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hēnzhōngkěnqǐng

深中肯綮

拼音shēnzhōngkěnqǐng

繁体深中肯綮

用法"作谓语、定语;用于说话或文章等"

深中肯綮的意思

基本定义

“深中肯綮”是一个汉语成语,字面意思是“深刻地触及要害”。其基本含义是指言论或见解非常准确地切中事物的关键或本质,往往用于赞美某人对问题的深刻理解或分析。

成语来源

“深中肯綮”出自《论语·卫灵公》,原文是:“夫子之道,深中肯綮。”在这里,孔子提到其道理有深度,并且能准确地抓住事物的要害。成语的形成与孔子对事物本质的洞察力有关,体现了对智慧和深刻理解的重视。

使用场景

该成语通常在以下几种场合使用:

  1. 文学作品:在文学中,作家可能用来描述某个角色的思想或言论,表明其智慧。
  2. 日常对话:在日常交流中,可以用来称赞朋友或同事的见解。
  3. 演讲和辩论:在演讲或辩论中,使用此成语可以增强论点的说服力,表明自己的观点切中要害。

示例句子

  1. 他在会议上的发言深中肯綮,让我们对这个问题有了全新的认识。
  2. 这位专家的分析深中肯綮,抓住了行业发展的关键因素。
  3. 他的评论深中肯綮,总能揭示出事物的本质。

同义成语与反义成语

  • 同义成语

    • “切中要害”:强调触及事物的关键。
    • “言之成理”:指说的话有道理,通常用于分析或论证。
  • 反义成语

    • “东拉西扯”:形容言论杂乱无章,不切实际。
    • “无的放矢”:指说话或做事没有目标或重点,与“深中肯綮”相反。

文化与社会背景

在**文化中,深刻的见解被高度重视,尤其是在哲学、政治和文学等领域。“深中肯綮”反映了对智慧和洞察力的追求。在现代社会,虽然信息量巨大,但能准确理解和分析问题的人仍然稀缺,因此,该成语在现代社会依然具有重要的适用性。

情感与联想

“深中肯綮”给人的情感反应是赞赏与敬佩,联想到那些具有深刻理解能力的人。它激励我们在思考问题时要深入,努力去触及事物的本质,增强我们的表达与分析能力。

个人应用

在我的学*和工作中,我常常努力去理解问题的本质,并尝试用“深中肯綮”来描述我的见解。例如,在一次团队讨论中,我提出了一个解决方案,得到了同事们的认可,这让我感到自豪。

创造性使用

在一首诗中可以这样使用:

深中肯綮藏智慧,
言语如珠落清波。
洞悉世事如掌纹,
思绪飞扬逐梦歌。

跨文化比较

在英语中,类似“cut to the chase”或“hit the nail on the head”表达相似的意思,强调直击要点的能力。在不同文化中,切中要害的表达方式虽不同,但对智慧与洞察的认可是共通的。

反思与总结

通过对“深中肯綮”的学*,我认识到在沟通中精准表达的重要性。这不仅有助于提升个人的表达能力,也能在团队合作中增强有效沟通的效率。该成语提醒我在思考和表达时要追求深度和准确性。

引证

《庄子·养生主》:“庖丁为文惠君解牛,手之所触,肩之所倚,足之所履,膝之所踦,砉然向然,奏刀騞然,莫不中音。合于《桑林》之舞,乃中《经首》之会。文惠君曰:‘嘻,善哉!技盖至此乎?’庖丁释刀对曰:‘臣之所好者道也,进乎技矣。始臣之解牛之时,所见无非牛者。三年之后,未尝见全牛也。方今之时,臣以神遇而不以目视,官知止而神欲行。依乎天理,批大郤,导大窾,因其固然,技经肯綮之未尝,而况大軱乎!良庖岁更刀,割也;族庖月更刀,折也。今臣之刀十九年矣,所解数千牛矣,而刀刃若新发于硎。彼节者有间,而刀刃者无厚;以无厚入有间,恢恢乎其于游刃必有余地矣,是以十九年而刀刃若新发于硎。虽然,每至于族,吾见其难为,怵然为戒,视为止,行为迟,动刀甚微,謋然已解,如土委地。提刀而立,为之四顾,为之踌躇满志善刀而藏之。’文惠君曰:‘善哉!吾闻庖丁之言,得养生焉。’”

