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魄惊心的意思
基本定义
“动魄惊心”是一个汉语成语,字面意思是“使人的灵魂震动,使心灵感到惊骇”。它通常用来形容某种景象、**或表演极为震撼,能够深刻地触动人的内心,给人以强烈的感受。
成语来源
“动魄惊心”出自近现代作家林纾的诗句,原文是“动魄惊心,火光冲天”。在这里,成语的使用描绘了一种极其壮观和惊人的场景。虽然成语的确切出处可能较难追溯,但它反映了古代文学中对情感与自然景象的深刻观察。
使用场景
该成语常用于描述电影、音乐、戏剧等艺术作品的表现力,或者是自然现象的壮观。例如:
- 在电影评论中,可以说“这部影片的高潮场景动魄惊心,让观众无不屏息凝视。”
- 在文学作品中,描绘自然景象时可以写道:“夜空中烟花绽放,动魄惊心的美景令人陶醉。”
示例句子
- 他的演讲中有许多动魄惊心的故事,让在场的人都感动得热泪盈眶。
- 这场音乐会的高潮部分真是动魄惊心,观众们都陶醉在音乐中。
- 看到那壮丽的山川,我不禁感叹:真是动魄惊心的自然美景!
同义成语与反义成语
同义成语:
- 惊心动魄:强调心灵受到强烈震撼,和“动魄惊心”意思相近。
- 叹为观止:形容景象或事物极为美好,使人赞叹不已。
反义成语:
- 平淡无奇:指事物或景象毫无特别之处,与“动魄惊心”所表达的震撼效果相对。
- 无动于衷:形容对事物毫无感触,与“动魄惊心”的情感反应相对。
文化与社会背景
在**文化中,动魄惊心的情感体验常常与自然、艺术、历史等元素密切相关。随着社会的进步,这种情感的表达不仅局限于传统文学,也扩展到了现代电影、音乐等艺术形式中。在现代社会中,动魄惊心的体验依然是人们追求的目标,尤其是在消费文化日益丰富的今天。
情感与联想
“动魄惊心”这个成语常常让我联想到那些令人震撼的瞬间,无论是大自然的壮丽,还是人类创造的奇迹。它唤起了一种强烈的情感反应,让人感受到生命的美好与力量。
个人应用
在我个人的经历中,有一次观看一场现场音乐会,乐队的表演让我感到动魄惊心,特别是当主唱高音部分时,那种震撼的感觉至今难以忘怀。我也尝试在写作中运用这个成语,以增强文字的表达力度。
创造性使用
在我创作的一首诗中,我尝试将“动魄惊心”融入其中:
山巅白雪映朝霞,
动魄惊心如梦华。
一瞬天地皆静止,
唯有心潮随风发。
通过这样的使用,成语不仅丰富了诗的表达,也增强了情感的传递。
跨文化比较
在英语中,类似于“动魄惊心”的表达可以是“breathtaking”或“stunning”,它们同样用于形容让人惊叹的景象或体验。虽然语义相近,但文化背景和使用场合可能有所不同。
反思与总结
通过对“动魄惊心”的学,我更加深刻地理解了语言的表达力量。这个成语不仅能形容极具冲击力的场面,还能在日常交流中增添情感的层次,使表达更加生动。它在我的语言学和表达中具有重要的启发意义,促使我在创作时更加注重情感的传递。
引证:
《三国志·吴书·周瑜传》:“瑜长壮有姿貌。初,孙坚兴义兵讨董卓,徙家于舒。坚子策与瑜同年,独相友善,瑜推道南大宅以舍策,升堂拜母,有无通共。”
《后汉书·班超传》:“超遂逾葱岭,迄县度,出入二十二年,莫不宾从。改立其王而绥其人。不动中国,不烦戎士,得远夷之和,同异俗之心,而致天诛,蠲宿耻,以报将士之雠。”
《汉书·王莽传下》:“莽忧懑不能食,亶饮酒,啖鳆鱼。读军书倦,因冯几寐,不复就枕矣。”
《史记·项羽本纪》:“项王军壁垓下,兵少食尽,汉军及诸侯兵围之数重。夜闻汉军四面皆楚歌,项王乃大惊曰:‘汉皆已得楚乎?是何楚人之多也!’项王则夜起,饮帐中。有美人名虞,常幸从;骏马名骓,常骑之。于是项王乃悲歌慷慨,自为诗曰:‘力拔山兮气盖世,时不利兮骓不逝。骓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歌数阕,美人和之。项王泣数行下,左右皆泣,莫能仰视。”
《左传·宣公十五年》:“魏颗见老人结草以亢杜回,杜回踬而颠,故获之。夜梦之曰:‘余,而所嫁妇人之父也。尔用先人之治命,余是以报。’君子曰:‘名,德之舆也;德,国家之基也。有基无坏,无亦是务乎!有德之谓君子。’及辅氏之役,颗见老人结草以亢杜回,杜回踬而颠,故获之。秦师败绩,获杜回。于是秦伯素服郊次,乡师而哭曰:‘孤违蹇叔,以辱二三子,孤之罪也。’不替孟明,孤之过也,大夫何罪?且吾不以一眚掩大德。”
例句:其事至险 计至毒。道路相告,~。
动魄惊心成语接龙
动魄惊心字义分解
魄
1.形容拍击声。
1.(形声。从鬼,白声。从鬼的字,常与灵魂、鬼怪有关。本义:阴神,迷信的人指依附于人的身体而存在的精神)。
2.同本义,有别于可游离于人体之外的魂。
3.引申为人的形体。
4.月出月没的微光。
5.糟粕,酒滓。
1.——“落魄”的“魄”的又音。
惊
1.(形声。从马,敬声。本义:马受惊)。
2.同本义。
3.惊动;震惊。
4.动。
5.惊慌,恐惧。
6.纷乱。
心
1.(象形。据甲骨文和小篆,中间像心;外面像心的包络。本义:心脏)。
2.同本义。
3.内心。
4.古代人以心为思维器官,故后沿用为脑的代称。
5.思想。
6.中心,中央。
动
1.(形声。从力,重声。《说文》古文从“辵”。本义:行动;发作)。
2.同本义。
3.摇动,震动,移动。与“静”相对。
4.动摇;震撼。
5.触动感应;感动。
6.萌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