傲睨得志的意思
基本定义
“傲睨得志”是一个汉语成语,字面意思是指“高傲地俯视,得意洋洋”。其中,“傲睨”意为高傲地看着,带有一种俯视的姿态;“得志”指的是实现了自己的志向或目标,处于得意的状态。整体上,这个成语描述的是一种自信甚至傲慢的态度,常用于形容那些在某个领域取得成功的人,表现出一种不屑一顾的姿态。
成语来源
“傲睨得志”这个成语的具体来源并不明确,但可以追溯到古代文人的描写和对成功者的评价。**古代文人常常以成功和地位为衡量标准,而“傲睨”常出现在形容那些高高在上的人物,体现他们的骄傲与自信。这种态度不仅体现在文学作品中,也反映了古人对个人成就的追求和对他人的评价。
使用场景
在不同的语境中,“傲睨得志”可以用于文学作品中描写人物的性格特征,或者在日常对话中形容某人因成功而变得傲慢。在演讲或评论中,使用该成语可以传达对成功者的批评或赞美。比如,在讨论一个成功的企业家时,可以说:“他在行业中傲睨得志,毫不掩饰自己的优越感。”
示例句子
- 他最近升职了,整天傲睨得志,好像全世界都 owe him 一样。
- 在比赛中获胜后,她的态度也开始变得傲睨得志,让人有些反感。
- 这位作家在文坛上傲睨得志,作品频频获奖,令人钦佩又有些忌妒。
同义成语与反义成语
同义成语:
- 得意忘形:形容人在得意时失去常态,表现出不理智的行为。
- 趾高气扬:形容人得意时的神态,表现出高傲和自满。
反义成语:
- 谦虚谨慎:形容人谦虚、不自满的态度。
- 不卑不亢:形容人处于中立的态度,既不傲慢也不卑微。
文化与社会背景
在**传统文化中,成功常常与地位和权力相联系。因此,“傲睨得志”反映了一种社会现象,即成功者可能因为成就而变得高傲。在现代社会,这种态度可能会被视为负面的特征,因为人们更加重视谦逊和合作精神。
情感与联想
“傲睨得志”这个成语让我联想到那些在成功后变得傲慢的人物,尽管他们的成就值得赞扬,但这种态度往往会让周围的人感到不适。它提醒我在追求目标时,要保持谦逊和理智,避免被成功冲昏头脑。
个人应用
在我的生活中,有一次参加比赛获胜后,我感到非常得意。虽然我欣喜若狂,但我意识到,如果过于表现得傲睨得志,可能会让队友感到不舒服。因此,我尽量保持谦虚,与大家分享荣誉,而不是单独享受成功的喜悦。
创造性使用
在一首小诗中,我可以这样运用“傲睨得志”:
孤峰高处傲睨天,得志之时不觉然。
云卷云舒皆入眼,风华绝代任浮烟。
这首诗表现了一个人在成功后,俯视一切的气势,但也暗藏着成功背后的孤独感。
跨文化比较
在英语中,类似于“傲睨得志”的表达可以是“to look down on others”,表示一种高人一等的态度。不同文化中对成功者的态度可能有所不同,有些文化更加重视谦逊,而有些文化可能更加崇尚个人成就和自信。
反思与总结
通过对“傲睨得志”的学,我认识到,成功与态度密不可分。虽然取得成就值得庆贺,但保持谦逊、尊重他人同样重要。这一成语在我的语言学和表达中,提醒我关注态度与言辞的影响,促进与他人的良好关系。
来源:原来曹操自破马超回,傲睨得志,每日饮宴,无事少出,国政皆在相府商议。
来源:-- 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六十回
引证:
《明史·张居正传》:“居正傲睨同列,独揽大权。”
《宋史·岳飞传》:“飞傲睨敌军,屡建奇功。”
《资治通鉴·唐纪》:“李林甫傲睨得志,权倾朝野。”
《后汉书·袁绍传》:“绍傲睨群雄,自谓天下莫能当。”
《史记·项羽本纪》:“项王傲睨天下,自以为无敌。”
傲睨得志字义分解
睨
1.(形声。从目,兒(ní)声。本义:斜视)。
2.同本义。
3.视。
4.顾视,回视。
5.寻视。
6.偏斜。
志
1.(形声。从心,士声。战国文字,从心之,之亦声。意为心愿所往。本义:志气,意愿:心之所向,未表露出来的长远而大的打算)。
2.同本义。
3.心情。
4.神志。
5.旗帜。
6.皮肤上生的班痕
得
1.(会意。金文字形,右边是“贝”(财货)加“手”,左边是“彳”,表示行有所得。手里拿着财货,自然是有所得。本义:得到,获得)。
2.同本义(本来没有而争取得来成为己有)。
3.找到。
4.得知。
5.捕获。
6.成功;完成。
1.绝对必要或应当去做。
傲
1.(形声。从人,敖声。本义:骄傲;傲慢无理)。
2.同本义。
3.经传以敖为之。
4.急躁。
5.傲慢而轻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