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色自若
神色自若的意思
基本定义
成语“神色自若”由四个字组成,“神色”指的是人的表情与神态;“自若”意为像平常一样,毫无异样。合在一起,“神色自若”形容人在面对紧张、惊慌或突发**时,仍然能够保持镇定、沉着的状态。
成语来源
“神色自若”源于《论语·卫灵公》中提到的“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此处强调的是内心修养与表情态度的和谐统一。成语中的“自若”强调一种自然、不做作的状态。
使用场景
在文学作品中,常用该成语描绘人物在危急时刻的冷静应对。在日常对话中,可以用来形容某人在困难或压力下表现得非常淡定。例如,在演讲中,演讲者可能会提到某位领导在危机时刻“神色自若”,以表现其领导能力。
示例句子
- 面对突如其来的问题,李教授依旧神色自若,给出了解决方案。
- 她在比赛中神色自若,显示出她的训练有素。
- 即使在高压的环境下,他的神色自若赢得了大家的信任。
同义成语与反义成语
-
同义成语:
- 镇定自若:指在紧张情况下保持冷静。
- 泰然自若:形容沉着冷静,毫不慌乱。
-
反义成语:
- 心慌意乱:形容内心紧张,无法冷静思考。
- 惊慌失措:形容在危急情况下表现出极度的慌乱。
文化与社会背景
在**传统文化中,内心的平静和外在的表现是密切相关的。成语“神色自若”反映了儒家思想中对自我修养、内心宁静的强调。在现代社会,尤其是在职场、公共演讲等场合,保持镇定被视为一种重要的能力,能够提升个人的形象和影响力。
情感与联想
“神色自若”让我联想到一种从容和自信的气质,仿佛在任何情况下都能游刃有余。这种状态令人向往,也激励我在面对挑战时努力保持冷静,从而更好地解决问题。
个人应用
在我的一次公共演讲中,虽然开始时有些紧张,但我努力让自己的神色自若,最终顺利完成了演讲。这让我认识到,保持镇定不仅能帮助自己,更能给观众传递自信的信息。
创造性使用
在夜深人静的山间,月光洒下,林间小路上,王子面对未知的命运,神色自若,仿佛他早已预见了未来的每一个转折。无论风雨如何,他的心中始终有一盏明灯,照亮前行的道路。
跨文化比较
在英语中,表达类似意思的短语是“calm and collected”,用来形容一个人在压力下的冷静表现。不同文化中对冷静应对的赞赏反映了人们普遍重视内心稳定的重要性。
反思与总结
通过对“神色自若”的学,我认识到在生活中,无论面对怎样的挑战,保持镇定的重要性。它不仅影响我们的决策和表现,也影响他人对我们的看法。因此,在语言学和表达中,掌握这样的成语,有助于增强我们的表达能力,提高我们的自信心。
来源:文王曰:‘嗣宗毁顿如此,君不能共忧之,何谓?且有疾而饮酒食肉,固丧礼也。’籍饮啖不辍,神色自若。
来源:-- 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任诞》
引证:
《明史·方孝孺传》:“孝孺神色自若,抗言曰:‘臣死即死耳,诏不可草。’”
《宋史·赵普传》:“普神色自若,徐曰:‘臣以布衣知天下事,岂敢妄言。’”
《旧唐书·李靖传》:“靖神色自若,徐辔而还。”
《南史·萧子显传》:“子显神色自若,徐呼左右扶出。”
《晋书·王导传》:“时帝已醉,手自授爵,导神色自若,辞不拜。”
故事:晋朝时期,竹林七贤之一的陈留阮籍母亲死后,他哀毁骨立在晋文王那里饮酒吃肉,司隶何曾对文王说阮籍有重孝还饮酒吃肉,应该流放到海外。文王说他因哀痛过度伤身而得病,饮酒吃肉不越礼。阮籍任凭他们议论,吃个不停,神色自若
例句:裘副主委一个个听汇报,手在小本子上作记录。现在他~,脸上已一点也没有不自然的神情了。
神色自若成语接龙
神色自若字义分解
若
1.(bōrě):智慧(佛经用语)。
1.(象形。甲骨文字形,象一个女人跪着,上面中间象头发,两边两只手在梳发,表示“顺从”。本义:顺从)。
2.同本义。
3.如同;像。
4.择菜。
5.引申为选择。
6.同,相当。
色
1.(会意。甲骨文中象一个人驮另一个人,仰承其脸色。本义:脸色)。
2.同本义。
3.又。
4.颜色。
5.姿色,容颜(多就女子而言);美色。
6.佛家语。指一切物质的存在。
自
1.(象形。小篆字形。象鼻形。“自”是汉字的一个部首。本义:鼻子)。
2.同本义。
3.始;开头。
4.起源。
5.自己,自我;本身。
6.由;从。
神
1.(会意。从示申。“申”是天空中闪电形,古人以为闪电变化莫测,威力无穷,故称之为神。本义:神灵)。
2.传说中的天神,即天地万物的创造者或主宰者。
3.泛指神灵。
4.精神。
5.表情;神色。
6.神奇;神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