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uí

椎肤剥体

拼音chuí

繁体椎膚剝體

用法"作谓语、定语;用于剥削"

近义词椎肤剥髓

椎肤剥体的意思

基本定义

“椎肤剥体”这个成语的字面意思是用锤子剁下皮肤,剥去肌肉,隐喻一种极其痛苦和残酷的折磨。它通常用来形容遭受巨大痛苦或严酷的惩罚。

成语来源

该成语源自古代对酷刑的描绘,具体的文学出处并不明确,但在古代文献中,类似的表述常用来形容刑罚的残忍。相关记载可以在古代的法律文献或历史记载中找到,反映了古代社会对惩罚的描述。

使用场景

“椎肤剥体”在现代汉语中较少直接使用,更多作为一种文言文的表达方式。它可以用于文学作品的描写,特别是在叙述痛苦经历或严酷环境时。此外,在讨论历史上某些残酷刑罚时,也可以用到这个成语。

示例句子

  1. 在战争中,许多士兵经历了椎肤剥体的痛苦,令人心痛。
  2. 他在审判中遭受了椎肤剥体的刑罚,这让旁观者无不感到恐惧。
  3. 这部小说描写了历史上那些经历椎肤剥体般折磨的英雄人物。

同义成语与反义成语

  • 同义成语:如“剜心剔骨”,同样形容极其痛苦的折磨。
  • 反义成语:如“安然无恙”,表示没有遭受任何痛苦或损害。

文化与社会背景

在特定文化背景中,“椎肤剥体”不仅反映了对酷刑的恐惧,也体现了对人性的思考。现代社会对人权的重视使得这种残酷的惩罚方式受到谴责,因此该成语在现代使用中更多是作为反思历史的工具。

情感与联想

“椎肤剥体”带给人的情感反应往往是震惊和痛心。它让人联想到历史上那些不公正的待遇和人类所能承受的痛苦极限。

个人应用

在我的生活中,虽然没有直接经历过类似的痛苦,但在阅读历史书籍时,我常常对那些被迫经历椎肤剥体般折磨的人感到深深的同情。这种痛苦的描写常常让我意识到珍惜现有生活的重要性。

创造性使用

在一个故事中,可以描绘一个英雄在面对敌人时,回忆起自己在古代战场上经历的椎肤剥体般的折磨,激励他奋起反抗,从而展现出他内心的坚韧与勇敢。

跨文化比较

在某些文化中,针对酷刑的描述可能存在类似的表达,例如英语中的“torture”或“cruel punishment”。这些表达同样用来传达对痛苦的感受和对人权的关注。

反思与总结

通过对“椎肤剥体”的学习,我更加认识到语言的力量和历史的沉重。这个成语不仅反映了古代的残酷现实,也促使我们反思现代社会对人权的重视和保护。在语言学习中,理解成语的深层含义有助于提升表达的准确性和感染力。

来源:帝曰:‘霖雨、地震之灾,岂非重兵久在蜀,调登供馈,椎肤剥体,民怨所致,当修德抚民以应之,又何祷乎!’

来源:-- 《续资治通鉴·宋高宗绍兴四年》

椎肤剥体字义分解

折叠展开

读音(fū), 月部,共8画

1.(形声。从肉,盧省声。本义:人的皮肤)。

2.同本义。

3.某些像皮层那样的东西。

4.古代用于祭祀或供食用的肉类。

5.外表。

6.(fǔ)。古祭祀燕享,以盛稻粱的器皿。

读音(zhuī,chuí), 木部,共12画

1.(形声。从木,隹(zhuī)声。本义:槌子,敲击的器具)。

2.捶击的工具。后亦为兵器。

3.用椎打击。

1.椎骨。

2.锥(锥属植物)的古称。

读音(bāo,bō), 刂部,共10画

1.(会意。从刀,从录,“录”又兼作声符。“录”,《说文》:“刻割也。”本义:削;剥离;剥脱,即去掉物体表面上的东西)。

2.同本义。

3.割裂。

4.脱落。

5.强制除去。

6.盘剥;掠夺。

1.[口语]去掉外面的皮或其他东西

读音(tǐ,tī,bèn), 亻部,共7画

1.(体,会意。从人,从本。古代“体、軆”是两个字,“体”是“劣”,又指粗笨。身体本字是“軆”,形声。从骨,豊(lǐ)声。今简化为“体”。本义:身体)。

2.同本义。

3.手脚、四肢。

4.形体 ;体态。

5.牲体。

6.事物的主要部分。

1.亲近的,贴心的。

2.家庭成员个人积蓄的(指财物)。

3.私下里。

椎肤剥体成语组词

折叠展开