣》:“常棣之花,鄂不韡(wěi)。”郑笺:“承华者曰鄂。”②副词。不。《荀子》:“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2.用在动词、形容词或个别副词前,表示否定。

3.表示事理上或情理上不需要。

4.古疑问词。

5.用来调整音节。

6.大。

不着边际成语组词

折叠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