鼎足而立的意思
基本定义
“鼎足而立”是一个汉语成语,字面意思是“三足鼎立”,形象地描述了三个鼎的脚稳稳地立在地面上。基本含义是指三个势力相互对峙,形成一种均衡的局面,常用来形容三方或三者之间的平衡与对抗。
成语来源
“鼎足而立”源于中国古代的政治和军事历史。鼎在古代是重要的器具,象征着权力和地位。这个成语最早的来源可以追溯到《左传》中提到的“三家分晋”,描述了春秋时期晋国的三大势力(韩、魏、赵)相互对峙的局面。这个比喻形象地描绘了三者之间的平衡与制约关系。
使用场景
“鼎足而立”常用于政治、经济、军事等领域,形容三个强大的对立势力或集团。它也可以用在文学作品中,描述三种不同的思想、文化或风格之间的较量。例如,在讨论现代国际关系时,可以用来形容美、中、俄三国的权力格局。在日常对话中,也可以用来形容朋友之间的竞争关系。
示例句子
- 在当今国际舞台上,美、中、俄三国形成了鼎足而立的局面。
- 在这场比赛中,三支球队鼎足而立,谁也无法轻易获胜。
- 我们的市场竞争也呈现出鼎足而立的态势,必须找到自己的优势。
同义成语与反义成语
-
同义成语:
- 三国鼎立:强调三方势力的对立和均衡。
- 三分天下:形容三个势力分割统治的局面。
-
反义成语:
- 独占鳌头:形容一个人或一方势力独自占据优势。
- 群龙无首:形容一群没有领导的势力,缺乏统一性。
文化与社会背景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鼎不仅是一种器具,还是权力和财富的象征。鼎足而立的说法反映了中国古代对权力平衡的重视。在现代社会,这个成语仍然适用,尤其在政治和商业竞争中,强调了各方力量的相互制衡和竞争。
情感与联想
该成语带给人的情感反应往往是紧张和期待,因为三方势力的较量意味着不可预测的变化与挑战。同时,它也让人联想到合作与竞争之间的微妙关系,反映了生活中的多元性和复杂性。
个人应用
在我的生活中,我曾经经历过一场团队合作的项目,项目中有三个部门各自有自己的想法和目标,最终形成了鼎足而立的局面。我们通过多次讨论与妥协,达成了一个共同的目标,充分发挥了各自的优势。
创造性使用
在一首关于竞争与合作的诗中,我尝试使用“鼎足而立”:
三国鼎立各自辉,
志同道合争高低。
风云变幻谁胜负,
携手共进乃常事。
跨文化比较
在英语中,类似的表达可能是“three-way standoff”或“tug-of-war”,虽然这些表达不完全等同,但在描述三方对立的情况下有相似的用法。不同文化中对权力平衡的理解与表达也有所不同,反映了各自的历史和社会结构。
反思与总结
通过对“鼎足而立”的深入分析,我更深刻地理解了其在表达权力平衡、竞争与合作中的重要性。这不仅丰富了我的语言表达能力,也让我意识到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如何更好地处理多方关系,寻求平衡与共赢。
来源:方今为足下计,莫若两利而俱存之,叁分天下,鼎足而立,其势莫敢先动。
来源:-- 东汉·班固《汉书·蒯通传》
故事:公元前203年,汉将韩信灭了齐国,被刘邦封为齐王,韩信的谋士蒯通分析天下形势后认为韩信是一个举足轻重的人物,劝他不要跟随刘邦自立为王,可以与楚汉三分天下,跟随刘邦最多也只能封为诸侯。韩信不听蒯通的意见,最后被吕后诱杀
例句:三个主峰,高风峻骨,~,撑起青天。
鼎足而立成语接龙
鼎足而立字义分解
鼎
1.(象形。甲骨文字形,上面的部分象鼎的左右耳及鼎腹,下面象鼎足。本义:古代烹煮用的器物)。
2.同本义 。盛行于商、周。用于煮盛物品,或置于宗庙作铭功记绩的礼器。统治者亦用作烹人的刑具。
3.显赫,盛大。
4.变革。
足
1.(会意。甲骨文字形,上面的方口象膝,下面的“止”即脚,合起来指整个脚。本义:脚)。
2.(同本义。秦汉以前,“足”和’趾”都表示“脚”;“脚”表示小腿。魏晋以后,三者都表示脚,但在书面语中,多用“足”)。
3.支撑器物的脚。
4.充实;完备;足够。
5.富裕的。
6.使满足。
而
1.(象形。小篆字形,象胡须形。上面的“一”表示鼻端,“|”表示人中;下面分内外两层,外层象两腮的胡子,内层象生在嘴下的胡子。“而”是汉字部首之一。本义:颊毛) 同本义。
2.从古沿用下来的连词,可连接词、短语和分句,表示多种关系。
3.表示并列关系。
4.表示递进关系。
5.表示承接关系。
6.表示转折关系。
1.
2.才能。
3.能够。
立
1.(会意。甲骨文象一人正面立地之形。本义:笔直的站立)。
2.同本义。
3.耸立;树立;建立;竖起。
4.设置;设立。
5.确定;决定。
6.存在;生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