振兴中华的意思
基本定义
“振兴中华”是一个成语,字面意思是“振兴”指的是振作、兴起,意指重新焕发活力;“中华”通常指中华民族或**。整体上,该成语传达了希望通过努力使中华民族再度繁荣昌盛的愿望。
成语来源
“振兴中华”一词与**近现代历史密切相关,尤其是在清末民初时期。当时,面对外有侵略、内有动乱的局势,许多知识分子和政治家开始呼吁振兴国家,重建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这一思想在康有为、梁启超等维新派的文章中频繁出现,后来被广泛接受并成为爱国主义的重要表述。
使用场景
“振兴中华”可以在各种语境下使用:
- 文学作品:在小说、诗歌中表达对国家未来的期望。
- 日常对话:朋友间讨论国家发展时可以使用。
- 演讲:政治领袖、社会活动家在演讲中常用,以激励人心,号召大家为国家的振兴而努力。
示例句子
- “在新一轮的改革开放中,我们要继续努力,振兴中华,实现民族复兴。”
- “作为青年一代,我们有责任和义务为振兴中华贡献力量。”
- “振兴中华,不仅是政策问题,更是每一个公民的使命。”
同义成语与反义成语
-
同义成语:
- “复兴中华”:更加强调恢复历史的辉煌。
- “中华崛起”:强调在国际舞台上的强大和影响力。
-
反义成语:
- “沉沦沮丧”:指国家或民族的衰败和失落。
- “一蹶不振”:形容遭受打击后无法振作的状态。
文化与社会背景
“振兴中华”不仅代表了历史的期盼,也反映了现代社会对民族复兴的追求。在全球化背景下,这一成语更是成为了许多国家政策、文化活动和社会**的核心思想,激励着人们为国家的繁荣而努力。
情感与联想
这个成语常常带有强烈的爱国情感和历史使命感。它让我联想到历史上那些为民族独立和复兴而奋斗的先贤,也让我感受到作为一名公民的责任与担当。
个人应用
在我生活中,曾参与一个社区志愿活动,主题是“振兴中华,关爱未来”。通过这个活动,我深刻体会到每个人都可以通过自己的努力为国家的未来贡献力量。
创造性使用
在诗歌中,我尝试将“振兴中华”融入到作品中:
春风又绿大江南,振兴中华志气攀。
百年风雨不言弃,携手共筑梦千般。
跨文化比较
在英语中,类似的表达可能是“Revitalize the nation”或“National rejuvenation”,这些词汇在不同文化中也有类似的情感与涵义,反映了对国家未来的期盼与努力。
反思与总结
通过对“振兴中华”的分析,我认识到这个成语不仅是语言的表达,更是民族情感的体现。在我的语言学*和表达中,这个成语提醒我关注国家的历史和未来,以及作为个体在其中的角色和责任。
来源:是会之设,专为振兴中华、维持国体起见。
来源:-- 孙中山《兴中会章程》
引证:
《史记·秦始皇本纪》:“秦始皇统一六国,欲以中央集权振兴中华。”
《资治通鉴·唐纪》:“唐太宗励精图治,振兴中华,国势日盛。”
《清史稿·林则徐传》:“林则徐禁烟,欲以法治振兴中华。”
《明史·戚继光传》:“戚继光以武力振兴中华,威震边疆。”
《宋史·岳飞传》:“岳飞忠义,志在振兴中华。”
振兴中华成语接龙
振兴中华字义分解
振
1.(形声。从手,辰声。本义:赈济;救济)。
2.同本义。
3.挽救;救治。
4.抖动;摇动。
5.举起;挥动。
6.震憾;震惊。
华
1.(会意。从芔,从芌(xū)。“華”的本字,上面是“垂”字,象花叶下垂形。本义:花)。
2.,花朵。
3.轻浮柔弱如花的脉象。
4.开花。
5.昏花。
6.当中剖开。
1.华丽;光彩美丽。
2.豪华。
3.灰白。
4.浮华。
5.繁盛。
6.鲜美。
兴
1.(会意。从舁,从同。舁(yú),共举;同,同力。本义:兴起;起来)。
2.同本义。
3.使兴盛;流行。
4.又。
5.又。
6.开始办理;创办 。
1.兴致,情趣。
2.诗歌表现手法之一。以他事引起此事叫起兴。又简称兴。
3.情欲。
4.一种修辞手段,即比喻。
5.喜欢;喜爱。
中
1.(指事。甲骨文字形,中象旗杆,上下有旌旗和飘带,旗杆正中竖立。本义:中心;当中,指一定范围内部适中的位置)。
2.同本义。
3.又。
4.内,里面。与“外”相对。
5.半;中途;半中腰。
6.方位名。泛指一个地区内或一个时期内,中间;居中。
1.正对上;射中,正着目标。
2.受到;遭到。
3.造谣;中伤。
4.合于;符合。
5.考取;录取。
6.得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