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沟高垒的意思
基本定义
成语“深沟高垒”的字面意思是指深深的沟壑和高高的土垒。它的基本含义是指防御工事非常坚固,形容防御设施的严密程度,进一步引申为形势非常险峻或困难重重。
成语来源
“深沟高垒”出自《左传》,这部古典文献记录了春秋时期的历史和政治,描述了诸侯国之间的战争与外交。此成语体现了古代战争中的防守策略,深沟和高垒是古代城池防御的常见手段。
使用场景
该成语常用于描述一种稳固的防御状态或严峻的形势。在文学作品中,可以用来描写战争背景、军事防御等。在日常对话中,可以用来形容某种处境的困难,比如工作中的挑战,或者在演讲中用于强调某个问题的复杂性。
示例句子
- 这座古城的防御设施十分完备,深沟高垒,抵挡了敌人的多次进攻。
- 这次的商业竞争如同深沟高垒,想要突破对手的防线并非易事。
- 他们的关系经历了很多波折,现在的状况就像深沟高垒,令人难以接近。
同义成语与反义成语
-
同义成语:
- 固若金汤:形容防守非常严密,牢不可破。
- 高山流水:虽字面意思不同,但同样可以引申为深厚的友谊和坚固的关系。
-
反义成语:
- 毫无防备:形容没有任何防护措施,处于危险之中。
- 轻而易举:表示事情非常简单,与“深沟高垒”的困难相对。
文化与社会背景
在**古代,战争和防御是社会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深沟高垒”体现了古人对安全和防卫的重视。在现代社会,尽管战争形式发生了变化,但“深沟高垒”依然可以用来比喻人们在面对复杂问题时需要建立的防护措施或心理准备。
情感与联想
“深沟高垒”给人的感觉常常是沉重和压迫,联想起艰难的挑战和不可逾越的障碍。然而,它也可以激励人们去思考如何突破这种困境,寻找解决方案。
个人应用
在工作中,我曾经遇到一个复杂的项目,团队成员之间的沟通障碍如同“深沟高垒”,一度让项目的进展非常缓慢。通过建立更为有效的沟通机制,最终我们成功地克服了这些困难。
创造性使用
在一个故事中,我可以写道: “在那个被深沟高垒围绕的古老王国,勇士们每天都在训练,期望着有朝一日能打破这层层障碍,走出自己的命运。”
跨文化比较
在英语中,可以用“fortress”来形容类似的坚固防御,但没有直接对应“深沟高垒”的成语。在其他文化中,也常见到用城墙、护城河等来比喻安全防护的表达。
反思与总结
通过对“深沟高垒”的学*,我理解到语言不仅仅是交流的工具,更是文化和历史的载体。这个成语在表达复杂性和困难时非常有效,也让我在表达中更加精准。它提醒我在面对挑战时,需要建立足够的准备和防范措施。
来源:足下深沟高垒坚营,勿与战。
来源:-- 《孙子·虚实》:“故我欲战,敌虽高垒深沟,不得不与我战者,攻其所必救也。”《史记·淮阴侯列传》
引证:
《资治通鉴·汉纪·汉纪三十三》:“光武乃引兵东北,循钜鹿而之邯郸。王郎遣将距之,光武深沟高垒,不与战。”
《后汉书·光武帝纪上》:“光武乃引兵东北,循钜鹿而之邯郸。王郎遣将距之,光武深沟高垒,不与战。”
《史记·淮阴侯列传》:“信乃使万人先行,出,背水陈。赵军望见而大笑。平旦,信建大将之旗鼓,鼓行出井陉口,赵开壁击之,大战良久。于是信、张耳详弃鼓旗,走水上军。水上军开入之,复疾战。赵果空壁争汉鼓旗,逐韩信、张耳。韩信、张耳已入水上军,军皆殊死战,不可败。信所出奇兵二千骑,共候赵空壁逐利,则驰入赵壁,皆拔赵旗,立汉赤帜二千。赵军已不胜,不能得信等,欲还归壁,壁皆汉赤帜,而大惊,以为汉皆已得赵王将矣,兵遂乱,遁走,赵将虽斩之,不能禁也。于是汉兵夹击,大破虏赵军,斩成安君泜水上,禽赵王歇。”
《左传·僖公二十八年》:“晋侯将伐曹,曹人闻之,乃深沟高垒,以待晋师。”
《孙子兵法·谋攻篇》:“故用兵之法,十则围之,五则攻之,倍则分之,敌则能战之,少则能逃之,不若则能避之。故小敌之坚,大敌之擒也。深沟高垒,以待其变。”
例句:你则~,紧守城池。
深沟高垒成语接龙
深沟高垒字义分解
高
1.(象形。甲骨文字形,象楼台重叠之形。汉字部首之一。从“高”的字多与高大或建筑有关。本义:离地面远;从下向上距离大)。
2.同本义。
3.等级在上,超越流俗或标准。
4.敬称,称别人的事物。
5.空泛,不切实际。
6.年长,年老。
深
1.(形声。从水,深声(shēn)。本是河流名。深浅的深,本作“深”。本义:水名)。
2.古水名 。即今湘水支流之一的潇水。今潇水上源至江华县一段仍称深水。
3.从上到下或从外到内的距离。
4.水深。与“浅”相对。
5.引申为距离大。
6.玄妙,深奥。
沟
1.(形声。从水,冓(gōu)声。本义:田间水道)。
2.同本义。
3.泛指水道。
4.护城河。
5.挖沟。
垒
1.(形声。从土,畾(雷)声。本义:军壁,防护军营的墙壁或建筑物)。
2.同本义。
3.把砖、石等重叠砌起来。
4.捆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