跋胡疐尾的意思
基本定义
“跋胡疐尾”是一个汉语成语,字面意思是“踏着胡须,撞击尾巴”。这个成语的基本含义是形容做事时的笨拙和不当,或指做事不顾情面、盲目冒失。一般用来形容一些人做事不考虑后果,给他人造成了困扰。
成语来源
“跋胡疐尾”源自古代文献,最早见于《太原志》中,描述了一些人行事不顾他人感受的情形。在古代,胡须常被视为身份和地位的象征,因此踩踏他人的胡须可被视为一种冒犯。此外,成语中提到的“尾”也有类似的意思,暗示对他人的不尊重。
使用场景
这个成语的使用场景比较广泛,通常适用于描述那些做事不考虑他人感受、缺乏礼节或盲目行事的人。可以在文学作品中出现,例如小说中描绘一个角色时的行为,也可以在日常对话中用于批评某人的行为。
示例句子
- 他在会议上发言时,完全不顾别人对问题的看法,真是跋胡疐尾。
- 在生日派对上,他的举动让人感到很不舒服,简直就是跋胡疐尾。
- 做事情要考虑后果,不能像跋胡疐尾那样随意行事。
同义成语与反义成语
- 同义成语:不顾他人、冒失行事。这些成语都强调一种对他人感受缺乏理解和尊重的行为。
- 反义成语:体贴入微、尊重他人。这些成语则强调在行为中考虑到他人的感受和需求。
文化与社会背景
在**文化中,对他人的尊重和礼仪是非常重要的,因此“跋胡疐尾”这一成语反映了社会对冒失和不礼貌行为的批评。在现代社会中,尽管交流方式发生了变化,但对他人感受的尊重依然是人际交往的基石。
情感与联想
“跋胡疐尾”这个成语让我联想到一些不和谐的场景,例如在社交聚会中,有人言语或行为不当,造成他人的不适。这种情境往往会引起尴尬和不快,表现出社交中的一种失礼。
个人应用
在我的生活中,有一次朋友在聚餐时开了一个玩笑,完全不顾其他人的感受,导致气氛变得十分尴尬。这种情况下,我想到了“跋胡疐尾”这个成语,反映了他那时的行为。
创造性使用
在夜空下,星星闪烁,月光柔和,然而就在这个温馨的时刻,某人却像跋胡疐尾般,打破了宁静,肆无忌惮地大声喧哗,仿佛没有意识到周围的美好与他人对宁静的渴望。
跨文化比较
在英语中,类似于“跋胡疐尾”的表达可能是“to step on someone's toes”,也就是“踩到别人脚趾”。这个表达同样传达了对他人感受缺乏考虑的意思,显示了中西方对社交礼仪的共同重视。
反思与总结
通过对“跋胡疐尾”的学*,我更加认识到在交流和互动中尊重他人感受的重要性。这一成语不仅丰富了我的汉语表达,也提醒我在生活中更注意自己的言行举止,避免给他人带来困扰。
来源:狼跋其胡,载疐其尾。
来源:-- 《诗·豳风·狼跋》
例句:惟信古太过,而欲为曲突徙薪之谋,故与物多违而每致~之患。
跋胡疐尾成语接龙
跋胡疐尾字义分解
跋
1.(形声。从足,犮(bó)声。本义:草中行走,越山过岭)。
2.同本义。
3.扭转。
4.踏,踩。
5.
6.
胡
1.(形声。从肉,古声。本义:牛脖子下的垂肉)。
2.鸟兽颔下的垂肉或皮囊。
3.古代称北方和西方的民族如匈奴等为胡。
4.古国名 。其地在今天的安徽省阜阳县西北。
5.怎样;何。
6.为什么;何。
疐
1.绊倒。
尾
1.(会意。从倒毛在尸后。尸,指人。象人长有尾巴。本义:人或动物的尾巴)。
2.同本义。
3.末端,末尾。
4.边际,边界。
5.后部。
6.鸟兽虫鱼交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