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ǒubiàn

利口辩给

拼音kǒubiàn

繁体利口辯給

利口辩给的意思

基本定义

“利口辩给”是一个成语,字面意思是“口才灵活,能辩论并能给予”。它通常用来形容一个人善于辩论或表达,口才流利,能够轻松应对各种言辞挑战。这个成语强调了语言能力和辩论技巧的重要性。

成语来源

“利口辩给”的确切来源不详,但它可以被看作是对古代士人风采的反映。在古代,口才和辩论能力被视为一个人智慧和才华的重要体现,许多文人都以此为荣。因此,这个成语的形成可能与古代文人雅集、辩论活动有关。

使用场景

“利口辩给”可以在多种场合使用,包括:

  • 文学作品:用于描写人物的口才,比如小说中的辩论场景。
  • 日常对话:用来夸奖朋友的口才,或调侃某人的辩论能力。
  • 演讲:在演讲中,讲者可以用这个成语来描述自己或他人的表达能力。

示例句子

  1. 他在辩论赛上表现得十分出色,真是一个利口辩给的人。
  2. 面对质疑,她依然能够利口辩给,令人钦佩。
  3. 在这样的讨论中,能够利口辩给的人往往能占得先机。

同义成语与反义成语

同义成语

  • 口若悬河:形容说话流利,滔滔不绝。
  • 舌战群儒:形容在辩论中与众多有学问的人争论。

反义成语

  • 口吃舌战:形容说话不流利,口齿不清。
  • 无从辩驳:形容无法进行辩论或辩解。

文化与社会背景

在**传统文化中,口才被视为一种重要的能力,尤其是在科举制度盛行的历史阶段,文人以口才和才智获得地位和尊重。因此,“利口辩给”在这种文化背景下更显得重要,反映了人们对表达能力的重视和推崇。

情感与联想

“利口辩给”给人的感觉是积极向上的,通常与智慧、机智、幽默感相关联。它也可能引起人们对辩论的兴趣,以及对表达能力的自我反思,促使人们在言语交流中更加努力。

个人应用

在我的生活中,曾经参加过一次辩论赛,赛中有几位同学表现得非常“利口辩给”,让我感受到口才的重要性。这种经历激励我在日常交流中更加注重语言表达的能力。

创造性使用

在一个小故事中,可以这样使用成语: “在那个漆黑的夜晚,村庄里聚集了一群人,他们围着火堆,聆听年轻的讲述者。他的声音如同冬日的阳光,利口辩给,将古老的传说娓娓道来,仿佛每一个字都能点燃心中的希望。”

跨文化比较

在英语中,有类似于“silver-tongued”这样的表达,用来形容一个人能言善辩。虽然具体含义有所不同,但同样强调了口才的重要性,反映了各文化对口才的重视。

反思与总结

通过对“利口辩给”的深入分析,我认识到口才和表达能力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的重要性。它不仅能帮助我们更好地传递信息,还能在沟通中建立信任和理解。因此,在语言学*中,提升口才能力应当成为我们努力的方向之一。

来源:夫绛侯、东阳侯称为长者,此两人言事曾不能出口,岂效此啬夫喋喋利口捷给哉。

来源:-- 《史记·张释之列传》

例句你这不过是~,强词夺理罢了。

利口辩给字义分解

折叠展开

读音(biàn), 辛部,共16画

1.(形声。从言,辡(biǎn)声。本义:辩论,申辩)。

2.同本义。

3.分别,辨别

4.治理,办理。

5.有口才,善言辞。

读音(gěi,jǐ), 纟部,共9画

1.交付,送与。

2.把动作或态度加到对方。

3.表示对象、目的,相当于‘为’、‘替’。

4.引进动作行为的主动者,或表示被动语态,相当于‘被’。

5.表示方向,相当于‘朝’、‘对’、‘向’。

1.(形声。从糸,合声。本义:衣食丰足;充裕)。

2.同本义。

3.口齿伶利。

4.充足的供给,以物质给予对方。

5.授与,交付。

6.速,捷。

读音(kǒu), 口部,共3画

1.(象形。甲骨文字形,象人的口形。本义:口腔器官,嘴)。

2.同本义。人类用来发声和进食的器官。

3.出入通过的地方。

4.又。

5.又。

6.口才。

读音(lì), 刂部,共7画

1.(会意。从刀,从禾。表示以刀断禾的意思。本义:刀剑锋利,刀口快)。

2.同本义。

3.又。

4.又泛指锐利。

5.快;敏捷。

6.吉利;顺利。

利口辩给成语组词

折叠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