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言丧邦的意思
基本定义
成语“一言丧邦”字面意思是“一句话就使国家覆灭”。它通常用来形容因某人的一句话而导致极其严重的后果,特别是对国家或政治的影响。基本含义是警示人们在发表言论时要谨慎,尤其是在涉及国家利益和公共事务时。
成语来源
“一言丧邦”出自《左传·昭公元年》,原文是“君子之言,失之毫厘,谬以千里”。在历史上,这个成语强调了言语的力量和重要性,尤其在国家事务中,君主或官员的一句话可能决定国家的命运。因此,成语体现了古代对言辞的重视,也反映了政治的复杂性。
使用场景
该成语适用于各种语境,包括:
- 文学作品:在古典文学中,常用于描写权臣或君主因言辞不当而导致国家动荡的情节。
- 日常对话:朋友间讨论政治或时事时,提醒彼此谨言慎行。
- 演讲:在公共演讲中,通过引用这个成语强调言论的责任感。
示例句子
- 在这场辩论中,他的一句话差点让整个团队陷入危机,真是“一言丧邦”啊。
- 作为国家的领导者,必须谨言慎行,避免“一言丧邦”的悲剧。
- 他的随意发言引起了轩然大波,真是让人感慨“一言丧邦”的道理。
同义成语与反义成语
同义成语:
- 言简意赅:虽然是积极的表达,但都强调了言语的重要性。
- 轻言浮语:强调说话不谨慎,可能带来严重后果。
反义成语:
- 言之凿凿:表示说话非常有根据,通常用于强调言论的可靠性。
- 不言而喻:表示事情显而易见,不需要多说,强调的是沉默或无需言辞的情况。
文化与社会背景
在**传统文化中,言语被视为具有极大力量的工具,古人强调“言为心声”。在现代社会,这一成语依然适用,尤其在社交媒体时代,随意的言论可能迅速扩散并引发重大影响。因此,“一言丧邦”作为警示,提醒人们注意言辞的影响力。
情感与联想
提到“一言丧邦”,我联想到许多历史**中,某些领导者因言辞不当而导致的政治危机。这种情感反应促使我更加重视在公共场合或社交媒体上的言辞,避免因一时冲动而造成不必要的后果。
个人应用
在工作中,我曾因为一时不慎在会议上发表了不够谨慎的意见,导致同事们产生误解。这次经历让我深刻体会到“一言丧邦”的警示,今后必定会更加小心自己的言辞。
创造性使用
在我的短篇小说中,角色因一次无意的发言,揭露了一个庞大的阴谋,最终导致整个国家的动荡。故事中,我提到这一成语,增强了情节的紧迫感和警示作用。
跨文化比较
在英语中,类似的表达是“a slip of the tongue”,意指口误可能导致意想不到的后果。然而,成语“一言丧邦”更强调的是言语对国家政治的直接影响,体现了**文化对言辞的重视。
反思与总结
通过对“一言丧邦”的学*,我更加认识到言辞的重要性和潜在影响。无论是在日常交流还是在公共场合,谨慎使用语言都至关重要。这一成语不仅丰富了我的语言表达,也加深了我对言语责任的理解。
来源:周,隋之季,忠臣结舌,一言丧邦,谅足深诫。
来源:-- 《论语·子路》:“一言而丧邦,有诸?”《旧唐书·孙伏伽传》
故事:春秋时期,鲁定公问孔子:“一句话可使国家昌盛吗?”孔子说:“君主爱护臣子,关心他们,上下一心,国家可以兴旺。”鲁定公又问:“一句话可以使国家灭亡吗?”孔子说:“不全对,君主一句话下边不提反对意见,久而久之就会走向灭亡。”
例句:圣人说话,磨棱合缝,盛水不漏,如云~,以直报怨,自是细密。
一言丧邦成语接龙
一言丧邦字义分解
邦
1.(形声。从邑,丰声。古文从之、从田,会意。与封字从之、从土同意。本义:古代诸侯的封国、国家)。
2.同本义。
3.汉避高祖讳,多以国易之。
4.泛指国家。
5.国都,大城镇。
6.泛指地方。
言
1.(指事。甲骨文字形,下面是“舌”字,下面一横表示言从舌出。“言”是张口伸舌讲话的象形。从“言”的字与说话或道德有关。本义:说,说话)。
2.同本义。
3.议论,谈论。
4.记载。
5.问。
6.告知;告诉。
丧
1.丧仪;丧事 。在埋葬或火化前为死者举行的哀悼仪式。泛指丧事,人死后殓、奠殡、葬等事宜。
2.人的尸体、骨殖。
3.祸难。
4.服丧,持丧。
5.悲悼;伤悼。
1.(会意。小篆字形,上面是“哭’,下面是“亡”。表示哭已死去的人。本义:丧失)。
2.同本义。
3.死去。
4.灭亡;失败。
5.忘记,忘掉。
一
1.(指事。“一”是汉字部首之一。本义:数词。大写作“壹”。最小的正整数。常用以表示人或事、物的最少数量)。
2.同本义。
3.序数的第一位。
4.若干份中的一份或整数以外的零头。
5.表示动作一次或短暂。
6.全;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