《孟子·梁惠王上》:“王如知此,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

《论语·子路》:“言必信,行必果,硁硁然小人哉!抑亦可以为次矣。”

《史记·项羽本纪》:“范增数目项王,举所佩玉玦以示之者三,项王默然不应。范增起,出召项庄,谓曰:‘君王为人不忍,若入前为寿,寿毕,请以剑舞,因击沛公于坐,杀之。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庄则入为寿。寿毕,曰:‘君王与沛公饮,军中无以为乐,请以剑舞。’项王曰:‘诺。’项庄拔剑起舞,项伯亦拔剑起舞,常以身翼蔽沛公,庄不得击。于是张良至军门,见樊哙。樊哙曰:‘今日之事何如?’良曰:‘甚急。今者项庄拔剑舞,其意常在沛公也。’哙曰:‘此迫矣,臣请入,与之同命。’哙即带剑拥盾入军门。交戟之卫士欲止不内,樊哙侧其盾以撞,卫士仆地,哙遂入,披帷西向立,瞋目视项王,头发上指,目眦尽裂。项王按剑而跽曰:‘客何为者?’张良曰:‘沛公之参乘樊哙者也。’项王曰:‘壮士,赐之卮酒。’则与斗卮酒。哙拜谢,起,立而饮之。项王曰:‘赐之彘肩。’则与一生彘肩。樊哙覆其盾于地,加彘肩上,拔剑切而啖之。项王曰:‘壮士,能复饮乎?’樊哙曰:‘臣死且不避,卮酒安足辞!夫秦王有虎狼之心,杀人如不能举,刑人如恐不胜,天下皆叛之。怀王与诸将约曰:‘先破秦入咸阳者王之。’今沛公先破秦入咸阳,毫毛不敢有所近,封闭宫室,还军霸上,以待大王来。故遣将守关者,备他盗出入与非常也。劳苦而功高如此,未有封侯之赏,而听细说,欲诛有功之人。此亡秦之续耳,窃为大王不取也。’项王未有以应,曰:‘坐。’樊哙从良坐。坐须臾,沛公起如厕,因招樊哙出。”

《左传·宣公十五年》:“深中肯綮,言必中其要害。”

例句这篇文章不长,但是论点明确,深中肯綮,有很强的说服力。

深中肯綮字义分解

折叠展开

读音(kěn), 月部,共8画

1.(会意。小篆字形从肉,从冎(guǎ)省。本义:着骨之肉) 同本义。

2.假借为“可”。表示应允,同意。

3.愿意,心甘情愿、乐意。

读音(qìng,qǐ), 糸部,共14画

1.细密的缯帛。

2.戟衣。綮戟,古代官吏出行时前导的仪仗。也作“棨”。

1.——“肯綮”(kěnqìng):。

2.筋肉结节处。

3.喻事物的关键。

读音(shēn), 氵部,共11画

1.(形声。从水,深声(shēn)。本是河流名。深浅的深,本作“深”。本义:水名)。

2.古水名 。即今湘水支流之一的潇水。今潇水上源至江华县一段仍称深水。

3.从上到下或从外到内的距离。

4.水深。与“浅”相对。

5.引申为距离大。

6.玄妙,深奥。

读音(zhōng,zhòng), 丨部,共4画

1.(指事。甲骨文字形,中象旗杆,上下有旌旗和飘带,旗杆正中竖立。本义:中心;当中,指一定范围内部适中的位置)。

2.同本义。

3.又。

4.内,里面。与“外”相对。

5.半;中途;半中腰。

6.方位名。泛指一个地区内或一个时期内,中间;居中。

1.正对上;射中,正着目标。

2.受到;遭到。

3.造谣;中伤。

4.合于;符合。

5.考取;录取。

6.得到。

深中肯綮成语组词

折叠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