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本就末的意思
基本定义
成语“去本就末”字面意思是“去掉根本,只留下末端”。它的基本含义是强调在处理问题或事情时,只关注表面和细节,而忽略了根本和核心的部分。常用于批评某人或某事不切实际,或是处理问题时没有抓住关键。
成语来源
“去本就末”这个成语的具体来源并不明确,但其结构和含义可以追溯到**古代对事物本质与表象的哲学思考。类似的思想在儒家和道家的经典著作中都有体现,强调务实和关注事物的本质。
使用场景
该成语常用于批评某些做法或观点。例如,在学术讨论中,某位学者只关注实验数据而忽视理论基础时,可以说“去本就末”。在日常生活中,朋友在选择工作时只关注薪水而忽略职业发展时,也可以用这个成语。
示例句子
- 在这次会议上,大家都在讨论细节,实际上我们应该去本就末,关注项目的总体目标。
- 他的研究虽然很细致,但却是去本就末,缺乏对核心问题的深入分析。
- 对于这项政策的制定,我们不能去本就末,应该先解决根本问题。
同义成语与反义成语
-
同义成语:
- 本末倒置:指把事情的主要部分与次要部分搞错,强调处理问题时的错误方向。
- 忽略根本:直接指出忽视事物的本质和基础。
-
反义成语:
- 抓住重点:强调在处理事情时能够识别和关注最重要的部分。
- 见树不见林:虽然与“去本就末”相似,但更侧重于只看到局部而忽略整体,反义在于整体与局部的关注。
文化与社会背景
在现代社会中,尤其是在快节奏的生活和工作环境中,“去本就末”的现象越来越普遍。人们往往为了追求效率而忽视根本的问题,这可能导致短期利益的获得,但长远来看却会产生更多的隐患。因此,关注根本问题在当今社会的管理、教育和人际关系中显得尤为重要。
情感与联想
“去本就末”这个成语让我联想到很多时候我们在面对复杂问题时,容易被表面现象所迷惑,导致无法解决根本问题。这种感受让我在思考和表达中更加谨慎,提醒自己要深入挖掘事物的本质。
个人应用
在我的一次项目管理经验中,团队只关注产品的外观设计,而没有考虑用户的实际需求,导致最终的产品不受欢迎。回顾这次经历,我意识到我们确实是在“去本就末”,这让我在今后的工作中更加注重需求分析和基础研究。
创造性使用
在某个故事中,主角在追求名利时,逐渐迷失了自己,最终他意识到:“我这些年一直在去本就末,真正值得追求的,应该是内心的平静与真实的自我。”
跨文化比较
在英语中,可以用“missing the forest for the trees”来表达类似的意思,强调由于过于关注细节而忽视整体的重要性。这种表达在很多文化中都存在,反映出人们在处理问题时普遍面临的挑战。
反思与总结
通过对“去本就末”的学,我更加理解了在语言表达中抓住重点的重要性。这个成语不仅让我反思自身在处理事务时的方式,也让我意识到在沟通中要把握核心,以便更有效地传达思想。在未来的学和工作中,我会更加注重事物的本质,努力做到不去本就末。
来源:郡国辐凑,浮食者多,民去本就末。
来源:-- 东汉·班固《汉书·地理志》
引证:
《明史·食货志一》:“明初,惩元之弊,用重典以新天下,故令行禁止,若风草之偃。然其后法渐弛,政渐替,去本就末,以至于亡。”
《宋史·食货志上》:“然自唐室不竞,诸侯割据,教令不出国门,于是始去本就末,以就货利。”
《晋书·傅玄传》:“今之学者,师商韩而上法术,竞以儒家为迂阔,不周世用,此乃见同于左衽之类,非所以别士君子也。”
《后汉书·崔寔传》:“故为政之术,弃本逐末,不足以及此。”
《汉书·食货志下》:“民心动摇,弃本逐末,耕者不能半,奸邪不可禁,原起于钱。”
去本就末成语接龙
去本就末字义分解
本
1.(指事。小篆字形,从“木”,下面的一横是加上的符号,指明树根之所在。本义:草木的根或靠根的茎干)。
2.同本义。
3.本宗族。
4.事物的根基或主体。
5.母金,本钱。
6.根源,本源。
末
1.(指事。金文字形。“木”上加一点,指明树木末梢所在处。本义:树梢)。
2.同本义。
3.泛指物的末端、末尾。
4.古代称农为本,反本为末,即工商业。
5.传统戏曲角色名。主要扮演中年男子。
6.末期;晚年。
就
1.(会意。京尤会意。“京”意为高,“尤”意为特别。本义:到高处去住)。
2.同本义。
3.靠近;走近;趋向。
4.归于。
5.完成;成功。
6.迁就;将就。
去
1.(会意兼形声。甲骨文字形。上面是人(大),下面是口(或作“凵”),表示人离开洞口或坑坎而去。《说文》:“从大,凵声。”凵(qū)。本义:离开)。
2.同本义。
3.除去;去掉。
4.相距,远离。
5.前往,到别处,跟“来”相反。
6.失掉; 失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