忝窃虚名的意思
基本定义
成语“忝窃虚名”由“忝”和“窃”两个字组成,字面意思是“羞愧地窃取了虚名”。其基本含义是指不配得到的荣誉或称号,暗指人所获得的名声并不真实或正当,带有自谦和不安的意味。
成语来源
“忝窃虚名”出自《后汉书·王允传》,原文为“忝窃美名”。该成语反映了古人对名声的重视,以及对名声不当得来的羞愧感,表现了对自身道德水平的自我反省。
使用场景
该成语通常用于表达一种谦虚的态度,或在表彰他人时,强调对名声的珍视。在文学作品中,作家常用此成语来描写人物的内心挣扎和自我认知。在日常对话中,人们也可能用它来谦逊地回应赞美。
示例句子
- 在获奖感言中,他表示自己“忝窃虚名”,认为这个奖项是大家共同努力的结果。
- 她总是谦虚地说自己“忝窃虚名”,其实她的贡献是有目共睹的。
- 我不想因为一时的成功而“忝窃虚名”,我希望把每一次机会都利用好。
同义成语与反义成语
-
同义成语:
- “不名一文”:指没有任何名声或地位,强调贫乏。
- “名不副实”:指名声与实际不符,含有虚假的成分。
-
反义成语:
- “名副其实”:指名声和实际相符,强调真实的成就。
- “声名显赫”:指名声很大,影响非常广泛,强调成就的显著。
文化与社会背景
在**传统文化中,名声往往与个人的道德和能力紧密相连。“忝窃虚名”反映了古代士人对名声的重视以及对名声得失的敏感。在现代社会,这种对名声的关注依然存在,但随着社会风气的变化,人们的心态也逐渐多元化,可能更倾向于接受不同形式的成就和认可。
情感与联想
“忝窃虚名”给人的情感反应通常是谦虚和自省,带有一丝惭愧和不安。这种情感能够引发人们对自身成就的反思,以及对名声和价值的重新审视,影响思维方式和表达方式。
个人应用
在我的学*和工作中,我曾经在一次团队项目中获得了表扬,但我觉得自己的贡献并不如大家所想的那样重要。我在发言时用到了“忝窃虚名”,以表达我的谦虚和对团队的重视。
创造性使用
在某个古风小诗中,可以这样写道:
虽得锦绣名,忝窃虚名愧。
明月照清影,反思自心归。
这表达了对名声的自省与追求真实的内心冲突。
跨文化比较
在英语中,可以用“false reputation”或“undeserved fame”来表达类似的意思,但这些表达往往没有“忝窃虚名”所包含的自谦意味。不同文化对名声的重视程度和表达方式有所不同。
反思与总结
“忝窃虚名”不仅是一个表述名声与成就关系的成语,更是对个人道德和自我认知的深刻反思。它在语言学*和表达中提醒我们保持谦逊,珍视真实的成就,这对提升个人修养和社交能力具有重要的意义。
来源:忝窃虚名,毫无实际,愧悔之至!
来源:-- 清·曾国藩《曾国藩日记》
引证:
《明史·文苑传二·徐渭》:“渭天才超轶,诗文绝出伦辈。善草书,工写花草竹石。尝自言:‘吾书第一,诗次之,文次之,画又次之。’当嘉靖时,王世贞主盟文坛,独渭与论不合。世贞大憾,晚岁乃稍取渭诗文,为之延誉。”
《宋史·文苑传五·米芾》:“芾为文奇险,不蹈袭前人轨辙。特妙于翰墨,沈著飞翥,得王献之笔意。画山水人物,自名一家,尤工临移,至乱真不可辨。精于鉴裁,遇古器物书画则极力求取,必得乃已。王安石尝摘其诗句书扇上,苏轼亦喜誉之。冠服效唐人,风神萧散,音吐清畅,所至人聚观之。”
《旧唐书·李揆传》:“揆美风仪,善奏对,每有敷陈,皆符睿旨。肃宗赏叹之,尝谓揆曰:‘卿门地、人物、文章,皆当世第一,信朝廷羽仪乎!’故时人称为三绝。揆既拜相,兼掌国史,判集贤院事。”
《南史·到溉传》:“溉少孤贫,与兄沼、弟洽俱知名,起家王国左常侍。乐安任昉大相赏好,恒提携溉、洽二人,广为声价。而溉少好弈棋,为闾里所称。晚与朱异对弈,异本轻溉,以为不足抗己,因尔坐致公车,溉亦不以为恨。溉第居近淮水,斋前山池有奇礓石,长一丈六尺,帝戏与赌之,并《礼记》一部,溉并输焉。未进,帝谓朱异曰:‘卿谓到溉所输可以送未?’敛板对曰:‘臣既事君,安敢失礼。’异曰:‘到溉非唯棋有馀,书亦无对。’溉尝梦人以《棋经》三卷付之,其旦于所枕石下得之,其文甚工,世以为神授。溉弈棋入第六品,常侍宴御前,断赌得金带,齐高帝笑谓溉曰:‘卿弈棋者,乃是坐上文武,今日可谓武坐也。’溉对曰:‘臣闻圣人以神道设教,其旨归于一揆,陛下以万机之暇,留意方圆,臣敢不奉诏。’帝曰:‘卿可谓善对。’”
《晋书·王衍传》:“衍既有盛才美貌,明悟若神,常自比子贡。兼声名藉甚,倾动当世。妙善玄言,唯谈《老》《庄》为事。每捉玉柄麈尾,与手同色。义理有所不安,随即改更,世号‘口中雌黄’。朝野翕然,谓之‘一世龙门’矣。累居显职,后进之士,莫不景慕放效。选举登朝,皆以为称首。矜高浮诞,遂成风俗焉。衍尝丧幼子,山简吊之。衍悲不自胜,简曰:‘孩抱中物,何至于此!’衍曰:‘圣人忘情,最下不及于情。然则情之所钟,正在我辈。’简服其言,更为之恸。衍妻郭氏,贾后之亲,藉中宫之势,刚愎贪戾,聚敛无厌,好干预人事,衍患之而不能禁。时有桑门,衍问以方外之事,桑门曰:‘道在无为,而子劳形怵心,何也?’衍默然。后为尚书令,南阳乐广嘲之曰:‘名教内自有乐地,何必乃尔!’衍笑而不答。”
忝窃虚名字义分解
虚
1.(“墟”的古字)(形声。小篆字。从丘,虍(hū)声。丘,山丘。本义:大土山)。
2.同本义。
3.住所;处所。
4.故城;废址;废墟;荒地。
5.乡村市集。
6.孔洞;空隙。引申为薄弱环节。
窃
1.(会意。 从米,以米为穴,意为虫在穴中偷米吃,是会意字。本义:偷)。
2.同本义。
3.篡夺。指非其有而取之;不当受而受之。
4.用作表示自己的谦词。
5.私下;私自。多用作谦词。
6.偷偷地。
忝
1.(形声。从心,天声。本义:羞辱,愧对;辱)。
2.同本义。
3.荣幸——用作谦词。
4.挺起;凸出。
5.表示愧于进行某事 ——用作谦词。
名
1.(会意。甲骨文字形。从口夕。本义:自己报出姓名;起名字)。
2.同本义。
3.称说;说出。
4.出名,有名声。
5.以私人名义占有。
6.明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