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无不可对人言的意思
没有什么样事情不可公开。
来源:平生所为,未尝有不可对人言者。
来源:-- 语出《宋史·司马光传》
引证:
《资治通鉴·唐纪五十四》:“李德裕曰:‘事无不可对人言,言无不信于人。’”
《后汉书·杨震传》:“震曰:‘事无不可对人言,言无不信于人。’”
《汉书·王莽传上》:“莽曰:‘事无不可对人言,言无不信于人。’”
《史记·平原君虞卿列传》:“平原君曰:‘事无不可对人言,言无不信于人。’”
《左传·僖公二十五年》:“事无不可对人言者,言无不信于人者。”
例句:他无私心,在党内没有要隐藏的事情,‘~’。
事无不可对人言成语接龙
事无不可对人言字义分解
言
1.(指事。甲骨文字形,下面是“舌”字,下面一横表示言从舌出。“言”是张口伸舌讲话的象形。从“言”的字与说话或道德有关。本义:说,说话)。
2.同本义。
3.议论,谈论。
4.记载。
5.问。
6.告知;告诉。
无
1.“南无”(nāmó):佛教用语,表示对佛尊敬或皈依。
1.(会意。据甲骨文字形,象一个人持把在跳舞。卜辞、金文中“无、舞”同字。本义:乐舞)。
2.同本义。
3.哲学范畴,指无形、无名、虚无等,或指物质的隐微状态。
4.没有,跟“有”相对。
5.不,表示对动词或形容词的否定。
6.表示劝阻或禁止,可译为“不要”、“别”。
对
1.(会意。从口,从“丵”(zhuó,即,古“丛”字,象草木丛生。),从寸。寸,法度也。汉文帝以为责对而伪,言多非诚,故去其口,以从土。本义:应答)。
2.同本义。
3.两者相对;面对。
4.相当;相配。
5.核对,比照着检查。
6.对待,以特定方式待。
可
1.(会意。从口,从丂(供神之架),表示在神前歌唱。“可”似为“歌”字的古文。①本义:唱 ②引申义:许可)。
2.许可;同意;准许。
3.能够;可以。
4.值得,堪。
5.相称;适合。
6.应当,应该。
人
1.(象形。甲骨文字形,象侧面站立的人形。“人”是汉字部首之一。本义:能制造工具改造自然并使用语言的高等动物)。
2.同本义。
3.某人;某种人;某些人。
4.别人,他人。
5.民,百姓。
6.指成年人。
事
1.(形声。从史,之省声。史,掌管文书记录。甲骨文中与“吏”同字。本义:官职)。
2.同本义。
3.引申为职守;政事;事务。
4.职业。
5.事情。
6.事业。
不
1.(象形。甲骨文字形,上面象花蒂的子房,下面象花蕊下垂形。①本义:萼足。《诗·小雅·常棣》:“常棣之花,鄂不韡(wěi)。”郑笺:“承华者曰鄂。”②副词。不。《荀子》:“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2.用在动词、形容词或个别副词前,表示否定。
3.表示事理上或情理上不需要。
4.古疑问词。
5.用来调整音节。
6.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